職業教育、工匠精神澳門發展都需要 王希富

第十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5月8日在天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賽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提升職業教育水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培養大批技術技能人才。希望技能大賽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推動職業教育進一步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並修,堅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斷的高素質產業大軍,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更好發揮我國人力人才資源優勢、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促進實體經濟邁向中高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克強總理的批示中,有三個關鍵字:職業教育、工匠精神、品牌。其實這不僅是中國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對澳門而言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啟示。

首先,職業教育。

本澳過往幾年其實也不斷被提及,社會亦越來越重視。曾有工會團體探討認為,職業培訓對紓緩失業、推動就業,以及提升個人素質和專業水準等起到實際作用。當局亦曾強調,因應本澳經濟進入調整期,當局調整了職業培訓方向,提倡培訓與就業掛鈎、培訓結合考證,務求令學員覓得穩定、有向上或橫向流動的工作機會。在推行工作的過程中,不斷與社團、商會、專業團體瞭解情況,希望做到精準發力開辦課程,令職培更接地氣,使本地市民可以透過職培掌握工作技巧,進而令職業生涯有更好發展。

職業教育或培訓是對受教育者施以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職業教育亦稱職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與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類型之一。

回顧本澳的職業教育發展,有研究學者指,澳門開埠四百多年以來,由於經濟上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又因為在過去的歲月中,澳門政府對教育不重視,沒有承擔起開辦學校、扶持教育的責任,因此,澳門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雖然其後隨著經濟和社會文化的進步,澳門教育事業開始出現轉機,但是作為澳門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教育,起步卻相當遲晚。70年代,當澳門的經濟發展以後,首先需要的就是大批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由於教育事業長期處在一種落後狀態,結果導致澳門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明顯缺乏。這使得當時的政府深深感到培養人才,特別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的緊迫和重要,因此職業教育受到重視才順理成章。1983年,政府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在經濟司設立了職業培訓中心,開設了打字、電腦、會計、財務、行政、秘書、出口業務等工商業的課程,為在職青年和待業青年提供了技能培訓的機會和場所。80年代初期,自職業培訓中心成立以後,澳門的職業教育開始進入高潮,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每年均能保持在3萬人以上。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需要,成人職業教育的辦學機構也在不斷增多,除了澳門政府外,還有澳門教區、慈善機構、私人企業、合作團體、社會經濟和文化組織等,也都投資創辦了成人職業教育學校。

其後,到特區政府成立初期,面對經濟持續不景氣,失業率高的嚴重局面,採取多項措施挽救經濟,其中一項是特區政府投入4億澳門元推出「失業者培訓計畫」幫助失業者提高就業競爭力,儲備能量,創造再就業的機會。「失業者培訓計畫」由政府主導,安排三間公立大學承擔共4000人的培訓任務。同時也透過資助民間社團開展失業者培訓計畫。至2003年後,隨著經濟復蘇,失業率下降,該項計畫隨之結束。受培訓的學員,基本上已獲就業或升學的機會。再到後來,隨著博彩業的開放,本澳的職業培訓和教育開始主要面向博彩業,同時聯合民間社團開展其他行業所需的人才培訓。有效舒緩了社會上人力資源的緊缺。由此可見,作為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方式,職業教育在過往本澳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亦面對新的挑戰。除了對專業技能要求的變化外,隨著近年來澳門基礎教育的普及,亦在青少年中讓職業教育邊緣化。其所產生的影響亦越來越體現出來,正如有議員所指,現時的基礎教育主要側重培養知識型人才,整體並未因應學生的個人素質或興趣分流,這種單一取向最終造成本澳缺乏技術型人才,亦難以面對未來社會、尤其是區域競爭的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的短缺,企業必然會要求大量輸入外地雇員,從而使得原本屬於本地人的技術工作崗位被搶奪,造成社會矛盾。

另一方面,由於職業教育對社會和各行業急需的人才不能有效供應,因此有部分機構便轉到向原本就不多的職業學校求取人才,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學校的師資隊伍。這樣就造成了職校教師人才的大量流失,職業教育的發展便的更加舉步維艱。

要推動本澳的職業教育,首先要讓市民對職業教育有更正確的認識。社會上普遍對職業學校的理解仍停留在工業職業學校,畢業以後只是做一個低級技工的思維,令到職業學校被先入為主的標籤化,但實際上以高中的職業技術課程為例,除了工藝,旅遊、中葡翻譯、各類設計課程以及商務會計等都已經被列入課程內容,且職業中學一樣具備升學條件,只是與普通中學課程內容有所則重點的不同。希望可以透過向市民宣傳職業學校的學習內容以及前景,讓市民家長多點瞭解。

其次,優化目前的職業教育資源。在努力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對現有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業培訓課程進行優化,以實行社會的變化。尤其是對1996年起設立的學徒制課程,放寬修讀者年齡上限,並且對現時的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完善,做好升學的銜接,確保各類課程對青少年升學及就業都有足夠的保障。

在做好本澳內部資源調配之外,我們亦應重視對外部資源的運用。尤其是在區域合作逐漸深化的有利條件下,有效運用周邊城市的職業教育資源,對澳門本地的勞動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不僅可以增強其職業技能,更可以為注入如會議展覽、文化創意、電腦和網路技能、金融等本澳新興和弱勢的產業快速提供一批急需的人才。特別是內地的不少行業的技術工作已經走向標準化、規範化,建立了持證上崗制度,本澳可以通過強化兩地的合作,實現上崗證兩地通用,推動澳門本地的職業認證制度。

在具體方式上,除了鼓勵本澳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到鄰近地區參加職業教育外,亦可以採取多種形式的合作,將周邊地區的優秀職業教育資源和經驗引入本澳,促進本地職業教育的發展。

其次,工匠精神。

坦白來講,國內雖然也一直在強調職業教育,但與澳門一樣,大陸的職業教育被標籤化的程度與澳門相比較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隨著內地出生率幾十年的不斷降低,以及高等學校不斷擴招。職業教育亦曾在大陸發展較為緩慢。但從去年開始,職業教育開始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究其原因,最大的推動力應該來自從去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到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主張「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品質時代」,整一年,工匠精神從熱議走向流行,從各種探討到漸漸領會,從不斷學習到全力追求,雖然短暫而匆忙,但也值得回味和總結。毫無疑問,狹義的理解工匠精神,似乎是很容易將之定位在工業製造的範疇,直接與之掛鉤的肯定就是職業技能教育。可以說,職業技能教育雖則是工匠精神誕生的基礎,而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揚,也反過來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如果說「互聯網+」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其經濟政策中對於「虛擬經濟形態」的重點解讀,那麼工匠精神的提出,則主要是針對實體經濟振興所作出的重要部署。由於是首度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而且是由國務院總理宣導,「工匠精神」自去年3月後迅速流行,不僅成為製造業的熱議話題,而且各行各業都掀起了一股探討和學習的潮流。以至於各家媒體在總結2016年時發現,「工匠精神」和「洪荒之力」「供給側」「葛優躺」等一起,從上百個候選語中脫穎而出成為年度十大流行語。

「工匠精神」之所以為國家所提倡,並很快挑動全社會的民意神經,引發舉國上下的關注和價值探討,並非偶然或者一時的風潮興起。

分析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正如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2017年3月19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所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之路很不平坦,全球經濟疲弱有著深層次的結構性的原因,推動經濟改革發展是實現世界經濟復蘇的必然選擇。」

正因如此,在促進、升級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已是各國公認復蘇世界經濟的兩大動力之下,為參與其中並分享紅利,甚至掌握話語權,發達國家紛紛開始回歸製造業,實現「再工業化」。如美國實施「先進製造業」戰略,德國推進「工業4.0戰略」,英國和法國分別實施了「高價值製造」和「新工業法國」戰略。而發展中國家也加快了融入和升級中低端製造環節的進程。有此雙重衝擊,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也必將依賴創新發展、精工智造。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必須繼續推動結構性改革以順應上述國際形勢。為此,中國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此中,升級「中國製造」,增強其在世界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最為緊迫和必要的時代課題。另外,中國處於經濟的轉型期,消費升級引領的產業升級,必然以高精尖及創新製造為驅動。

正是因為上述目標的實現,最終都會落實到去實現的人身上。所以工匠精神得到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只是為了謀生,同時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表面看來,工人和工匠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雖然,看似與工業製造密切相關的工匠精神,對現在並不以工業為重要產業的澳門而言似乎關聯不大。這就是對工匠精神如何把握的問題了。正如前面所念,工匠精神其實應該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那麼從這個方面來理解的話,似乎澳門對工匠精神的需要還遠比內地要強烈。先是說職業精神,由於澳門回歸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失業率持續維持相當低的水準,幾乎是全民就業的程度。相應的,這些年來無論是企業還是一些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都普遍面臨人才的不斷流失,跳槽已經成為本澳職工的一種普遍現象。當然筆者並非是反對跳槽,從人往高處走的角度而言,跳槽是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從職業能力上來講則不然,因為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澳門就業者中存在嚴重的錯配,以及就業者在流動時多數是向「錢」看。可以說,職業精神在澳門還是比較或缺的。

再就是工作態度的問題。一是由於人資一直短缺,工作不愁找。甚至有企業老闆認為,現在是員工比老闆更強勢,動輒就「炒」掉老闆。談何工作態度?再者說,受社會大環境,尤其是一些政治團體的鼓吹。很長一段時間來,就業者以及整個社會關注外來工作者「搶」飯碗,謀求各種干預力量來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的熱度也是遠遠在如何更好提升本地就業者自身能力之上。如此一來,所謂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真的是存在較少。

其實,更進一步講,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不僅在企業和社會上缺少,即使是政府部門中也是不足夠,否則就不會有越來越多的批評聲音,以及不滿政府部門工作的指責。

再次,品牌。

筆者認為,無論是從李克強總理的指示還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這裏所說的品牌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含義。而是工匠精神的一個衍生。首先第一個層面,從製造本身來講,工匠和工人的製造產品肯定不同,這可以從品質方面有一個直觀的感覺。推而廣之,也就是名家和普通人所生產出來的作品肯定是不一樣的。工業上來講,可能是更為精細,更為高端。那麼,這樣的產品以優質而贏得口碑,是為品牌之重要表現。而從第二個層次上講,其實這些製作出高、精、尖產品的高手、匠人們又何嘗不是一筆社會財富?一個個的活著的品牌?

澳門雖然現在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工業製造。但是從生產環節上來看,特別是在美食方面,澳門還是有相當多值得關注的。比如,普通的糕點手信,澳門能夠有相當多的本土知名老店和產品;原料簡單的豬扒包也能做到聞名遐邇;竹升面、陳皮鴨、蛋撻,這些普通的食品,也已經成為澳門的亮麗名片。這其中,無論是工藝的不斷創新和傳承,都離不開一代一代「老匠人」的辛勤付出。說他們是澳門的「工匠精神」代表者根本不為過。而無論是這些產品、以及出品產品的作坊或者企業,也應該被視為是澳門的品牌。

但現在的情況呢?澳門近些年來已經有不少的品牌,或者說「老字型大小」正在逐漸消失。而且原因還是意料之中的一致:年輕一代又自己的追求和選擇,不願意傳承手藝。這也正是澳門「工匠精神」缺失的一個體現。伴隨而來的就是一個個原本鮮活,甚至有可能更加有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的品牌慢慢湮沒在歲月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