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高鐵快速崛起之路

高鐵發展的五大階段

如果要問最能夠代表當今中國工業科技水準的產品是什麼,我想很多人會想到高鐵,這個被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稱為中國一張亮麗名片的中國驕傲。

毫無疑問,高鐵的成功對於今日之中國是一個現象級的事件,它的成功是如此地驚人,如此地突兀,以致在幾年前甚至現在,仍有很多人在質疑它的成功,認為它不過是剽竊了國外的技術而已,本身並沒有什麼。其實中國高鐵的成功並非忽如一夜春風來,而是經歷了一個扎扎實實地發展歷程。見聞君將這個過程分為了五個階段:

中國高鐵萌芽於對國外高鐵技術的跟蹤,1978 年鄧小平訪問日本乘坐新幹線的畫面傳回國內後,成了高鐵概念的一次大普及。但是中國高鐵真正的起點是1990 年,《京滬高速鐵路線路方案構想報告》於當年正式完成。後面圍繞要不要建設高速鐵路,要建設什麼標準的高速鐵路,什麼時間動工建設高速鐵路,「建設派」、「緩建派」、「磁浮派」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輿論大戰。這個階段從1990 年開始,到1998 年為止,主要是高鐵的思想啟蒙階段,除了將廣深鐵路改造成時速160 公里的準高速鐵路外,並沒有動工建設真正的高速鐵路,所以見聞君將這個階段稱為中國高鐵的石器時代。

第二階段從1999 年開始,到2002 年為止,見聞君將之稱為中國高鐵的青銅時代,標誌性事件是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秦沈客專的開工建設,期間還經歷了國產動車組的研發高峰,誕生了以中華之星、先鋒號、藍箭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國產動車組型號。資料統計顯示,中國早期自主研發的動車組高達20 多個品種,總產量達到67 列,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這67 列動車組中,內燃動車組47 列,電力動車組20 列;有46 列在國內進行試驗或交付運用,另外21 列則出口到了國外。

第三個階段從2003 年開始,到2010 年為止,見聞君將之稱為中國高鐵的黃金時代,標誌性事件是「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的大規模建設以及高速動車組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個階段最突出的成就是奠定了中國高速鐵路網的主骨架以及確定了中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以及運營標準,這個框架與標準至今仍是中國高鐵基石,這就是黃金的真正成色。

第四個階段從2011 年開始,到2013 年夏天截止,見聞君稱之為中國高鐵的英雄時代。這個階段中國高鐵經歷了降速與降標,經歷了甬溫線動車事故,中國高鐵在起伏中艱難前行。這一階段的主要成就是實名制購票以及互聯網售票的推行,在大大縮短了人們旅行時間的同時也方便了人們的購票出行。

第五個階段從2013 年夏天開始一直到今天仍在繼續,見聞君稱之為中國高鐵的白銀時代。這一階段中國高鐵重新恢復發展勢頭,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回復並接近2010 年的水準,中國幹線高速鐵路重新恢復時速350 公里的建設標準,運營高速鐵路也分步驟穩妥地恢復到設計時速運營。這一階段的另外一個重大成就是中國高鐵重新贏得聲譽,並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成為我們國家的一張名片。

高鐵的成功的必然與偶然

回顧中國高鐵發展的這個漫長里程,我們就會知道沒有2004 年那次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高鐵很難取得今天的成功,但是如果沒有技術引進前的技術積累中國高鐵同樣也不會成功。中國高鐵的成功是全球化的現代性與計劃經濟的保守性完美結合的產物,它的成功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

談必然因素就要說我們集中力量辦事的體制優勢,是鐵道部戰略買家策略的完美實施保證了中國高鐵技術引進的成功,它拋棄門戶之見,將已經與它脫鉤的中國中車旗下企業以及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通號等團結在周圍,以戰略買家的面貌成功完成了技術引進談判,保障了中方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個必然因素則不得不提全球化發展為後發國家提供了趕超先進國家的機會。鐵路本來就是一個具有很強全球化色彩的工業品,它誕生在世界概念形成不久的時代,並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到來。而經濟全球化讓我們拋棄了閉門造車的思路,讓先進技術在不同的經濟體之間加速流動,而中國高鐵正是利用了國外高鐵技術的轉移才最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第三個必然因素則是先前的技術積累與人才儲備,技術可以引進但是能力引進不來,青銅時代的技術積累與人才培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個時代的秦沈客專以及20 多種動車組研發那也不是白給的。

既然有這麼多必然因素,那中國高鐵的崛起就是必然的嗎?其實見聞君並不這麼認為,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見聞君認為中國高鐵的成功具有很強的偶然性。

這既包括特殊人物在特殊時期發揮的特殊作用,也包括像美國金融危機這種黑天鵝事件。當年美國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緊急推出了4 萬億投資計畫,面對這個投資計畫此前有充足專案儲備的行業都獲得了大發展的機會,高鐵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是完美的嗎?它是偉大的,但不是完美的。之所以說它偉大是把它還原到它誕生時候的歷史環境中來看待的,在一條京滬高鐵就吵了十幾年的情況下,竟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拋出一個1.2 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網規劃,這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之所以說它不完美,是跳出它誕生的歷史環境,用後人的眼光來評價它。完美不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夢想變為現實。如果執著於完美,有可能最終功虧一簣,只有把規劃變成現實,規劃才有規劃的意義。這就是新一屆鐵道部領導班子能夠被稱為行動派的重要原因,能夠隨時根據形勢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戰略。

高鐵建設迎來大發展

到2007 年,在還沒有一條高速鐵路建成通車的情況下,鐵道部主要領導人已經覺得隨著中國高鐵宏偉計畫的展開,當年的那個計畫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如杭(州)長(沙)高鐵就有點雞肋,如果東延至上海,西拓至昆明,無疑將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正在此時,出現了一個好的時機。國家發改委牽頭正在制定《綜合交通網中長期規劃》,鐵道部借此將《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2020 年鐵路營業里程由10 萬公里升級到12 萬公里。2007 年10 月31 日,國務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務會議,正式批准了《綜合交通網中長期規劃》。

2008 年是中國高鐵迎來大發展的一年。經過前幾年的努力,「四縱四橫」中的很多高鐵線路都已經拿到了可研報告,然後就開始了集中開工。

到了第四季度,鐵路開工的速度明顯加快。說起這個問題來,就不得不感謝發端於美國的金融風暴的神助攻。從2008 年8 月開始,美國兩大房貸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開始暴跌,持有「兩房」債權的金融機構大面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但是很快,總資產高達1.5 萬億美元的世界兩大頂級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繼曝出問題,前者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後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在美國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世界各國經濟增長出現大面積下滑,中國也不例外。為此,中國政府推出了4 萬億投資計畫。

當然,機遇來了,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你照樣抓不住。此前有重大專案儲備的行業都抓住了機會,如電信行業,遷延多年的3G 拍照正式發放;如高鐵行業,此前大量儲備的項目,到2008 年第四季度開始集中開工建設。當然對高鐵行業而言,一個又一個項目的開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升級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落地。

中國高鐵,服務全球

經過近40年特別是最近5年以來的不懈奮鬥,實現了高鐵集成技術、施工技術、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技術等一系列突破,達到了自立、自強。其中特別值得大書一筆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即CTCS-3級。它被稱作「大腦中樞神經」,使高鐵在駕駛中即時收集多種資料輔助駕駛員安全駕駛,實現電腦集成化、資訊化控制,讓在高速行駛狀態下更精准、更可行的數位化的「信號燈」替代傳統信號燈。該系統的全面國產化,標誌著中國高鐵研發已攻克了最後的技術「堡壘」。

編織一張密度適宜的高鐵網路,造福盡可能多的民眾。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鐵版圖不斷延伸:2013年7月,穿越江南水鄉的甯杭高鐵開通;2014年6月,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建成通車;2016年12月,滬昆高鐵全線通車,彩雲之南不再「邊緣」。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2萬公里,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里程之和,除幾條線路外,2004年提出的「四縱四橫」高鐵網已全部建成。根據2016年7月新修訂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年),預計到2020年,全國高速鐵路將增加到3萬公里。今年繼續保持高鐵網路快速建設勢頭,就在上月初,寶蘭高鐵通車,將使千年絲路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不久後,我們還將見證張呼客專馳騁於遼闊的大草原,而西成高鐵也將讓千年蜀道不再艱難。

中國高鐵安全高效。從南國至北疆,從西部高山高原到東部平原海濱,中國高鐵嚴格遵循運營管理程式,因地制宜,經受住了惡劣氣候條件和多元地形地貌特徵的考驗,做到了寒帶冬季「不打滑」,熱帶夏季季風、暴雨、颱風天氣下「不冒汗」,萬無一失保安全。

高鐵連起了城市和鄉村,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變革著中國社會。隨著高鐵新「350時代」的開啟,一些核心城市與衛星城之間的距離用時間來計算簡直近在咫尺,「跨市」乃至「跨省」上班的現象越來越多。即使全長1318公里,縱貫北京、天津、上海3大直轄市和冀魯皖蘇4省的京滬高鐵,全程也只需4.5個小時,可謂「早喝豆汁,午食湯包」。

高鐵是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助推器」。「高鐵經濟帶」「高鐵新城」「高鐵新區」等辭彙折射出它給地區發展帶來的黃金機遇。據統計,近5年來,僅京津冀地區,高鐵就有12億人次的客流,6萬餘家企業和單位分享了「高鐵紅利」。而對那些之前因交通不便而「藏在深閨」的風景名勝地來說,高鐵的開通將帶來源源不斷的遊客,青山綠水正日益轉化為豐厚的旅遊服務收入,帶來「金山銀山」。

中國高鐵技術將造福全人類。中國一直不遺餘力地力促高鐵「出海」,與世界各國分享相關技術。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步伐更穩、更快。2014年7月,中國企業在海外組織承攬實施的第一個電氣化高速鐵路項目即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的高速鐵路全線建成通車;2015年6月,中國企業參與中標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2015年10月,印尼雅萬高鐵採購中國裝備協議簽署,中國高鐵的技術、標準、機車等漂洋過海,服務世界。

(摘自《大國速度:中國高鐵崛起之路》高鐵見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