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新境界 管理新形態 制度新樣態

自上周三「天鴿」襲澳造成重大災害後,至昨日已是第五天。再加上「帕卡」也來湊「熱鬧」。幸好威力不大,沒有形成加疊效果,造成第二次傷害。而民防系統、解放軍駐澳部隊官兵、男女老少義工們,也可趁著八號風球懸掛到除下的幾個小時,抓緊時間休整,消除幾日來的疲勞,「充電」後於昨午再接再厲,繼續完成尚未清理的街道。在這幾天中,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奏響了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度時艱的凱歌。這股民氣可用,而且更值得發揚光大,因而在救災工作全部完成後,適宜突破現有的授勳制度,以適當的方式,表彰在這次抗擊「天鴿」鬥爭中的好人好事,包括民防系統的警員、消防員、醫護人員、蛙人、民政總署的員工等,還有水電、電訊的搶救人員,以及各社團及個人的義工。當然,表彰對象還應該包括解放軍駐澳部隊的官兵,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的幹警等。

唯物辯證法指出,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對立統一法則」,亦即壞事可以變好事,關鍵是必須引導得好。這次「天鴿」襲澳初期所暴露的種種弊端,所造成的種種惡果,確實是壞事,揭露了澳門特區在表面的風光中,其實是埋潛著許多不足之處,折射了澳門城市管理的脆弱,揭示了特區政府仍然未能準確領悟習近平主席多次諄諄提示的「居安思危」,做慣了太平官,滿足於表面的光華,沉湎於「蓮花寶地」,疏懶於調研深層次的矛盾,因而在碰到半世紀一遇的危機突發事件時,就顯得預案粗淺,難以應對,束手無策,反應無措,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軟件建構,都與「宜居」、「宜業」、「宜遊」等自我期許,相差甚遠。這個教訓是極為深刻的,也引發了民怨。幸得從最高行政首長到各權責官員,都能從中吸取教訓,並迅速調整轉變,後來處置得「快、準、穩」,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挽回危局,停損止血,並將壞事轉變為好事,重新贏回民心。「有心人」要「見縫插針」地利用此事件,作為立法會選舉攻訐政府,進行拉票的「砲彈」,也將是「濕水炮仗——點不響」。

我們說,在救災工作中形成的「壞事變好事」,首先反映在促成了澳門居民思想的新境界。本來,澳門地區是一個人情味甚濃的社團社會,有著深厚的守望相助的傳統精神。回歸前的長期以來,前澳葡政府不管的社會救災服務,都是由市民自己守望相助自救。每逢發生風災火災,各界社團和社會人士都是慷慨捐助,自助互助。這讓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政府,大社會」,各界社團滲透進澳門社會、教育、科技、慈善等眾多方面,填補著政府功能的不足,同時讓澳門民眾有著更緊密的,發揮著社會組織的作用。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社團,維繫了澳門人對澳門的歸屬感,促進社會的祥和。

澳門回歸後,這種「守望相助」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隨著政治生態的轉變與經濟結構的調整,澳門居民及其背後的各類社團主動與政府溝通,成了政府治理的一部分。澳門許多公共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都吸納了各相關社團的意見與要求。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思想建設跟不上,導致利益多元化,訴求多樣化,不要說是建制派與反對派之間的對立尖銳,就說是建制派內部,在許多議題上都發生了矛盾,在新《土地法》上的意見對立就可見一斑。而這場風災,卻意外地將人們都調度了起來。各界社團、個人,無論是「海一居」的苦主,還是平時對特區政府意見多多的民意代表,都放下平時的矛盾心結,自動自覺地走上街頭,融入到義工的隊伍中去。許多平時對「上樓難」、「上流難」頗有意見的青年朋友,端飯送水,一連多趟蹬上二三十層樓,照顧行動不便的老人。一些曾經在颱風期間濫收車資的的士司機,義載有需要救助的居民或遊客。許多餐廳的東主,發放免費飯盒……。學生、外籍人士也自動加入救災的行列中,讓曾經經常「唱衰」澳門的香港某些媒體,也不得不實事求是地對此作出客觀公平的報導。可以說,這幾天是澳門居民思想境界大淨化、大飛躍的日子,套用內地的一句術語,就是「雷鋒叔叔回來了」。

但也催生了一個新問題,就是由於這些救災活動都是自發的,因而顯得有些凌亂。從臨時創建的許多義工微信群看,都是較為鬆散的團隊,並在互相知會哪裡需要支援人力資源,或飯盒飲水中,有著重複勞動以至是資源分配不均,甚或造成浪費的現象。由於各行其事,未能發揮揮最大的功效,當然,要組織一個全澳性的統一義工架構,也不切合實際,但最少應有一個總的調度。前昨兩日的做法就較好,部分義工跟隨著解放軍和民防警員,作其「下手」,就顯得效率提高許多,有條不紊。

不管怎樣,正如澳門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日在視察駐澳部隊的救災工作時所言,澳門同胞在抗災救災展現出自救互助、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深受感動,並相信和期盼澳門同胞繼續發揚珍貴的澳門精神,在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帶領,在祖國強大後盾的支持下,儘快全面恢復,重新建設美好家園,中央亦會盡全力支援澳門。這是王志民再次提及到「澳門精神」,在此語境中使人有更深刻的感受,並賦予新的內涵。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澳門居民的優良傳統。應當將之發揮到最大化,並好好地予以引導。

在救災工作中形成的「壞事變好事」,也反映在促成了澳門特區政府治區理政的新形態。天災暴露了管理上的許多問題,其中硬件基建上承受了較多的批評。關於內港攔洪壩的興建,特區政府宜趁此機會,向中央相關部委反映,爭取盡快落實。盡管不能實現百分之百攔洪,但也可將災害減到最低。世界上有不少成功經驗,比如荷蘭的條件比澳門更不利,但其攔洪的效果就很好。可以結合澳門自己的實際情況,將之移植過來。

至於軟件方面,有聲音批評特區政府沒有啟動旨在全面協調、指揮和監督各公共實體採取緊急處理措施,以應對突然發生且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的「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只是動員層次較低的民防系統。實際上,不是民防系統不努力,他們已經盡了力,但民防系統的結構,不足以應對今次半世紀一遇的重大災害。因此,相關批評意見,是值得思考的。希望能「吃一塹,長一智」,常態化「突發事件應對委員會」的功能。

在救災工作中形成的「壞事變好事」,亦反映在促成了「一國兩制」框架下制度的新樣態。首次向中央請求駐澳解放軍支援救災,據說是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批准。有人認為是「小題大作」,不對了,因為澳門特區立法會通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法律,就規定遇澳門特區政府的人力資源或物資明顯不足,而未能有效達至維持公共秩序及安全、預防因發生如傳染病、嚴重意外、災禍或災難,減低災害所造成的後果或拯救處於危險狀態的人等多種情況,行政長官應聽取安全委員會的意見(但因情況明顯緊急或實際上無法聽取有關意見除外)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協助的請求。而今次各處街頭堆積的垃圾發酵後,可能會引發瘟疫,釀成更重大的災害。因而不能把「救災」只是理解為「抗洪」或「地震救災」。

從解放軍駐澳部隊在出發時就已準備好工具和勞工手套,及駐軍負責人的話來看,他們是早有準備的。實際上,如果在內地,「災情就是命令」;但在澳門受到「一國兩制」,及《駐軍法》規定的「請求一批准一命令」「三部曲」的制約。不過,從昨日的民防系統工作會議,有駐澳部隊的軍官參與,可以說是在國家法律規定的「一國兩制」框架下,進行的靈活安排,駐軍可以根據自己的救災經驗,主動提出建議。而且,倘兵力不足,除了澳門營區之外,還可抽調珠海營區的士兵,輪流上陣作戰。

區域合作還有廣東省政府應澳門特區政府請求,派出了二十部消防車作臨時水罐車。這也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有所突破。這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了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