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30多年來大陸實際使用台資超660億美元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商務部臺港澳司日前披露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9月,大陸累計批准臺商來大陸投資項目10.1萬個,實際使用台資660.65億美元,粗估創造大陸1100萬個就業崗位。目前,台灣是大陸第二大投資來源地,大陸是台灣最大的投資目的地。

「台資作為大陸利用外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陸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重要積極貢獻,也帶動了台灣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孫彤指出,臺商投資有效拉動了大陸進出口貿易的持續增長,帶動了大陸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一、二、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孫彤說,自上世紀70年代末兩岸經貿關係恢復和發展以來,臺商赴大陸投資即成為帶動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力量。30多年來,臺商赴大陸投資大致可分為起步期、快速發展期、平穩發展期和轉型發展期四個階段。當前,服務業成為臺商投資熱點;投資區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四川、重慶、陜西、廣西等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投資策略以長期型經營為主,投資目的由以往的「降低成本、出口海外」向「開拓市場、內外銷結合」轉變。

在大陸對臺投資方面,孫彤介紹說,大陸累計已有438家非金融企業赴臺設立公司或代表機構,投資金額近22.35億美元,涵蓋批發零售、通訊、餐飲等多個行業,為島內創造了1.6萬個就業崗位。

共機頻繞台中國國防部:例行訓練

【中央社北京30日電】中共軍機近期密集進行跨島鏈訓練,國軍嚴密監控並派戰機因應。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今天辯稱,這是「年度計畫內的例行性安排」,並聲稱「沒有什麼鎖鏈能夠鎖住中國」。

中共解放軍11月下旬頻繁進行跨島鏈遠海長航訓練,試圖對台灣的空防構成壓力。據國軍掌握,這波演訓期間,中共軍機曾稍微切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國軍F-16戰機以無線電廣播警告後,共機隨即飛離。

中國國防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被問到上述訓練是否會成為常態,吳謙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的有關訓練是年度計畫內的例行性安排,類似的訓練我們今後還會繼續搞下去。」

吳謙還說,發問的記者提問中多次提到島鏈,「我在這裡要強調一下,沒有什麼鎖鏈能夠鎖住中國。」

被追問共機航訓時是否切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並遭驅離,吳謙僅說:「剛才我已清楚地表明了立場,在這裡我不再重複。」

中共空軍發言人申進科23日證實,近日組織轟6K轟炸機等多型多架戰機遠訓。他刻意公布,轟6K從關中(陝西)腹地某機場起飛,編隊前出第一島鏈,顯示共軍長程戰略空軍部隊的部署縱深廣,不侷限於沿海第一線機場。

中共空軍官方微博「空軍發布」24日發文附圖,照片中轟6K向著肉眼可見的遠方山脈飛行。有陸媒推斷,照片中的群山極可能是台灣玉山山脈。

中國商務部:鼓勵引導台商參與一帶一路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孫彤日前表示,大陸方面將積極鼓勵、引導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逐步擴大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的範圍。

新華社今天報導,孫彤日前表示,台商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找到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方面合適的切入點,另一方面,還可充分結合大陸中西部省份建設向西開放的機遇,在中西部地區形成新的產業集聚區。

他說,今年9月,商務部與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推動在廣西授牌成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為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特別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孫彤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在四川等地設立產業合作區,利用當地產業、交通和成本優勢,鼓勵台商加強與大陸相關領域的合作,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孫彤表示,商務部將貫徹落實中共19大報告精神,研究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擴大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的範圍,也將優先考慮實施不涉及市場准入的優惠待遇,給予台資企業更多便利。

商務部:貨物貿易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256億元人民幣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商務部臺港澳司日前披露統計顯示,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期收穫計劃成效顯著。截至2017年6月底,貨物貿易方面,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約256.22億元人民幣;享受臺對我減免關稅約28.5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服務貿易方面,台灣共有53家金融企業和661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並核準引進33部台灣電影;大陸共有6家金融企業和224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政策在台灣提供服務,並核準引進70部大陸電影。

商務部臺港澳司司長孫彤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兩岸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兩岸貿易額從1978年的0.46億美元,發展到2016年的將近1800億美元。目前,台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和順差來源地。

他指出,大部分臺商採用「兩頭在外」的經營模式,進出口貿易比重遠超其他外資企業。2016年大陸對外貿易500強企業排行榜的前10強中台資企業有4個,幾乎佔據半壁江山。1995年台灣信息產品只有14%在大陸生產,到2009年這一比例已攀升至95%。這期間也是大陸電子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台資企業的貢獻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