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籍機展示及用盡其「服務」功能

由台灣戲院公會組成、含領隊共四十五人的旅遊團,前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峽景區遭遇土石流,釀成三死二傷的意外。台灣陸委會、海基會分別通報大陸國台辦、海協會要求協助處理後續,而在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停擺」的背景下,國台辦和海協會均沒有直接回應。不過,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卻有以「應詢」的方式公開表示,陸方對遇難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家屬表達慰問。海協會和海旅會將組成工作組,派員趕赴前方協助處理善後工作,並將通過海旅會向台旅會通報掌握的傷亡情況。完全不提陸委會和海基會,而只是將兩岸的聯絡機制僅限於通稱為「小兩會」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和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的層次。

因為按照兩岸兩會二零零八年恢復協商後簽署的第一個協議——《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及其兩個附件的規定,海旅會和台旅會是「作為處理旅遊糾紛、逾期逗留、緊急事故及突發事件的聯絡主體,各自建立應急協調處理機制,及時交換信息,密切配合,妥善解決赴台旅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後來,台灣遊客在大陸地區遇到同樣的事故,適用這一機制。為此,海旅會和台旅會都分別在對岸設立了辦事處。而海旅會和台旅會的會長,實際上就分別是大陸的國務院旅遊局長或台灣的觀光局長,而「小兩會」分別派駐對岸的辦事處主任,也分別是以旅遊行政主管部門的副首長級官員擔任。因此,今次大陸方面故意「撇開」陸委會和海基會,突出台旅會的功能,除了是忠實執行「停擺」的決策之外,也是出於執行已經簽署的協議,及救難的現實需要。當然,可能也含有要凸顯當年在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前提之下,兩岸兩會協商並簽署了包括《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及其兩個附件在內的系列協議,現在正在繼續享受成果」之意。

但是,陸委會和海基會仍然堅持「要有角色」,分別就此事連續多次發出新聞稿。昨晚,陸委會和海基會分別發表書面說明這起意外事故的最新進展,還宣布海基會秘書長柯承亨要求成立「一零一五專案小組」隨時掌握最新訊息,全力協助家屬善後,以及海基會已經指派兩位人員陪同傷亡者家屬連夜出發前往大陸,預計半夜抵達宜昌,同時聯繫宜昌、武漢市台商協會協助家屬便利通關,並安排交通與食宿。這後一段內容,似乎是含有要向公眾尤其是對岸相關部門公佈,海基會已經將其工作人員與傷亡者家屬「打包裹」在一起通關,倘是因為聯絡機制「停擺」而被擋在口岸之外,責任不在海基會方面之意。

其實,海基會工作人員到大陸執行協助意外受難者及其家屬的任務,在過去是尋常事,甚至更高級的幹部都有。但在此時此刻,卻有著某些涵義,尤其是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實際上,海基會工作人員在今日展開工作之時,「十九大」將召開預備會議;而明日「十九大」開幕時,估計海基會委派的工作人員仍在忙碌著。而習近平在作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報告時,肯定會有涉台內容,但具體是甚麼,有何新提法新舉措?相信各方都在關注。不過有一點,就是沿襲大陸的一貫立場政策,當然也根據目前台灣地區的局勢,必會更為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

至於是否具體提到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核心內涵的「九二共識」這個概念?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在回應蔡英文「雙十講話」時,沒有再次提起。這引起猜測,各種解讀都有。但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在前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的題為《砥礪奮進,克難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台工作的不平凡歷程》一文,卻又是多處引用。不過,也有人認為,在這種最高規格黨刊刊登的文章,通常是早有預約,並在距離出版日期還有較長時間就已撰寫好,並呈交審閱。因而以「距離十九大最近」的角度看,馬曉光的說法是「最新」的。但以通常慣例看,這篇文章有可能是參與「十九大」報告涉台部分內容撰寫的人員所撰寫,因而也可能是「十九大」報告涉台部分內容的基調。

因此,海基會派出工作人員到大陸協助意外善後事務之時,正好就是「十九大」預備會議和正式開幕的時間,盡管互不相干,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又含有「試探」「九二共識」之意。

之所以將海基會與「九二共識」扯在了一起,因為「九二共識」就是海基會的「作品」。當年香港會談及後續函電往來之後,雙方達成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在兩會事務性談判時,可以不涉『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的共識。但即使如此,在當時尚未有「九二共識」這個概念。二零零五年一月三日,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逝世,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唁函中以「汪辜會談,兩度執手;九二共識,一生然諾」給予辜振甫先生高度評價,才有「九二共識」這個概念。此後在一九九五年八月,時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焦仁和,將其歸納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引發北京反駁。二零零零年三月陳水扁當選「總統」,在等待五月二十日就職期間,委任蔡英文為陸委會主委,將要卸任的主委蘇起再次將之概括歸納為「九二共識」,並將「一個中國,各種表述」固定化,但北京認為未能準確表達其內涵。不過,在二零零五年「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還是採用了「九二共識」。二零零八年馬英九當選並就職,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前提,恢復協商,但大陸方面仍然不承認「一種各表」的說法。而現在,蔡英文就連這種連大陸也不接受的概念,也拒絕承認。

海基會此次趁在中共召開「十九大」前夕發生台灣旅遊團遭遇意外之機,派出工作人員前往大陸協助受難者家屬,其實可能還有另一層含義,就是要凸顯海基會在兩岸聯絡及談判機制「停擺」之下,還有一項「服務」的功能,是「停擺」不了的。

實際上,海基會的功能是「交流」、「服務」、「談判」。現在談判完全斷絕,海基會本身的交流也基本停頓,董事長田弘茂希望能訪問大陸,卻一直領不到「台胞證」。因此,「交流」也被廢了「武功」。而在此前,江丙坤、林中森幾乎是每個月都往大陸跑,幾乎走遍三十一個省級行政區域。

這就只剩下「服務」一項功能了。海基會的服務有兩大類,其一是公證書認證。其二就是類似今次的意外善後協助。在公證書認證方面,海基會曾經門庭若市,門前車水馬龍。現在要做的認證已經七七八八,只剩下新案,但並不多,因而在未搬到大直、仍在敦北之時,有時連計程車司機也不知海基會在哪裡。

但意外善後的服務卻連綿不斷,並曾發生過「火爆」的衝突。一九九四年「千島湖事件」時,時任「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長的侯友宜(現任新北市副市長)隨同海基會代表團帶到現場「勘察」,「對手」是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反恐怖處處長何挺(即最近在重慶市副市長任上被「雙開」者),雙方鬥勇平智。後來侯友宜在《天龍特警侯友宜》一書中還憶述得津津有味。

其實,在海旅會和台旅會分別成立後,這類旅行意外的善後事務,已經可以替代海協會和海基會。實際上,蔡英文「五二零」後的桃園機場火燒巴土事件,主要就是將海旅會駐台人員在處理。而今次海基會在台旅會已經全權負責之下,仍然派出工作人員,當然是人道主義及盡職,但也不無「刷存在感」,以至有是向大陸「提個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