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報道】在10日下午舉辦的一場論壇上,多位政界、學界及海外華文媒體人士均認為,「一帶一路」將給華文媒體帶來新機遇。
當天下午,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分論壇「一帶一路」中的華文媒體在福州舉行。 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譚天星表示,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影響日甚,全世界越來越希望瞭解中國,這為華文媒體創造了廣闊的舞臺和空間。在「一帶一路」這一世界「大合唱」中,海外華文媒體擁有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替代的橋樑和紐帶。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王曉暉表示,隨著中國實力與話語權的增長,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輿論版塊的格局也在發生變化,世界華文媒體在整體版塊中所佔有的權重也越來越大。
談及中國經濟的走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達6.8%,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在6%以上,到2025年增速約5%,到2030年還能達到4%左右。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國際關係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崇伯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七方面商機,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旅遊業、海洋漁業等。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讓新加坡眼董事長許振義倍感振奮。他認為,這將是新的機遇,「一帶一路」和中國崛起將讓中國新聞備受關注。
多位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均看好「一帶一路」將給華文媒體帶來新機遇。俄羅斯龍報社長李雙傑也指出,「一帶一路」促進很多中俄合作領域逐漸活躍,中俄兩國的互動從各個層面在增加。具體而言,訪問團越來越多,遊客人數成倍增加,為在俄華僑華人帶來了商機,為留學生增加了就業的機會。
李雙傑說,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俄兩國的互動的增加,華文媒體也將是參與者和受益者,作為海外華文媒體,也有責任將之傳遞給華僑華人。
紐約中國廣播網台長程蕙表示,華文媒體實際上就是住在國的一盞窗戶,推動住在國主流媒體等通過這盞窗戶看到當地華人的狀態。助推「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華文媒體可扮演文化性的角色。
面對「一帶一路」中的華文媒體現狀,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許燕分析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華文媒體面對移動互聯網浪潮仍處在初級適配階段,因為部分華僑華人年齡較大,已有傳統的用戶習慣。
許燕指出,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實施,將會帶來很多趨勢性的變化,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將推動信息交流更為方便,為華文媒體帶來新機遇。
探「融媒體」發展新路守中華文化根基
在手機逐漸成為人類一部分「器官」的「融媒體」時代,華文傳媒機構路在何處?多家海內外傳媒機構負責人今天論道福州,獻出了各自的「錦囊妙策」。
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10日在福州啟幕,來自五大洲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位華文媒體機構負責人共襄盛舉。
中新社社長章新新、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歐洲時報文化傳媒集團總裁張曉貝、《星洲日報》總編輯郭清江、《旺報》社長黃清龍、《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社長助理兼中國新聞中心總編劉其筠展開高層對話,論道「如何面對融媒體」。
面對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華文媒體正在探尋相宜之道。與會媒體高層認為,講好中國故事,堅守中華文化,是海外華文媒體探路融媒體的根基。
章新新指出,新媒體、融媒體的概念紛紛湧現,媒體不斷追求內容、形式、渠道和技術的創新,但對於海外華媒來說,有創新更應有堅守,中華文化正是海外華文媒體發展的基礎和根本。
「融媒體時代,中華傳統文化有非常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有力量厚積薄發。」鳳凰衛視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也作此表示。他並透露,鳳凰衛視正以金庸武俠小說為IP,全力打造屬華人的動漫英雄形象,令中國故事更好地傳播到全世界。
郭清江回顧《星洲日報》為華社發聲,促成馬來西亞舞獅可以上街表演、捍衛華文教育,「我們與華社唇齒相依,不僅是報社與讀者的關係,還是同一個血脈,是命運的共同體。」
亦因此,《星洲日報》在馬來西亞華文媒體「斷崖式」下跌時以新舊媒體共榮,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郭清江認為,這得益於報社堅守中華文化,「我們背負的是民族共存共融的使命,只有保護中華文化,才能夠把根留下來」。
多位訪談嘉賓表示,相較於中國內地市場體量大、資本充足、主動改革姿態,海外華文媒體定位需破題技術、人才和資金「三缺」困局。
張曉貝認為,海外華文媒體無法也不必跟風「燒錢」追崇融媒體,更應堅守「內容為王」,定位於海外華媒連接祖籍國與世界的橋樑作用,提供僑界地域新聞,亦是出路。
「《世界日報》每天有3000條分類廣告,這是華人移民每天生活所需,這就是在地化。」劉其筠也認為,即使面對小眾讀者,深耕社區,利用網絡和技術做好單一產品供應,也能支持媒體新聞夢想,講好中國故事。
黃清龍則冀望《旺報》能有機會參與到大陸的市場來。他表示,臺灣僅有2300萬的市場,大陸則有7億多網民,兩岸合作有利於臺灣媒體克服轉型中市場過小的困境。「跳出兩岸角度看待臺灣講的中國故事,會有一些不同的視野」。
版權保護是融媒體發展的痛點。章新新表示,中新社、世界華文聯盟秘書處將為海外華媒提供更優質多元服務;今年5月中國內地中央級新聞媒體聯手成立版權維護聯盟,作為發起人之一,中新社願意為海外華媒維護版權權益做更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