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關鍵字:對接 陳觀生

據傳媒報導,在日前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澳門發展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提出了真知灼見,其中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需要強而有力的協調機制,應成立統籌協調小組,克服粵港澳 3地差異性較大的制約,建議參照京津冀協同發展體制機制的做法,成立由中央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若由中央統籌,將可加快推動建設進度。這確實點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三個關稅區、三種制度、三種法律、三種貨幣。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實現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如何跨越不同的制度、法律和文化進行區域規劃的協調,實現各地人才、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對接,真正實現互聯互通和灣區一體化,非常重要。因此,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首先也是要從對接入手。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亟需統籌協調

據媒體報導,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表示,大灣區建設要成功,必須一體化發展,各個城市按照自己的定位,發揮城市特色和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體制對接、基礎設施對接、產業協同和城市功能協調。

陳廣漢提到大灣區建設必須實現十一個城市經濟整合、發揮城市自身優勢,一體化提升發展才能成功,其核心功能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然而在三地資源配置過程中,制度障礙及產業重複兩大問題,無疑扭曲市場發展。其中制度性的扭曲最主要反映在港澳地區和內地之間,粵港澳出現不同的營商制度和規則,讓市場機制不能發揮作用,經濟無法暢通流動。要克服這兩個扭曲,首先要還原經濟一體化本質。陳廣漢建議三地政府建立一個具執行力和約束力的協調機構,解決三地經濟一體化中「誰說了算」的問題;訂定三地統一或可配合的營商制度,同時建設三地互聯的互通基礎設施,港口、機場、軌道交通、口岸等都要連通,令經濟、人流都可自由流動,解決流動體制的障礙。其次要讓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根據比較優勢,按照各個地方特色來分工資源,找到自己位置,在城市原有產業上進一步發展。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思路智庫理事長郝雨凡表示,澳門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學術界有不少爭議,認為澳門應該積極融入,不然一味想著發展自己而忽略整個區域變化難免會落後。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際上就是五通:人員、物流、資訊、資本和市場。要設計出一種制度能夠加快「五通」,又使港澳經濟不受衝擊,是思考的著力點。

由此可見,專家們對於大灣區建設要解決的問題有很大的共識,認為加強統籌協調是當前亟需推進的工作。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大灣區內最引起民眾關注的新聞應該是珠三角一帶的塞車擁堵問題,其中目前唯一的跨珠江口大橋——虎門大橋更是被網友戲稱為全國「擁堵之王」,而與此同時,幾年前的一篇相關網文也再次引起關注。

這是2014年11月3日首發于「文過是非」的文章,引發這篇文章的乃是黃金週一次經歷。不同的是,就在當年底,旨在打通武漢四環及三環的武漢長江第九橋——沌口長江大橋以及武漢長江第十橋——楊泗港長江大橋又同時開建。2012開建的武漢長江第十橋——青山長江大橋將於2016年通車。相比之下,珠江口依然沒有動靜,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虎門大橋上的擁堵如故。不同的只是:17年之怪現狀變成了20年。該文大意如下:

武漢最大的變化恰恰是在長江之上,武漢硬是通過大橋飛架形成了二三環,大武漢在長江上的萬千氣象,確立了自己華中第一都市的地位。相比之下,廣東真的變成了「小廣東」。從1997年至今,偌大的珠江口依然只有一座虎門大橋形影相弔。與此同時,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蓬勃而起,汽車保有量連年翻番,地處咽喉的虎門大橋早已不能承受這種不可承受之重。一個基本判斷是,珠江口交通瓶頸問題,已經嚴重拖了珠三角一體化疾進的後腿。虎門大橋橫跨東莞市虎門鎮和廣州南沙區之間的珠江入海口,連接廣深、廣珠兩條高速公路,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交通樞紐。橋面雙向六車道,設計晝夜通車量為12萬車次。如今的虎門大橋被珠三角車主視為畏途。其12萬輛車次的通車量早已飽和,且無平峰和高峰之分。只要有一點點擦碰事故,便會形成嚴重擁堵。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發現,珠江口早就應該有二橋、三橋了。

文章提到,一個珠江口咽喉之困,折射出廣東省與武漢市的巨大差距。那麼,如何看待這種差距呢?無論怎麼看,珠江口交通規劃和建設滯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在深圳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300萬輛,廣深莞中珠五市汽車保有量已超800萬輛的情況下,這還未算與五市相鄰的佛山、江門和惠州三地汽車保有量。至少在虎門二橋建成之前,這種局面將無法得到改變。這是珠三角整體規劃和發展的巨大遺憾——因為規劃就是解決前瞻性的。但目前看來,前景依然很不樂觀,因為珠三角至今沒有形成更為高效的協調機制。與長三角不同,珠三角各地的道路、機場、港口均十分發達,但珠三角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很差,各種博弈糾結交織,難以形成合力。這是虎門大橋困局的根本原因。

因此,專家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有三個關稅區、三種制度、三種法律、三種貨幣。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實現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如何跨越不同的制度、法律和文化進行區域規劃的協調,實現各地人才、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對接,真正實現互聯互通和灣區一體化,這一點非常重要。

本澳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之硬件對接

今年全國兩會過後,「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成為熱詞,還讓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門的相關領導為之迅速行動起來,參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建設中。

澳門是個小微經濟體,產業相對單一,澳門的發展一直受到空間資源的困擾。面積不到珠三角城市的一個區甚至一個鎮,經濟體量亦不及香港,屬於微型經濟體。澳門要善用政策,把握大灣區合作機遇,通過城市合作解決目前土地空間不足的問題,例如加強基礎設施對接,與中山、珠海建立「1小時生活圈」。 如之前較為成功地和鄰居珠海,圍繞土地等關鍵字進行合作。從2009年至今,澳門參與了橫琴近6平方公里的土地開發,共同開創了許多先行先試的創新政策。這種分享政策紅利的經歷,又被複製並擴大到中山的翠亨新區、江門的大廣海灣新區、廣州的南沙自貿區。

6月底,港珠澳大橋實現島隧工程暨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屆時,珠江口東西兩岸將形成一個完整閉環。蛟龍出海,蓄勢騰飛,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經濟版圖的新亮點呼之欲出。而對於澳門來說,與香港的密切關係在大橋建成後必將進一步增強。

港珠澳大橋「穿針引線」的是令人期待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這個新的區域經濟概念主要包括「二區九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等。這裡擁有約1億人口,面積5.6萬多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000億美元,年航空客運流量1.1億人次……指標毫不遜色於三藩市、紐約、東京等成熟的大灣區城市群,前景無限。如果把粵港澳大灣區分離開來,各區市的經濟體量並不足以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支點,但整合為一體的大灣區就能達到相應的經濟體量。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地區GDP相當於東盟十國的一半以上,具有強大的經濟輻射能力。「科技+金融創新」是灣區構造經濟高地的鑰匙。細數全球灣區經濟圈的翹楚,三藩市灣區有穀歌、臉譜、蘋果、領英、特斯拉等互聯網和前沿科技的領頭羊,紐約灣區是全球金融與投資中心之一,東京灣區則聚集了索尼、三菱、豐田等現代製造、高端製造產業。而粵港澳大灣區也涵蓋高等教育資源和高端專業人才豐沛的香港,昔日的「世界工廠」珠三角則轉型升級湧現了類似騰訊、華為、大疆等一批高新科技企業,並有區域內其他城市產業集群的關聯性支持,具備打造國家創新驅動基地的條件。

在灣區的建設中,澳門可發揮優勢,和灣區其他城市各有一個有特色的合作項目,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應該是很大的利好。灣區的建設應更注重城市間的多元融合發展,而非單一城市的核心發展。

在大灣區內,各地均已努力根據自己的優缺點,互相尋找合作空間。如最近舉行的「廣州中山互聯互通、發揮樞紐服務優勢」對接交流會,為推進兩市融合發展彙聚智慧力量。提出廣州和中山兩市:一要加快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進兩市交界的5條高速公路、4條幹線公路以及地鐵18號線延長線加快建設。二要加快產業互聯互通,中山具備很強的產業承接能力,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是廣州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戰略腹地,能夠為廣州進一步提升發展水準提供有力支撐。三要加快環境治理互聯互通,共同把河流、空氣、土壤治理好,中山有較多的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空氣品質保持全國前列,這顯示了中山在環境治理方面力度很大,廣州作為環境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要以同樣的治理力度共同做好工作。四要加快政務服務和民生事業方面的互聯互通,深化兩市在文化教育、社保醫療、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的合作,推動民生服務對接共用,實現政務服務和民生事務異城通辦。

「粵港澳大灣區」存在三個功能各異的超級城市:香港、廣州、深圳,未來大灣區應強調城市之間的分工合作,構建多核心城市聯合驅動的發展模式。各城市應當共同瞄準國家「一帶一路」的宏大版圖,在互相錯位競爭中協調發展,打造中國特色的大灣區經濟。中山與廣州的合作,看中的是廣州的市場樞紐作用。而通過全力參與大灣區的建設,澳門可整合在特區建設中多年積累的優勢,發揮自身的特點,形成大灣區內面向「一帶一路」及東南亞區域的重要跳板;作為大灣區珠江西岸的重要核心城市,澳門結合自由港、低稅收政策等優勢,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及人才等生產要素流入,打造成大灣區中服務珠西地區的對外開放平臺。在對接香港服務業輻射的同時,打通珠江西岸(首先是珠海)以致粵西和中國中西部的合作通道(主要是實體產業和物流),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在經貿、金融、文化、創新創業等方面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努力形成開放互動、區域協同的合作新格局。

本澳參與粵港澳大灣區之軟件對接

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特首崔世安在接受內地傳媒專訪中表示,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澳門逐漸形成了一些比較優勢。在國家全面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澳門更應思考如何發揮我們的獨特優勢,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澳門正積極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利用澳門旅遊培訓的專業優勢,輸出更多的優秀產品及服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將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建成後的契機,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聯合開發並推廣「一程多站」旅遊產品,提升大灣區旅遊的國際影響力。澳門正在推進的「一中心,一平臺」建設的優勢,結合兄弟城市的需求,以「互補共贏,協同發展」為原則,透過澳門具有發展勢頭的會展、特色金融、中醫藥等新興產業,發揮專業優勢,輸出高端服務,「引進來,走出去」,推動經濟發展和就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推進。

澳門要在大灣區「群星閃耀」的城市群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與時俱進」。「一國兩制」的制度、完全自由港地位,以及國家賦予的「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功能,都是澳門的固有優勢。澳門大力發揮外聯功能,特別是發揮聯繫葡語國家市場的獨特優勢,就能為灣區內企業「走出去」承擔切實有效的紐帶作用。

國家賦予澳門「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平臺」的重要定位,並出臺多項支持政策,包括批准澳門建設中葡人民幣清算平臺、中葡合作發展基金總部落戶特區等,有力提升了澳門在「一帶一路」及葡語國家商務往來中的作用。

有專家指出,在大灣區內部,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廣州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深圳是科技研發中心,定位明確,均與澳門的中葡平臺呈異質性發展。對比其他灣區城市,澳門具備中葡平臺優勢,可發揮橋樑作用,為大灣區企業配對合作夥伴,助力企業「走出去」。

在多城市節點的區域合作體系下,澳門應該重點發揮優勢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除了硬件方面的對接,澳門更應加強在軟件方面的對接,如會展業是旅遊大業態的延伸鏈條,有助吸引高端旅客群體,並有利提升澳門的城市形象。澳門可以在大灣區中扮演節點角色,強調中葡平臺與會展業的有機結合,打造區內的會議目的地;另外,特色金融亦是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一大抓手。澳門特區政府近年提出發展融資租賃及財富管理,發揮澳門自由港、低稅制等優勢,推進金融產業多元化發展。今後,在對接「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內部的資金融通需求上,澳門可扮演重要的促進角色。另外,澳門的中葡人民幣清算平臺建設正在穩步推進,金融業界亦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及服務,有利於為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

澳門作為一個細小且特殊的經濟體,不像香港那樣是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經濟也不以貿易和科創見長。但是,澳門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使其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很強的不可複製性,可以在對接大灣區中提供定點、定向、訂制的精准仲介服務,從而擔當大灣區國際化的「精准連絡人」。有專家認為,澳門執掌內地與葡語系國家合作的「金鑰匙」,可以與泛珠兄弟省區企業,赴葡語國家以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考察交流、招商推廣,參與經貿洽談活動。同時,「澳門+橫琴」可打造大灣區的世界旅遊休閒度假中心。如在特色金融方面,澳門大有可為。特色金融重在「特」,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美」。發展特色金融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重要一環,也是佈局全球另類金融中心的關鍵一招。以發展融資租賃為例,澳門可以通過精准服務大灣區工業產能向葡語國家輸出,來實現融資租賃的錯位發展。一方面,葡語國家普遍正在歷經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需要大量引入優質設備和資源;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高度發達、各具特色的工業和科技產業。澳門完全可以借助「廠商租賃」等業務模式,在設備廠商銷售環節介入融資租賃服務,搭上這一趟產能輸送快車、實現彎道超車。

灣區的建設應更注重城市間的多元融合發展,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例如,深圳有著創新科技與高端製造業,需要發展實體經濟的澳門,是否可以利用投資基金支持深圳創新科技研發,共同開拓創新科技商業性市場?又例如,珠海有萬山群島,粵港澳三方可不可以借鑒全球典型的自由港政策,發揮三方各自資金和技術的優勢,共同開發?還有一個重點是人才。未來全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引入高端人才,粵港澳大灣區才能等列國際知名的東京灣、紐約灣、三藩市灣。高等教育機構方面,目前只有香港擁有四所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粵港澳大灣區需加強人才資源儲備。澳門可與大灣區其它城市加強人才引進的積累,產生「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