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第六屆立法會直選的第七組「學社前進」昨日舉行記者會,回應網上言論。其第一候選人蘇嘉豪辯稱,他從來沒有過國土分裂的想法及言論。而第四候選人黃健朗雖然承認自己曾貼文提到「香港獨立」的字眼,但強調只是法律技術討論,不等於他直接主張香港獨立。他直指網上言論是惡意攻擊,強調自己維護「一國兩制」,不會主張「香港獨立」、「澳門獨立」。他還表示,團隊所有候選人在參選前已簽署聲明書,堅持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擁護《基本法》。
這顯示,「港獨」和「澳獨」在澳門都完全沒有市場,連曾經公開「亮相」公開其「港獨」主張的人,在澳門絕大多數居民自覺地維護國家主權領土的完整、統一及安全的氛圍之下,也是在《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法制背景之下,感受到了震懾,而不得不乖乖地「繳槍投降」。更何況,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會選舉投票中,「港獨」和「澳獨」的主張都是「票房毒藥」,如果不趕快「撇清」,可能會輸得很慘。因此,即使是「心不甘情不願」,也得忍受此「辱」,作出違背自己心願的「澄清」。所謂「尺蠖之蟲,一屈一伸」,過了投票此關再說。
實際上,不要說,黃健朗的自辯難以服人,因為他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港獨」言論,尤其是要在澳門立法會選舉中宣揚「港獨」主張的言論,白紙黑字,留下來鐵的痕跡亦即證據,抵賴不了,就說是蘇嘉豪,他的「隱性澳獨」及分裂國土的思維定勢,更是狡辯不了。其實,他連狡辯的勇氣也沒有,因為他根本就不敢為自己為何那麼執著地批判特區政府及其教青局刪去台灣高等校院「國立」一詞的做法,作出辯解,也不敢為「公投」作出解釋。
其實,蘇嘉豪追隨「台獨」,分裂國土的行為,又何止如此?何謂罄竹難書!比如,在蔡英文已經委任「台獨」分子出任台灣地區的「文化部長」和「教育部長」,而其人又正在推動系列的以「去中國化」為標誌的「文化台獨」行動,包括撤銷「課綱微調」,公佈「十二年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高中歷史課綱將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進行「去孔」、「去孫(中山)」、「去蔣」「去鄭(成功)」行為,不再遙祭軒轅黃帝,在島內講到「中華民國」時用「這個國家」代替之際(近期還有中學課本減少文言文),蘇嘉豪卻在反對特區政府高教辦資助有需要的人到內地學習普通話,並質疑為何不將資助地域延伸到台灣地區。
在這裡,撇開內地的普通話課程的教學內容採用「漢語拼音方案」,而「漢語拼音方案」是國際通行的漢語拼寫標準,自一九七九年開始為聯合國秘書處所採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亦自一九八二年起以此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而台灣則是採用「注音符號」,目前只有在台灣地區,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內從屬於台灣當局的「僑校」(如一九四九年從雲南潰退到緬甸、泰國的國民黨將軍李彌的部屬開辦的子弟學校)在使用,在國際上的普及性不高等技術上的原因不說,就說是澳門居民到台灣學普通話,由主張「台獨」的教育行政主管機構所編印的教材,是充滿「去中國化」意識的。蘇嘉豪要讓在已經回歸祖國的澳門的居民去學習這些「去中國化」的教材,那還不是要推動「國土分裂」?
很明顯,蔡英文當局現在要與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爭奪年青一代。除了是要解決各家大學的生源問題之外,還是要籍此將台灣地區的「民主經驗」以至是「太陽花學運經驗」傳播到港澳。蘇嘉豪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因而就千方百計地配合蔡英文當局爭奪青年一代的做法,利用各種似是而非的藉口,阻撓澳門特區政府支持內地教育培養澳門青少年。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暨南大學為了讓港澳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環境更好,興建實驗室及港澳生宿舍。為此,澳門特區政府透過澳門基金會捐贈了一億元。蘇嘉豪及其「戰友們」就攻擊為「利益輸送」,發動上街遊行,其中質疑說,也有不少澳門學生在台灣就讀,為何不資助台灣的大學?
蘇嘉豪在台灣大學政治系及政治研究所就讀期間,熱心及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尤其是「小英青年軍」和其他民進黨外圍組織的社運活動,並將所學到的「技巧」帶回澳門。實際上,他在澳門進行「社運」活動的許多手法,就是源自於台灣。因此,《新新聞》報導蘇嘉豪的「事跡」的文章,其題目就是「台灣民主輸出」,並在副題中有「台灣民主風潮吹進香港,也進入澳門」。
蘇嘉豪一直與「台獨」。「港獨」分子攬在一起。蘇嘉豪還與華人民主書院、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多個受美國和台灣資金支持的組織有所關連。林飛帆成為他好友。他的《撤,還記得嗎》一書,王丹、黃之鋒、林飛帆等人就撰寫連推薦文。而林飛帆的「台獨」理念,眾人皆知。因此,台灣地區的媒體在介紹蘇嘉豪時,就將他稱為「澳門林飛帆」,並將他有份發動的「反離補」稱為「澳門太陽花」。
蘇嘉豪不但與「台獨」、「港獨」分子稱兄道弟,而且還曾與「藏獨」、「疆獨」和「內蒙獨」分子混在一起,積極參與他們組織的活動。實際上,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由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公民力量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族群青年領袖研習營」在臺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漢族及不同宗教團體,包括基督教、佛教、法輪功等領袖和人權活動人士近百人出席會議。該會議的主題是「協力共建有生命力的民主力量,路徑、角色和責任」。台灣維吾爾之友會和「博圖之友會」主席林保華主持維吾爾群體的報告。律師,美國維吾爾協會前會長Nury Turkel、世界維吾爾族大會副主席伊力哈木 馬哈提(Ilham Mahmut)、「世維會」歐盟議會特使Enver Can、獨立學者安華托帝分別發表報告。其中一場研討會由鄭明軒主持,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主任Enghebatu Togochog、作家Tumenulzei Buyanmend、獨立學者Dugarjab Hotala、南蒙古青年聯盟主席Dovchindorj Dalaibaatar分別發表報告。而「澳門群體」專場報告,由「世維會」歐盟特使Enver Can主持,「澳門學生領袖」蘇嘉豪、「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鄭明軒分別發表報告。以上的「台灣維吾爾之友會」、「博圖之友會」、「美國維吾爾協會」、「世界維吾爾族大會」、「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南蒙古青年聯盟」等,全部是「疆獨」、「藏獨」和「內蒙獨」組織。
對此,蘇嘉豪敢拍心口說,自己沒有分裂國土的意識嗎?其實,他不但有著迎合「台獨」的意識,有著欣賞「港獨」的意識,有著「澳獨」的潛意識,而且也曾與「藏獨」、「疆獨」、「內蒙獨」混在一起,臭味相投,六「毒」俱全,沆瀣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