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表示,特區政府繼續深化區域合作及平台經濟戰略,全力落實特區五年發展規劃與國家整體規劃的對接。以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為原則,結合自身的定位優勢,積極參與區域合作。用好用足國家給予的惠澳政策,致力優勢互補,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
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作新一年度施政報告時表示,特區政府努力把本澳“一中心、一平臺”的發展定位與“一帶一路”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緊密結合,抓住重點、形成合力。設立專責部門統籌區域合作事務,提升合作的素質和水平。明確以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作為發力重點,切實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鼓勵企業“以大帶小”,共同參與區域合作。繼續推動“一個平臺”的建設,發揮中葡平臺建設委員會的統籌作用,將“一個平臺”建設與經濟適度多元緊密結合,相互促進,互動發展。
崔世安表示,根據《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努力,把大灣區打造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以及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共同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戰略進程中,澳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包括制度、區位和歷史文化積澱等,著眼於國家定位,憑藉自身條件,積極、有效和靈活地參與大灣區全域的建設工作。力爭通過參與為澳門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為澳門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條件和提供機會,讓廣大居民能夠收穫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紅利。
崔世安指出,加強與中央及粵港的溝通,協調解決大灣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合作事項。結合大灣區七大合作重點領域,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支持本澳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
崔世安還稱,全力以赴推進各項重大跨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創新通關模式,提升口岸通關便利。深化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合作,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及水平。鼓勵教育界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良機,透過城市交流,創新教育模式。
崔世安表示,全面深化粵澳合作,積極參與珠海橫琴、廣州南沙等自由貿易試驗片區的開發建設,促進澳門與內地服務貿易自由化,共同打造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統籌部署與內地各省區的區域合作,拓展澳門的發展空間。持續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攜手開拓葡語系、歐盟國家和東南亞國家市場;推進閩澳合作;繼續打造“京澳合作夥伴行動”品牌;籌建蘇澳合作園區;深化川澳合作,探討展開與中西部地區、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交流和合作。不斷完善港澳溝通機制,發揮在台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