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戰爭片如何「走出」八一廠 從不能出現毛澤東到偶像飾演毛澤東

兩部主旋律影片,在位於北京豐台區王佐鄉的八一影視基地裏「撞車」了。

2016年,由八一製片廠出品的《血戰湘江》正在基地緊張拍攝中。同一時期,《建軍大業》劇組也在趕工。兩部電影都瞄準了第二年的「建軍90周年」。

因為需要使用同一處場景,《建軍大業》監製黃建新去《血戰湘江》劇組探望過好幾回,和《血戰湘江》的導演陳力商量能否加快拍攝速度。「建軍」導演劉偉強則邀請陳力去自己的房車裏坐坐,希望她能幫忙早些騰出場景。

陳力去坐了回「兩千塊錢一天的房車」,裏面寬敞得很,能供人休息,還有洋酒可以喝。她注意到,一本特別小的《毛主席語錄》擺在車廂裏的桌子上。「他們的條件和我們完全是兩回事兒。」陳力說的是商業方面的資源,但她也知道,自己在另一方面的資源,也並不比《建軍大業》少。

原來由八一、長春等國營電影製片廠掌握的軍事電影領域,逐漸演化出不同的套路,傳統主旋律和商業化主旋律影片「撞車」的機會,也隨之多了起來。

「無法複製的巔峰」

陳力對自己的電影很有自信。這股自信來源於電影拍攝使用的軍事資源。據她介紹,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劇組從軍委獲批了兩噸炸藥、八十多噸油料、將近十萬發空包彈,有上萬軍人參與演出。拍攝戰鬥場面時,爆炸的氣浪甚至把劇組搭的棚子掀翻。

介紹電影使用了多少真槍實彈,一向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宣傳軍事題材電影的主要手段。八一廠原廠長黃宏曾在2013年宣傳電影《目標戰》時介紹,影片消耗空包彈五萬發、炮彈火箭彈數十枚、炸藥三千公斤、油料六十餘噸,另外還有新型突擊炮、新型傘兵突擊車、大口徑反器材步槍、武直-10直升機等裝備在銀幕首秀。

於1952年8月1日成立的八一廠,以拍攝科教片起家,很快又開始涉足故事片。初期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直到現在仍然是中國唯一一家軍隊電影製片廠,廠裏的職工,也多是軍人身份。1949年後發生在中國邊境的戰鬥,八一廠都會去拍攝紀錄片,其中還有職工和前線的士兵一樣死在戰場。

拍攝重大歷史題材的戰爭片,八一廠也具有更大的優勢。任何戰爭片需要部隊協助或是申請槍支彈藥等資源,都需要向中央軍委有關部門遞交「軍事預算」。據軍事題材電影專家、已經退休了的八一廠研究室主任張東介紹,現在有不少影視公司願意和八一廠合作,一方面是因為八一廠在軍事題材上的專業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與八一廠合作,能更好地得到部隊在槍支彈藥人員裝備方面的支持。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拍攝《大決戰》三部曲,是八一廠最輝煌的時刻,也是國產戰爭片最輝煌的時刻。1986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指示,將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拍成故事片,中央軍委將任務交給八一廠。時任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多次接見《大決戰》的創作人員,總結了四點意見:要在影片中形象地表現出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革命統帥部,同以蔣介石為首的反革命統帥部的鬥智鬥勇;要表現人民解放軍從領導到戰士如何萬眾一心地為勝利艱苦奮鬥流血犧牲,著力描寫壯烈英勇的英雄集體;歌頌戰爭中的英雄人物,並把他們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觀察;要反映出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的氣勢。

為了達到楊尚昆的要求,《大決戰》的劇本創作耗時三年,查閱有關三大戰役的檔案資料六千多萬字。《大決戰》過億的電影拍攝資金是中央軍委批的,同時還動員了當時的瀋陽、北京、濟南、南京、蘭州五個軍區以及海軍空軍的部隊,還有陸軍航空兵和相關院校、武警部隊等,共20多個軍級單位和30多個獨立師團單位,約13萬人參加拍攝。

1989年2月25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專門成立了電影攝製領導小組和顧問委員會,來幫助劇組協調與各處的關係。領導小組由當時的解放軍三總部和廣電部牽頭,拍攝涉及的13個省市、5個軍區和海空軍、鐵道部、文物局、電影局的領導組成。在向本刊介紹這段歷史時,張東說:「這是無法複製的巔峰。」

「為何出現毛澤東?」

事實上,如果放在五六十年前,《建軍大業》遭遇的問題不是「小鮮肉」偶像演主旋律,而會是——「為何出現毛澤東?」

建國後到文革前,中央規定不允許在世的領導人形象出現在銀幕上,軍隊高級將領出現在銀幕上也十分罕見,在大歷史框架下的虛構故事最受觀眾的歡迎。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上甘嶺》,雖然基於真實的歷史背景,但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虛構的。《地雷戰》《地道戰》《英雄兒女》等家喻戶曉的影片,也都採用了這種操作模式。

但是對主旋律戰爭片的突破一直在以各種方式進行著。北京電影製片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拍攝的電影《小花》,將戰爭變為背景,以兄妹間的情感作為主要故事線索,開始了軍事戰爭片語言探索的嘗試。

八十年代初,上海電影製片廠的《高山下的花環》講述了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故事,突破了過去的軍事題材電影對勝利的執著。

國民黨在影片中的形象也在發生變化。陳力的同事、八一廠導演翟俊傑拍攝了第一部正面展示國民黨軍隊抗戰的電影《血戰台兒莊》。

198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由編劇田軍利和費林創作了劇本《血戰台兒莊》。廣西電影製片廠花3000元買走了劇本,並從八一廠「借」走了翟俊傑和楊光遠聯合執導此片。這是翟俊傑第一次執導電影,他提醒自己「一定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做的不是去區分國民黨、共產黨,而是表現抗日的武裝力量。

《血戰台兒莊》上映前,中共中央書記處分管意識形態的習仲勳、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閻明複等到電影局審查影片。擔心影片被「斃掉」的楊光遠是帶著《毛主席語錄》去的。看片結束後,習仲勳緊緊握住楊光遠的手說,謝謝你拍了這部好影片。這標誌著《血戰台兒莊》順利過審。

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當時「中央社」在港負責人謝忠候想辦法給蔣經國帶回了一盤電影的錄影帶。蔣經國看後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不久後,蔣經國決定同意開放國民黨部隊老兵回大陸探親,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互動往來的序幕。

隨著電影產業的市場化,軍事題材的電影也開始在觀賞性上有所嘗試。比如演員侯勇的代表作《沖出亞馬遜》,在內容上不再局限於國內的軍事故事,而是講述中國軍人到海外參與軍事訓練。電影在拍攝手法上,也對好萊塢商業片進行了借鑒,不再是動輒追求數萬人的大場面,而是運用了更具現代感的視覺衝擊配以刺激的音響。有人開玩笑稱,這是「八一廠第一部被盜版的電影」。

然而,突破並非總能順利實現。2008年馮小剛執導的《集結號》,本來希望能和八一廠合作,但劇本提交到總政等部門審查,都沒通過。電影中那個給戰友討說法的主人公,被認為不符合軍人形象。最後雖然八一廠為電影提供了美術、道具等幫助,但沒有署名。八一廠原廠長明振江透露,影片上映後,有老同志寫信提意見,上級機關答復說:「不是八一廠拍的。」老同志說:「不是八一廠拍的就對了!」

「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窘迫、困境我們都有,但國有大中型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我們還沒有,我們還不能放開去搞市場化。」明振江說。

老牌電影製片廠做不到的,民營影視公司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大事件+明星臉」。韓三平認為,利用明星拍電影來爭取票房,是全世界的一個慣例。「我研究過國外的電影,像《一個國家的誕生》《八十天環繞地球》,早在40多年前就開創了政治電影這個片種,也有大量明星加盟。」他把這種類型化模式移到了《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並奇跡般地取得成功。

《建國大業》之後,很多主旋律電影都開始使用更為市場化的明星扮演歷史人物,對比此前更傾向於使用特型演員的做法,這已經算是很大的突破——爭議也從未消失。2010年,陳力拍攝《湘江北去》時,因為請周冬雨、保劍鋒飾演楊開慧和毛澤東,就遭到過「青春偶像怎麼能主演主旋律電影」的質疑。

另一方面,《建軍大業》的聯合出品發行方博納影業介入主旋律戰爭片時,正面臨國內電影市場重新洗牌,除了中影、華誼等傳統強勢電影公司之外,新興中小型電影製片公司也不斷湧現。博納影業CEO於冬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經常和好萊塢大佬們去溝通的時候,他們給我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就說一個電影在紐約大賣,它一定在全世界大賣……所以我就覺得博納應該拍這樣類型的電影。」於冬避開了各種熱門大IP,選擇了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今天的主旋律電影不能僅僅歸結為一種應景的宣傳教育片,而是把它做成主流電影。」《智取威虎山》改編自紅色經典小說《林海雪原》,但使用了香港商業片的製作理念和方式。這樣的改變,為影片帶來了8.8億的票房。

各有市場

陳力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和主旋律商業大片「撞車」了。在建國六十周年、建黨九十周年、建軍九十周年之際,陳力執導了三部獻禮片,她的《誰主沉浮》《湘江北去》《血戰湘江》和中影集團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幾乎每次都在同一時間段拍攝並且前後腳登陸院線。

前兩次「撞車」的結果,根據貓眼電影的統計,《誰主沉浮》票房63.2萬,《建國大業》票房3.9億;《湘江北去》136萬,《建黨偉業》3.7億。沒有意外的話,《建軍大業》仍舊能夠獲得數億票房,而上映近一個月的《血戰湘江》,票房剛剛突破五千萬。但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中,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201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飛天》得到院線集體支援,獲得了8300萬票房,這是八一廠近年的最高紀錄。

因為宣傳力度不夠、賣相不好或者影片本身品質等原因,傳統主旋律電影在商業院線中的存在感,普遍不強。但在軍隊內部,觀看量從來不是問題。「我們主要是為三百萬解放軍服務,可以說部隊內部有我們自己的市場,內部的院線。」明振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目前全軍有88個文化站、分站,軍隊內部的放映隊伍就有將近5000個35毫米機器(老式膠片電影放映機)。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商業化主旋律軍事題材片都能穩贏。同樣是博納影業投資、香港女導演許鞍華執導的電影《明月幾時有》,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講述了以傳奇女性「方姑」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1940年代的香港展開生死救援的故事。影片採用了周迅、彭于晏、霍建華、梁家輝、郭濤等「偶像加演技派」的組合,上映23天票房只有6000多萬元。

今年下半年,博納影業出品的另一部獻禮片《紅海行動》也要上映。片子依然是用香港商業動作片的拍攝手法,講述特種部隊海外撤僑五人小組解救人質的驚險歷程。於冬認為,主旋律電影尋求出路,「要堅定地市場化」。

(朱信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