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請大勢做出抉擇 ——蔡英文錯判兩岸關係形勢

在民進黨內,蔡英文的精明與固執眾所皆知:精明在於其2004年看到臺灣「本土化」的社會思潮在島內甚囂塵上時,便倚身投靠以「台獨」為神主牌的民進黨,且僅用4年時間,就從普通一員爬上民進黨主席的寶座,進而在2016年1月摘得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其固執則與精明息息相關,正因為精明過頭,才會將工於心計的任何決策視為至寶,一旦形成,就不輕易放棄,哪怕為此撞得頭破血流。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以來,在兩岸關係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臺灣島內縱容和支援形形色色的「去中國化」行徑等變相「台獨」分裂活動。蔡英文當局這種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結局是,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和成果受到嚴重衝擊,臺灣社會「台獨」分裂勢力蠢蠢欲動。

臺灣輿論認為,兩岸關係之所以出現如此僵持局面,與蔡英文執迷不悟和對形勢的錯判有直接關係。

錯判之一: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關鍵時刻,蔡英文曾充滿自信、信誓旦旦地一再強調,只要民進黨勝選,大陸對台政策就會往民進黨方面靠近。一旦大陸往民進黨靠近,美國樂觀其成,當然也不會反對。有臺灣評論認為,蔡英文的上述論調如果僅僅作為一種選舉詐票的伎倆,那倒也情有可原。可一年多的事實證明,這竟是蔡英文經「深思熟慮」而推出的戰略判斷,決不會輕易改變。

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凍,兩岸交流合作氛圍嚴重受損,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利益福祉。蔡英文這種行事風格令人瞠目結舌。大陸方面無論是官方還是學者都反復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後公開重申,大陸對台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決不會因臺灣政局的改變而改變。蔡英文對大陸方面的堅定立場如此剛愎自負地視而不見,不予理踩,且妄下結論,著實令人驚訝。

錯判之二:一年多來,蔡英文當局費盡腦汁、想盡辦法拒不接受「九二共識」,自作聰明地認為,只要耍盡拖、混、閃躲、迴旋等模糊手法,時間一長,大陸方面就會無奈、被迫作出妥協。

有臺灣媒體評論指出,面對大陸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鋼牆鐵壁,蔡英文有所變化了、學「乖」了,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九二共識」公開否認、拒絕的形勢下,轉而打起太極拳,反復以空洞無物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等輕描淡寫的手筆,企圖想方設法蒙混過關,頂住大陸方面要求其明確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巨大壓力。而且還拋出一些奇談怪論,諸如「如果中國大陸一直在講,一張沒有答完的答卷,那是沒有善意的講法。情勢已經改變了,我們共同面對的是一張新的答卷,大家要共同來解答」,等等。甚至有臺灣媒體披露,至於不認同「九二共識」所產生的「地動山搖」,蔡英文當局屢經沙盤推演得出謬論:當前大陸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唯一可行之道,不可能突然轉變為武力統一臺灣。

錯判之三:蔡英文從骨子裏排斥大陸,深恐臺灣孤立無援,千方百計把美國、日本作為靠山,對台美、台曰關係著墨甚多,挾洋自重,企圖利用美日來抗衡大陸,從而實現「以兩強來補一弱」的盤算。

但臺灣媒體認為,令蔡英文倍感挫敗的是,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從美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定位出發,在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後,一改選前對中國打壓的立場,中美關係迅速改觀。日本也隨美對華政策的改變而改變。在中美「兩強」面前,臺灣則徹底淪為特朗普手中的「棋子」。

錯判之四:蔡英文自認民進黨在臺灣實現完全執政後,就可一黨獨大、一黨遮天,就可利用行政權力持續推動「去中國化」,追殺國民黨,確保民進黨永續執政。在這種情況下,就能迫使大陸只得坐下來,與民進黨當局對話。

但臺灣媒體認為,蔡英文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的極端路線,使得兩岸關係更為緊張,也遭到臺灣主流民意的反對。不顧臺灣社會觀感的一味圍剿國民黨,也使得歷來同情弱者的島內民眾極為反感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一周年的臺灣民意調查顯示,對蔡英文的滿意度從上任時的50.2%跌至33%,不滿意度則從16.3%攀升至53.3%。這對蔡英文來說,是極其可怕的警示。

錯判之五:蔡英文想當然地認為「天然獨」是「台獨」後繼有人的「寶貴資源」,認為民進黨執政後,臺灣青年選民會「西瓜偎大邊」,自然會靠向民進黨,跟著蔡英文和民進黨走。

但有臺灣評論認為,事實卻完全出乎蔡英文的意料。臺灣民調資料顯示,島內青年對民進黨的認同度正處於大幅變動,已從2015年的28%下滑至2017年的2.06%,而蔡英文在臺灣青年中的認同度僅獲45.49分,被判定為不及格。

臺灣輿論普遍認為,一年多來,由於蔡英文當局對兩岸關係形勢的錯判,導致兩岸關係大幅倒退,已不可避免地涉及臺灣經濟、民生,引起此伏彼起的抗爭浪潮。蔡英文當局若想走出困境,就必須在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交出合格的答卷,明確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否則,臺灣社會將繼續沉淪,蔡英文也將留下歷史駡名。

(周天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