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福建空軍機密文件失竊案

20世紀50年代末,一個裝有重大軍事機密的軍用航空包在福建莆田不翼而飛,這驚動了中央軍委和公安部。隨後,7000多軍、警、民夜以繼日地偵查,奮戰了25天,才終於找回字跡模糊的文件副本……

藍色軍包 神秘失蹤

1959年12月11日傍晚,福建莆田縣涵江公安分局值班室的電話驟然響起。值班民警一拿起電話就聽到急促的報案:「我們是福建前線空軍部隊,剛才在涵江車站丟失了一個藍色航空包,包的外面印著一架飛機,裡面有軍裝、毛衣、錢等物品,請你們趕快幫助破案。」

鑒於當時台海地區的緊張局勢,國民黨特務活動猖獗,並大多以軍事設施和軍人行李為獵取目標。所以,部隊同志報案立即引起涵江公安分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民警們認真分析了案情,認為作案者不可能繼續跟車前往福州,一般情況會在涵江下車,且當時天色已晚,案犯逃往外地的幾率較小,人和贓物滯留涵江的可能性很大。於是,林傑安排警力對涵江各旅社進行布控、排查。

晚上8點多,一組幹警在涵江和平旅社發現了情況。據旅社服務員反映,晚上6點多,有一個操仙游口音的中年男子到旅社登記。該男子40多歲,個頭偏矮,皮膚又黃又黑,身上背著一個鼓鼓的麵粉袋,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上樓後不久就下來溜到廚房。隨後,又向服務員索要一把鐵鎖,鎖上客房門就出去了。民警們同旅社負責人一道打開該男子的客房,客房內有兩個床位,靠窗床位已放下蚊帳。民警們感到詫異,當時正值隆冬時節,沒有蚊子,為什麼要放蚊帳呢?民警們打開蚊帳一看,凌亂的被子包著一隻白色麵粉袋,麵粉袋裡有一個漂亮的藍色航空包。根據現場發現的贓物,可以確定該男子就是盜竊兩軍官物品的嫌犯。於是,涵江公安分局在和平旅社周圍布下了天羅地網。晚上11時30分,嫌犯落網。

涵江公安分局的幹警們連夜進行突審,得知該嫌疑犯名叫謝天富,仙遊人。當天上午離家出走,下午3時搭上從泉州開往福州的過路班車,一上車他就盯上了坐在前排兩位軍官攜帶的航空包。車到涵江車站後,旅客們紛紛下車用餐,他磨磨蹭蹭最後一個下車,趁司機不注意,迅速將航空包塞進自己的麵粉袋。但是,民警仔細檢查核對之後,發現航空包內的軍事文件不見了。

幹警們連續審問,輪番進攻,終於擊破了謝天富的思想防線。早上8點多,謝天富終於承認自己偷了軍事文件,並說見沒有什麼用就撕了,有的扔進街上垃圾堆裡,有的丟在涵江宮口廁所裡。公安幹警們心中一驚,軍事機密竟然丟在大街上!立即行動,涵江分局10多名幹警全部出動。他們換上便衣,將涵江鎮區的大街小巷「搜尋」了一遍,連一張紙片都沒有放過。然而,整整一個上午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12月12日晚8點,涵江公安分局辦公室裡坐滿了軍隊首長和地方領導,這是一個有軍隊、公安、地方黨政領導共同參加的緊急會議。福建空軍保衛部趙部長通報了情況。他說:為了粉碎台灣當局爭奪制空權的圖謀,福建空軍司令部月初召開了一次重要軍事會議。會議形成了一些機密文件,其中一部分保密級別為「絕密」。當時駐閩空軍一位首長因公出差沒有與會,但急需瞭解會議情況,故空軍前線指揮部特派一名科長和一名參謀將文件副本專程送往福州駐閩空軍司令部。由於前線車輛緊張,文件沒有按照保密規定用專車由機要人員護送,導致途中出了大紕漏。此事關系重大,文件一旦落入敵特手中,後果不堪設想,將會給國家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所以,趙部長要求軍地聯手,動員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查清文件下落,防止出現洩密事故。

眾志成城,案件告破

為了不打草驚蛇,初期的偵破行動是秘密進行的。公安幹警打扮成撿破爛的農民,三三兩兩對涵江鎮街道所有垃圾場進行第二次認真清查。結果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之後,謝天富又交代:本想將文件扔進旅社廚房燒悼,後見廚房人多不敢下手。於是,夾在棉衣裡走到涵江保尾橋頭,想扔進河溝裡,卻見橋上有小販在賣東西,隻好轉到汽船站附近的河溝邊。開始將一袋文件直接扔進水中,但文件浮在水面沉不下去,擔心自己盜竊行為暴露,又將文件撈了起來,卷成一捆塞進河岸邊水下石縫裡。於是,公安人員馬上押著盜竊犯到藏匿文件的現場取贓。但石縫依舊,文件卻無蹤跡。

軍隊首長深感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將案情上報中央軍委、空軍司令部、公安部。空軍司令部專案組到達之後,要求擴大偵查範圍。根據謝天富的口供和案情分析,敵特直接插手此案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案發後撿到機密文件的偶然性,從藏贓現場找不到絕密文件與碼頭周圍的情況分析,絕密文件被周圍群眾撿拾的可能性很大。

在發動群眾提供線索的同時,破案指揮部還是把重點放在碼頭附近的河溝裡。莆田縣政府調來5輛消防車、兩部抽水機和2000公斤汽油。涵江人民公社調集了全社200多架龍骨水車、300多隻戽桶,借用了2000擔水桶和3000個臉盆,號召7000多警民參加排水戰鬥。各學校動員學生利用放學時間,沿途注意撿拾丟失的紙張,加上學生這支龐大的隊伍,參加破案人員達萬人之眾,史無前例。經過5天5夜的突擊,800米長的河道終於被人工淘乾了。

為了確保機密文件的安全,破案指揮部經過嚴格審查,挑選了200名出身貧窮、表現積極、思想進步的公安幹警和基幹民兵下河搜尋文件。200人搜索隊擺成200米長的一路橫隊,每人負責1米,從西岸向東岸慢慢搜索,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一個小時後,搜索人員終於在河岸邊的淤泥中找到了幾份字跡尚清楚的列印件,確認為空軍丟失的機密文件。頓時,兩岸一片歡騰。隨後,幹警們又在涵江保尾的橋頭找到幾份密件,從而証實了機密文件確系盜竊犯塞進河溝旁的石縫裡,可能因汽船來來往往,波浪將密件沖掉在河中。破案指揮部的軍地領導、公安幹警和涵江公社的幹部群眾,上上下下終於放下了懸了好幾天的心。

正當公安幹警和幹部群眾沉醉在慶功喜悅之時,中央軍委、空軍司令部一紙電報飛來:「希再接再厲,找到全部密件」。破案指揮部權衡利弊,決定在離第一次攔水壩下游的2000米處,再築起第二道攔水大壩,幾乎將流經涵江鎮區的河段全部攔截其中。原有的抽水機、消防車、龍骨水車、水桶、臉盆及參加排水的人員不但沒有減少,而且不斷增加。

人多力量大,整整8天8夜,數十萬方水硬被人工抽幹了。1960年1月6日上午,300名公安幹警和基幹民兵又下河摸「密」。經過半天的搜索,公安幹警們在涵江宮下荔枝埕附近相繼找到幾份文件。當天下午,公安幹警又在望江橋前的河灘附近找到最後幾份密件。失竊文件找到後,空軍司令部技偵部門和公安部技術部門對其進行了認真鑒別,並結合福建前線近期的敵情動態,向中央軍委遞交了結論報告:藍標A級絕密件沒有洩密!

(蔡天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