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熱土」本色 台商盼攜手共贏

經過四天精彩的展示、研討與洽談,2017廈門工業博覽會暨第21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簡稱「廈門工博會」)4月15日在廈門落下帷幕。

廈門工博會舉辦至今已有21年,其前身是台交會,由中國商務部特別授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和廈門市對台貿易促進中心主辦。

作為海峽兩岸工業製造領域最專業的展會之一,廈門工博會也是臺灣客商最為看中的一個平臺。今年的廈門工博會吸引了200多家臺灣企業與大陸台商參展,占參展廠商總數的約兩成。另據統計,今年工博會共吸引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42506名專業客商參會,臺灣仍是境外客商來源最多的地區,參會台商達2536人,比增15%。

近年來,世界經濟曲折復蘇,新舊增長動能轉換迎來關鍵時期,以人、機器和資源間智慧互聯為特徵,製造業生產方式、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正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場圍繞工業4.0進行產業格局重構的時代浪潮中,大陸憑藉「中國製造2025」的深入實施,大有先聲奪人之勢。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廈門工博會對於臺灣企業來說,既是一場展示自身肌肉的秀場,更是窺視大陸智慧製造水準的「視窗」,還是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的對話平臺。他們希望從這裏感知大陸機器人水準,讀懂大陸「智慧製造」風向,期盼兩岸攜手共同開拓世界市場。

秀場:台企紮堆,凸顯大陸「熱土」本色

操作員在十幾米開外的地方,拿著智慧手機操作,無人駕駛的20多噸重的挖掘機秀出高難度漂移絕技,贏得陣陣驚歎聲。180度掉頭漂移、360度大回轉、繞場高速行駛……這是出現在廈門工博會現場的一幕。

經過多年培育,廈門工博會已經成長為一個不容被忽視的舞臺:它不僅僅是產品的展示,更多的是公司實力和品牌形象的展現。

本屆工博會,近1000家企業展示了上萬個產品種類,一大批國際業界龍頭和品牌企業亮相其中,如來自海外的美國固瑞克、日本OTC、松下、沙迪克、Nachi等;國內的北京精雕、江蘇亞威、新松、廣州數控、瀋陽機床、微柏等。

作為海峽兩岸間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工業製造博覽會,廈門工博會也成為臺灣企業最為關注的秀場。不少臺灣大牌企業帶來了自家的「撒手鐧」。例如,臺灣最大的「加工中心機及數控銑床」製造廠——協鴻工業在展會上展示了「智慧型加工中心」「智慧化工廠管理軟體」等軟硬體;臺灣鐳射加工設備龍頭——大族鐳射也攜帶三維焊接機器人等全系列產品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友嘉集團在往年的基礎上,擴大參展規模約40%,展覽面積300平方米,除展演最新工業4.0演示系統,還帶來最新的VMP系列立式加工中心機以及CNC車床。這些產品主機體結構採用高級鑄鐵製成,採用最先進的ANSYS與NASTEAN分析設計,使機械精度與可靠度達到最高標準,是精密加工領域的利器。

成立于1979年的友嘉集團是兩岸數控機床製造能力最強的企業集團之一,友嘉集團展會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在過去的幾年裏,友嘉集團先後收購了50多家國際高端的數控機床企業,入主了美國MAG、日本池貝等龍頭機床企業。此次赴展的設備都是近幾年企業不斷深耕工業製造領域的成果體現。

臺灣大牌企業的「熱情」背後,是兩岸機電產品貿易的「熱度」。

海關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兩岸貿易中,機電產品貿易額為1382.63億美元,占兩岸貿易總額1796億美元的77%,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占大陸對台商品總出口額的61.7%。機電產品進口占大陸自台商品總進口的81.4%,進口占比逐年提高。

事實上,大陸已連續12年成為臺灣機電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場。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和深入實施,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都在瞄準時機,準備深耕這片「熱土」。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床生產和消費國,市場潛力巨大,而大陸地域化的差異,需要靈活的市場銷售策略。筆者注意到,除了加碼廈門工博會,友嘉集團過去幾年中其實已在逐步加大對大陸市場的投資力度。例如,2016年友嘉集團以杭州友佳名義投資入股大陸天馬集團旗下齊重數控裝配,首開外資及台資投資入股大陸機床廠先例。

窗口:智造潮起,兩岸在「競合」中成長

2015年以來,面對工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困難與挑戰,工信部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系列重大措施,完成了網路提速降費、「互聯網+」行動等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重點工作。經過多年佈局,智慧製造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支點,至2020年我國智慧製造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20%。

對於臺灣業界而言,廈門工博會成為企業與機構瞭解大陸這幾年發展實力的一道視窗。

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羅家懷第一次來廈門參加台交會是2001年。多年來,他除了參加經貿論壇等活動外,逛展也是一直以來的習慣。羅家懷坦言,他從廈門工博會上看到了大陸工業機器人的追趕步伐,甚至已有領先臺灣企業的趨勢。

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智慧製造產業的提速離不開工業機器人。在人口老齡化、全球生產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下,機器人作為提高生產與服務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智慧工具正成為市場寵兒,而大陸在機器人的研發領域已逐步走在臺灣前頭。

這種領先的趨勢,在一場比賽中便可窺得一斑。

在廈門工博會今年特設的「未來館」中,廈門大學和臺灣大學舉行了一場特別的籃球賽。比賽現場,只見廈大的籃球機器人,機警地來到一個籃球邊,伸出兩隻小手臂鏟起籃球,靈巧地懷抱著球來到籃下,定位、投籃,一氣呵成,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廈大和台大是兩岸機器人研究領域的頂尖高校,可以說是一對「勁敵」。雙方在眾多國際高校機器人投籃比賽上總是難分伯仲。臺灣大學智慧機器人自動化國際研究中心碩士生廖俊豪接受採訪時坦言,廈門大學的機器人在命中率和耗能上要優於他們。

「馬達的力量,是投籃命中率的關鍵。而這背後就是一套複雜的演算法。」廖俊豪說。

仔細觀察台大的籃球機器人,發現它確實跟廈大有所不同。台大的機器人採取摩擦輪投籃,而廈大是採取彈簧彈射投籃,兩部機器人的移動和辨識籃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廈大航太航空學院的胡天林老師看來,這種差別,更多是研究方式的差異所決定。「台大研究生在做機器人方面比較注重理論。而廈大學生由於是本科生就接觸機器人研發,個性相對比較活潑,更強調實踐操作能力。」

「能有機會與臺灣大學的機器人製造技術進行交流非常有意義,兩岸學生能互相學習,不斷完善技術短板。未來,將機器人技術最終應用到現實需求場景中,是我們的目標。」胡天林說。

兩岸在智慧製造領域既有競爭關係,也在嘗試進行更多合作。

一款名為keeko的早教機器人就引起人們的關注。筆者瞭解到,這是臺灣文創和「大陸智造」的一次試水之舉。機器人的研發商是廈門當地的智童時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的內容則來自臺灣的幼教團隊。

來自臺灣的「媽媽」、幼教專家林冠臻有近20年幼教實踐經驗,隨著智慧製造的潮流興起,她看中了機器人的教育商機,並以內容部總監的身份加入了智童時刻(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創業團隊。

這款結合了奇夢者智慧語音技術的keeko智慧教育機器人于2016年正式發佈,主要針對0~6歲的兒童,主打創造力開發,是大陸最早進入幼教市場的機器人之一,目前已經進入數百家幼稚園,還進入了香港、臺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市場。

對話:建立標準,可共同賺世界的錢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廈門工博會緊扣兩岸經貿和產業合作熱點議題,策劃推出一系列論壇研討活動,在這些活動上,臺灣業界人士頻頻發聲,希望兩岸能在未來的智慧製造領域攜手共贏,賺世界的錢。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會長王遼平表示,三十多年來,在兩岸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經貿合作格局已經形成。目前大陸和臺灣地區都處於經濟轉型期,兩岸在科技、管理、服務以及國際化等方面各有優勢,可以通過優勢互補促進兩岸智慧製造業的交流與合作。「臺灣提出的『工業4.0升級戰略』與大陸的『中國製造2025』方向一致,這對推動兩岸製造業深化合作,實現中高水準發展創造了新機遇。」

中國機電商會臺北辦事處主任李榮民也表示,兩岸智慧製造產業的互補性大於競爭性,兩岸應該「多搭橋不築牆」,就未來工業升級發展關鍵領域搭建創新應用、跨產業的交流平臺。

在兩岸產業合作上,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友嘉實業集團技術執行長羅仁權認為,大陸的市場很大,兩岸應該把餅做大,把標準制訂出來。

「兩岸智慧製造進一步深入合作的前提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共同標準體系,在這樣的一個共同標準的體系當中,兩岸當前可以選擇幾個急需合作的領域進行深入合作,比如說智慧工廠或者機器人領域。」羅仁權說,有了兩岸智慧製造產業的共同標準體系,就可以讓更多的兩岸優秀企業參與到這個體系中,實現更廣泛的合作和對接。

「全世界想做中國或華人生意時,就必須配合我們所制訂的標準,這對我們的發展與競爭力是有利的。」羅仁權表示。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與羅仁權的看法一致。但曲道奎認為,兩岸在探討建立共同的標準上,還應該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高校科研成果在相關產業上廣泛應用,促進「產」和「學」融合,從而推動兩岸智慧製造產業快速發展。

「任何行業到最後的競爭還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對於未來兩岸的智慧化產業來說相當重要。」曲道奎指出,當前中國大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但從目前來看,掌握智慧製造的高端技術人才還非常緊缺。未來,兩岸應在人才的培育方面進行「供給側改革」。

「人才培養是面向未來、面向工業4.0時代的配備,而目前很多大學、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還停留在工業3.0以前,所以除了兩岸的技術產品產業合作外,在人才教育方面也需要進行合作,要把高端技術人才結合起來。」

對此,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做了一個嘗試,成立了大陸第一家機器人工程學院。

「這所學校在去年已經開始招生,很多都是碩士、博士等高端創新人才。」曲道奎補充道。

(陳玉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