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誕生與坎坷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是雄壯嘹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每次聽到都讓人熱血沸騰。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前身是《八路軍進行曲》。當年,這首歌在各抗日根據地軍民中傳唱開來,並由此傳遍長城內外,鼓舞著八路軍健兒奮勇殺敵。今天,這首伴隨著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英雄進行曲,不知激勵了多少熱血青年投身軍旅、報效祖國。

窯洞裏誕生的紅色戰歌

1939年四五月間,作曲家鄭律成聽說從晉西遊擊區來延安醫治跌傷的詩人光未然與著名音東家冼星海合作寫了一部《黃河大合唱》的消息後,向公木提出搞個《八路軍大合唱》,約公木寫詞。關於寫「大合唱」的由來,公木後來回憶說:「當時冼星海和光未然合作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很受歡迎。『大合唱』這個名稱就是由此聽說的。那什麼是大合唱呢?不但我不瞭解,鄭律成也不很瞭解。鄭律成就跟我說,咱們也寫個大合唱吧。那咱們寫什麼呢?就寫八路軍吧,八路軍大合唱!要寫就寫8支歌,八路軍嘛。他連起來做個譜兒,大家一塊兒唱。」 1939年7月,在主持抗大工作的副校長羅瑞卿的率領下,抗大數千名教學員工奔赴華北敵後辦學,政治部只留下了公木和鄭律成。他們兩人原本是要被安排到即將成立的抗大三分校政治部宣傳科工作的,由於各部門人員一時還難以調配齊全,工作上也就出現了暫時的空暇。這對絕佳搭檔於是趁這段時間開始《八路軍大合唱》的創作。

公木坐在昏暗的窯洞裏構思。詩人的思緒已透過了耳邊不時傳來的歡聲笑語,飛越到前方,曾經經歷過的戰地生活歷歷在目,想像衝破時空,詩情迸發,文思泉湧。不到1周時間,公木就創作了7首歌詞:《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快樂的八路軍》《炮兵歌》《騎兵歌》《衝鋒歌》《軍民一家》,加上原來的《子夜崗兵頌》,一共8首。

公木不是科班出生,作詞常常聽鄭律成的意見。從命題構思到謀篇造句,公木都依照鄭律成的要求完成。鄭律成設想《騎兵歌》中有馬蹄嗒嗒前進的腳步聲,《炮兵歌》有轟隆隆震天響的氣勢,《八路軍進行曲》則要長短相間、寓整於散、韻律和諧、節奏響亮,中間還要並排安插上三四個字的短句,諸如此類,公木凡能做到的都統統照辦。

創作《八路軍軍歌》歌詞時,公木心想: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第一仗,也是平型關戰役中戰鬥最慘烈、戰果最輝煌、影響最深遠的一次重要戰鬥。八路軍以簡陋的裝備主動攻擊日軍主力師團並首戰大捷,因而大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信。為此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這兩句響亮的歌詞被他寫人《八路軍軍歌》中。

隨後,公木一氣呵成,寫就《八路軍軍歌》歌詞。

「聲為樂體,詩為樂心。」公木在窯洞裏憑藉黨對時勢的洞察,自己對人民軍隊的體認,展開想像的翅膀,完成了大氣磅礴、膾炙人口的歌詞。鄭律成譜曲也很「神」。本來譜曲需要樂器,但那是物資匱乏的年月,延安的條件很艱苦,公木回憶鄭律成的創作過程時說:「沒有鋼琴,聯手風琴也沒有,只是搖頭晃腦地哼著,打著手勢,有時還繞著屋當中擺的一張白木楂桌子踏步轉悠;意識到我在帶著笑意注視他,他就走出窯洞,躲到嶮畔或爬上山坡去『創作』。制譜似乎比作詞更費斟酌些,他經常用鼻音哼哼同一個調兒來,徵求我的意見……」

經過一番嘔心瀝血的琢磨,9月初,《八路軍大合唱》的全部編曲始告完成。這部大合唱從多個側面塑造了八路軍將士的英雄形象,有著銳不可當的前進氣勢,堪稱中國音樂史上一部表現人民軍隊戰鬥生活的優秀大合唱作品。

大合唱完成不久,抗大三分校正式開學,鄭律成被調到了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公木則在三分校做教育幹事。鄭律成雖然離開了抗大,但他經常回來為三分校的官兵們教唱《八路軍大合唱》。一時間,不論在學習課堂還是在訓練場上,不論在行軍途中還是在集合會場,到處都能聽到有人在唱:「鐵流兩萬五千里,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北有黃河,南有長江,波濤滾滾流向東方……」鄭律成把美妙的音符化作戰鬥的武器,詞曲渾然一體。當然,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八路軍進行曲》。

1939年冬天,《八路軍大合唱》由魯藝音樂系油印成冊,並由鄭律成親自指揮,在中央大禮堂進行專場演奏,公木也被邀去參加。當時既未宣佈誰寫詞,也沒說明誰作曲。公木後來回憶道:「那時我們從不計較名利,在台下聽聽,聽完就走了。也沒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有多麼了不起。」

自此之後,《八路軍大合唱》像長了翅膀,不只在延安的山山嶺嶺間回蕩,又很快傳到了前方。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著名記者愛潑斯坦曾講過他到解放區時,第一次聽到《八路軍軍歌》的情形:「我不知道這麼美的歌是什麼內容。我對一個同志說我想知道歌詞。我們一路騎馬,他一路翻譯,我就一路在一張折疊的紙上記下來。那天晚上我寫消息時,就引用了幾句歌詞。」

不久,《八路軍軍歌》和《八路軍進行曲》被刊登在總政主編的報刊上。其中,《八路軍軍政雜誌》刊登了《八路軍進行曲》曲譜。

1942年4月末的一天,一封粉紅色的油印請柬,靜靜地躺在公木的書桌上——「為著交換對於目前文藝運動各方面的意見起見,特定於5月2日下午1時半在楊家嶺辦公廳樓下會議室內開座談會,敬希屆時出席為盼。」原來這是毛澤東主席與中宣部代理部長凱豐連署的請柬。

5月2日,公木挽起褲腿,趟過延河,興沖沖地前往中共中央辦公廳報到,出席「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在楊家嶺中央辦公廳那幢石砌二層樓房的門口,公木看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正在——與前來參加會議的代表們親切握手。毛澤東當時並不認識公木,站在毛澤東身邊的魯藝副院長周揚向他介紹說:「這是公木,《八路軍大合唱》的詞作者。」毛澤東微笑著緊緊地握著公木的手說:「你寫得好啊,寫兵好,唱兵好,演兵好!希望你以後多寫一些反映兵的作品。」毛澤東的話,給了公木莫大的鼓舞。

調整變動和遭逢際遇折射時代風雲

抗戰勝利後,從抗日戰爭走向人民解放戰爭,八路軍發展為人民解放軍,八路軍的番號撤銷。1946年,《八路軍進行曲》這首見證了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著名進行曲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只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和任務,把原歌詞中的「善戰的隊伍」「永遠抵抗」「直把那日寇驅除國境」「抗戰」「日寇」「抗戰」「華北的原野」等少數詞句做了相應的修改。人民解放軍禽唱著它進行了三大戰役,高唱著它百萬雄師過大江,高唱著它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統一修訂了歌詞,刊於由總政文化部編印出版的《部隊歌曲選集》第1集。同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命令頒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的附錄二,曾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之名刊登了該曲。1953年5月1日頒佈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附錄二重新以《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之名刊登了這首歌。

1965年,《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被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文革」時期,江青發動群眾對實際上是代軍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進行修改。當時吉林省革委會在省委黨校專門成立了修改軍歌的工作小組,認為現行軍歌歌詞雖然寫了「向太陽」「毛澤東的旗幟」,

但是沒有提「黨的領導」。當時公木作為摘帽「右派」也參與其中,但從始至終都坐在最後一排,不說一句話。公木夫人吳翔回憶說:「最後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據悉:「文革」之後較短的一段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沒有詞作者的署名。

1988年7月25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軍委決定,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正式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同日,總參、總政為正式頒佈軍歌聯合發出《關於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通知》和奏唱的暫行規定。通知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體現了我軍的性質、任務、革命精神和戰鬥作風,反映了我軍的光輝戰鬥歷程。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不僅在祖國上空迴響,而且在世界傳播,先後被蘇聯、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日本和鄭律成的家鄉韓國等許多國家翻譯介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