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可能會「變傻」

「感覺身體被掏空」是不少人共同的體會。在這種說起來都是淚的「通感」背後,是大面積的睡眠不足。統計發現,20世紀40年代,人們平均每晚睡眠略高於8小時。到了現在,我們每晚大約睡6~7個小時。

換句話說,在70年的時間裡,人們的睡眠時間大約縮短了20%。睡眠不足,成為困擾不少人的一場全球流行病。

工作累,誘惑多

在各大寫字樓下,晚上十點多排隊等著加班的人出來,是計程車司機圈子裡公開的秘密。加班成風到了極致,演繹成一種「床墊文化」,即省去通勤時間,直接讓工作和睡眠無縫銜接,加班後在辦公桌下拖出床墊睡上一會兒,醒來接著幹活。

2017年初,日本電通公司的一名實習生因受不了長時間加班而自殺,此事觸痛日本公眾。這名實習生在無休無止的工作中掙扎,甚至一度每周只有十多小時的睡眠時間。事件被曝光後,日本政府希望老闆們命令過度工作、睡眠不足的員工們在每個月最後一個周五的下午3點下班回家,早點睡覺。

然而,一些平時挺閒的人,也睡眠不足,則是因為現代社會充滿了各種與睡眠競爭的誘惑。

首先,愛迪生髮明的電燈打破了白天與夜晚的自然阻隔,也重塑了千百年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從根本上侵蝕了屬於睡眠的時間疆域。夜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也讓人們有了各種比睡覺更有趣的選擇。

不少現代人喜歡躺在床上看手機,且越看越精神。這是因為LED螢幕會發射強烈的藍光,抑制人體分泌褪黑素的。褪黑素是助眠的激素,缺乏褪黑素會影響睡眠。

此外,原本讓人們擁有舒適睡眠環境的中央空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睡眠習慣。太陽落山,氣溫下降,太陽升起,氣溫回升——這種自然的溫度變化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從而幫助入眠,但空調卻讓人們脫離了這種自然規律。

睡不好可能會「變傻」

睡眠不足成為現代性流行病,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全球有45%的人有睡眠問題。

理論上說,長期睡眠不足會令人出現健康問題,增加不少疾病的風險。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人類睡眠科學研究者表示,睡覺不足可能會「變傻」。他們的研究發現,隨著人類壽命的增加,確診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數有了顯著的增長,但除了壽命以外,總睡眠時間減少也是重大誘因之一。研究人員說,睡眠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認知功能降低的典型特徵之一,而能否保證充足的睡眠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這種病的幾率。

睡眠不足與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有關,包括抑鬱、焦慮和精神疾病。根據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的報告,僅英國一個國家每年開出的安眠藥處方就超過1000萬份。

世界睡眠日的組織方表示,多數睡眠障礙都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向專業人士求助。實際上,哪怕在會議的間隙打幾分鐘的瞌睡,也是很有幫助的。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US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稱,小睡30分鐘可以令人更加清醒,但又不會干擾夜間的睡眠。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花在睡覺上的時間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與在走路、談話和吃飯上花費的時間同等重要。睡個好覺可以調節情緒、增強注意力、提升記憶力,充足的睡眠是提高生產率、激發靈感以及讓生活變得更快樂的方式。

到底睡多久合適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睡眠不足,已經逐步成為人們社會地位和成功的文化標誌之一。

以前只有作為有閒階級的富人才能睡足,如果是窮人的話,就不得不努力工作以維持生活。後來情況出現了逆轉:一些失去工作的人,無奈「休閒」,睡眠充足;而其他人則忙得不可開交,導致睡眠不足。

因此,在一部分人看來,睡眠不足反而成為成功的標誌。於是,有人頌揚川普、歐巴馬和柴契爾夫人等人的行為,因為他們號稱自己每晚只睡5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

那麼,到底睡多久才合適?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對大部分成年人而言,每晚需要7~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需要的睡眠量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一個18歲的成年人可能需要6~11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老年人也需要差不多同樣的睡眠時間,但他們很難達到。

世界上有不到5%的人是天生的短睡者,也就是說,他們生物鐘的節律就是每天晚上睡4~5小時。

睡眠時間短的人休息的效率更高,恰到好處的午休是他們的秘籍。有證據顯示,不超過20分鐘的短暫午睡可以提高警覺性和改善身體的性能。已經有一些名流進行過此類「動力小睡」。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有幾個美國總統經常進行下午小睡,包括喬治·布希,隆納·雷根和甘迺迪。

不少睡眠較少的人相信,他們從睡覺中省出來的額外時間花在了工作上,這也是其事業不斷攀升的關鍵。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睡眠少讓人容易成功,還是成功的人睡眠自然少,這兩者間的因果關係還需要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