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閩粵自貿區打出「特色牌」

【中新社北京10月9日電】自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以來,從沿海到內陸,從貨物到服務,4年多過去,一個個自貿區在中國大地建起,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突破口」和「試驗田」,以各自特色繪出嶄新圖景。

上海:3000平方米創造200多億生意

跟著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胡環中的腳步,中新社記者走進上海自貿區藝術品保稅倉庫一期項目,各式各樣的藏品琳琅滿目。該項目占地3000平方米,自2013年7月投入使用,至2016年底,累計進出庫貨值已逾230億元(人民幣,下同)。

胡環中透露,上海國際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即將在自貿區建成完工,這會成為全球面積最大、設施一流、服務先進的藝術品保稅倉庫,「總面積達6.83萬平方米,體量是現有一期倉庫的20多倍,最高層高8米、最大可承重5噸,幾乎可以接納全球任何體積和重量的藝術品。」

藝術品交易只是上海自貿區文化產業「特色牌」的一個縮影。目前,上海自貿區內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入駐企業約500家,涵蓋從高科技文化裝備、文化藝術品,到動漫、遊戲等各種業態。

「上海自貿區充分利用獨特的海關監管優勢,依託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動優秀文化產品走出去、引進來,每年的文化貿易額目前已經超過300億元。」胡環中表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文化產業已從試驗品變為自貿區的新增長點,使中國進入全球文化生產價值鏈。

福建:打造閩台合作的全國「唯一」

海關工作直接決定貿易往來是否順暢,在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海關正為大陸與臺灣間的貿易合作建立一條快速通道。

平潭檢驗檢疫局局長陳輝表示,平潭已建成大陸質檢系統唯一的對台檢驗檢疫數據交換中心,成功開發兩岸檢驗檢疫證書核查系統,依託該中心推進兩岸電子檢驗檢疫證書交換互查常態化,為最終實現「一張證書、兩岸互認」和「一區兩標」奠定基礎。

「憑證書快速放行,加快通關速度就在這裡,這是整個大陸絕無僅有的。」陳輝說。

而借助這「唯一」的數據交換中心,今年底平潭將開展種苗進口工作。屆時,臺灣輸入的苗木、花卉無需再繞道佛山進行檢驗,大大增加了成活率。

自兩岸數據交換中心正式啟用後,已有5批次臺灣貨物憑該中心傳輸的電子證書完成進口報檢業務,實現貨到前提前申報,貨到快速驗放。

廣東:「中國曼哈頓」漸行漸近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深圳前海早在規劃之初就以打造「中國曼哈頓」為目標而努力,如今在廣東自貿區整體規劃中「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定位的加持下,這一願景正逐步成為現實。

「金融創新在前海有非常大的優勢,就是和香港的跨境金融創新,我們在這裡實現了五個‘跨境’,在全國是非常領先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如是說。

他提到的五個「跨境」是前海率先在中國推動實現的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和跨境資產轉讓。

今年以來,港交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落戶前海;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獲得瑞士銀行等首批21家財富管理機構的明確入駐意向;滙豐前海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正式獲批,突破了外資不能控股的限制,突破了單一牌照的限制……

田夫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片區內累計註冊金融類企業56835家,其中持牌金融機構213家,商業保理、融資租賃業務規模分列全國第一、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