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友走了「誠品夢」長存

7月18日晚,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先生因心臟病復發於臺北去世,享年66歲。從1988年第一次心臟病發開始,這項讓他經歷過三次「幾乎快沒命」手術的病痛,恰恰也是誠品書店創辦的初衷:探系生命的何去何從。

創辦「誠品書店」

吳清友並非出身于富貴之家。故鄉在台南縣將軍鄉最西邊的貧窮漁村馬沙溝,童年最熟悉的莫過於台南縣的稻米地。由於罹患先天性心臟擴大症,吳清友不必當兵。所以,從臺北工專畢業後,他便進入專賣觀光飯店餐廚設備的誠建公司,成為一名基層業務員。

31歲時,他接下誠建的全部股權,擁有營業佳績的誠建日後佔據了臺灣大型觀光飯店80%的餐廚設備市場。

1988年,因為一場幾乎致命的心臟手術,吳清友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在病榻中,吳對家人說:「我從誠建嘗到賺錢的滋味,但我吃一樣,穿一樣,生活沒有改變,有錢不會使我比較快樂,我不害怕死亡,但是怕死後什麼東西都沒有留下」。對吳來說,他不崇拜政治家,也不崇拜企業家,「我只尊崇弘一大師,我敬佩的是史懷哲,我景仰的是赫曼赫塞」,閱讀曾經給他帶來的快樂,在生命幾近消失的時候,慢慢地越發清晰,為了忠於父親的教導,吳清友在1989年,創辦了「誠品書店」。

「誠品不盈利,我就不換車」

「誠品賠了15年﹗」提起這段虧本往事,吳清友很直率。一個廣為傳誦的段子是,誠品經營數年才盈利,吳清友的車也過了數年才更換,「因為我那時候發誓,誠品不盈利,我就不換車」。

這家在當時算新概念系的書店,色系沉穩、優雅,不同於傳統書店的沉悶、死板,不乏匠心獨具的人文細節,但最初被定義為「人文藝術小型專業書店」,讓人替它的市場競爭力憂心。

為什麼有這樣一個稱謂?因為誠品在成立之初,雖然給公眾提供了一個髙品質的購書環境,但因其書籍過於偏向進口書及外文雜誌,以當時臺灣的消費水準,這完全是走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亮相之初,這個新面孔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被狠狠教育了。

與此同時,這位當時並不年輕的掌舵人身體遭受了磨難。在創辦誠品一年多後,吳清友先天性心臟病突然發作,他歷經了一場生死攸關的手術。

「我是學機械的,人文素養並不高,但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心安,最後我自己尋求了四種觀點,希望通過這四個觀點來安頓自己的生命,來擺對生命的座標所在。這四個觀點就是強調人文思維:人跟自己的關係、人跟他人社會的關係、人跟大自然的關係,另外就是人跟超世界鬼神的關係。」吳清友說,這些對於生命與自我的思索,一直伴隨他打造、打磨誠品的全過程。

吳清友也慢慢觀察到這種奇妙的商業密碼:書籍是一種相對低價的商品,在單位時間、空間內達成的收益遠不如今天那些新興產業,但它卻能讓讀者擁有精神共鳴,從而流連忘返——這種自由式的銷售策略,不能不說讓誠品的經營受到某些影響,但這恰是誠品的特色所在。

當時,因為沒有外部資金的支援,內部又很難消化虧損,於是吳開始募資,期間出手相助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因為長期的不見起色,多數的人還是選擇了放棄。

但是秉持著自己的信念,吳始終沒有放棄這個「賠錢貨」,他一家一家地籌資,磨破嘴皮子地解釋自己的想法,店鋪慢慢地鋪開了,圖書的品種也越發齊全,尤其通過創新的書店和商場結合的經營模式,誠品書店有了轉虧為盈的跡象。

在虧損了幾乎15年(其中有兩年名微幅獲利)的情形下,他依然主張創業時專賣藝術與建築書籍的目標,並規劃出有別於同業的經營模式,使誠品書店在臺灣有相當的不可替代性與知名度。

「這個人願意跟我們結緣」

1995年,為了擴店及租約問題,誠品好不容易爭取到原地不遠處的新光大樓現址,搬遷之日,誠品發起一場「今夜不打烊」的創意,引來意料之外的熱烈反響,從那一夜起,敦南誠品店就成了全臺灣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並延續至今。

在吳清友的堅持下,誠品書店一間間在臺灣開起來。至2001年,誠品書店已達四十餘家,並堅持,「連鎖但不複製」。

2006年元旦,誠品信義旗艦店高調開在被稱為臺北曼哈頓的信義計畫區,一共8層。這家靠近臺北101大樓的誠品旗艦店,占地7500坪,館區均有閱讀用的桌椅。用吳清友的話說,他對誠品信義店的定位是,「不只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閱讀的博物館」。

「我們不能把誠品當作是一個書籍的買賣,而是安頓讀者、客人,安頓人的一種心情,同時誠品也不把一般接觸誠品的人當作是商業思維的顧客,我們是把他當成一個人,這個人跟我們有緣,願意跟我們結’緣」,吳清友先生堅持,要給紛繁的臺灣一個與眾不同的「場所」。

誠品是在轉型,而不是失去理想

作為華語世界中最有名的文化地標,誠品不僅僅停留在美妙的情懷及口號上。在商業運營模式上,除了銷售書籍,誠品還今舉辦文化展演、創意商品銷售、服裝銷售甚至餐飲等等。

在被坊間評價為「最浪漫、最精明」的吳清友看來,誠品有著自己一系列的經營鏈條:自己的物流公司,巨大的廠房,專業的電子商務網站,酒窖與餐廳,誠品畫廊以及最不可缺少的書店。

此外,全臺灣的誠品分工各具特色:有特別為兒童開設的書店,有的開在台大的醫院裏,開在環境優雅舒適的海濱、大學;有的開在繁華的商業區,開在捷運站;而誠品移動圖書館,會專程為臺灣偏遠鄉村的兒童不定期送去圖書與演出……吳清友將這種商業定位的區隔描述為「創新」,「身為當代人,我們要有一種創新在我們所生存的時代裏面。」他說。

近年來,誠品的商業化經營頗受爭議,一些出版人評價,「這幾年的理想性越來越淡」、「為了績效,書店部分面積一直在縮小」等等。

吳清友先生一直知道:這種聲音,他跟我強調,「誠品對人文藝術創意的堅持,這個想想是不會降低的。」2014年他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演講中也說過,「沒有錢,誠品活不下去。但我心裏同時也非常明白:如果沒有文化,我也不想活了。」

這些年,太多實體書店關閉,讀者的讀習慣也在發生改變。誠品無法獨善其身。吳清友也思考過如何順應時代的轉型問題,「我們在思考如何把書店,閱讀跟更廣泛元的活動能夠結合在一起,我們是在做這轉型,而不是說我們會失去理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