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總:澳式公益為城市添姿彩

““天鴿’颱風襲擊澳門時,街坊總會在一星期內發動了4000多名義工。”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總會理事長吳小麗近日對本報記者說。澳門是個只有61萬人口的小城市,卻擁有8000多個社團,平均每70多人就有一個社團,擁有4000多名實名註冊義工的街坊總會,無疑是其中的“巨無霸”。

政府下單 民間服務

1983年,澳門回歸祖國已成定局。面對即將到來的歷史轉折,澳門20多個街坊會和居民聯誼會深感需要加強團結,以便共同商討推動澳門回歸以及回歸後順利過渡,於是聯合成立了“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簡稱“街坊總會”。

回歸後,街坊總會創造了澳門獨有的公益模式:政府下單,民間服務。澳門特區政府有充盈的財政資金,街坊總會有深入社區的管道,瞭解民眾所需,又聚集了一批熱心的義工,正可與政府實現優勢互補的合作。

吳小麗介紹,街坊總會70%經費由特區政府提供,其餘經費來自基金會和社會捐助。街坊總會辦的培訓班、護理中心也有收入,不過這些機構只是象徵性地收取很低的費用。比如,街坊總會的日間護理中心,從一早派車去接,到下午6時再用車將老人送到家,期間護理、輔導、膳食、治療等服務一應俱全,每月僅收費1600澳門元。

街坊總會提供的服務範圍很廣,從托兒所、中小學、輔導中心到家庭服務中心、業主委員會、社區服務中心,再到老人護理中心乃至善終服務,“從3歲到100歲都管”。

網上召集 一呼百應

經過34年辛苦耕耘,街坊總會目前有30多個服務中心、28個地區分會,還開辦了2所學校、3間托兒所、30多個不同類型的服務中心、6間學生自修室及3間診療所等,形成了一個涵蓋全澳、頗具規模的社會服務網路,專職人員也由創會之初的2人發展到近800人。

澳門人想去當街坊總會的義工,可以去街坊總會的辦公室或網路上實名註冊。吳小麗說,這些義工完全不領薪水,“有時還要自己出錢”。根據義工的服務時長,街坊總會給他們累計積分,年底給義工發送一點企業贊助的小禮品,以示感謝。“澳門人做慈善或做義工不是為了免稅,因為澳門的稅本來就很低。”

網路時代,網上動員成了街坊總會組織義工的主要方式之一。吳小麗舉例說,“天鴿”颱風時,內地送來3000多瓶礦泉水,“網上資訊剛發出去15分鐘,幾十個年輕人就從四面八方來到我們樓下”。

澳門近八成義工是退休老人,但年輕人做義工的風氣很盛。澳門學生做義工,成績表上會有所體現,會獲得社會參與、操行品德、公民意識等項目的加分。“澳門學生很淳樸”,吳小麗說,有學生在‘天鴿’風災時要幫忙駐澳部隊搬垃圾,當被告知垃圾太重不適合小孩搬時,他說:“那我分垃圾袋總可以吧?”

專款專用 陽光透明

街坊總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收集問題並反映給政府。比如,澳門一些老舊居民區地勢較低,早年建設時沒有下水設施,一下雨就會被水浸,居民飽受困擾,但因為責任主體不明,居民跑了十幾個部門都搞不定。經過街坊總會的多方努力和協調,問題終於得到解決——政府在水浸多發地段興建了雨水泵站、改善了下水道設施。

“從1988年開始,我們就派出代表參與澳門歷屆的立法會選舉,擔任議員,並應邀派出骨幹出任政府環保、醫療、教育、交通和社會工作等多個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努力為居民維護和爭取合理權益。”街坊總會如此深諳民情,每年澳門特首施政報告出爐前,聽取街坊總會意見是“例行節目”。

“做社會服務難不難?難!”吳小麗說,光是立意良善還不夠,有時還特別需要耐心細緻和溝通能力。她舉例說,為了成立某大樓的業主委員會,要給戶主挨家挨戶寄掛號信,4000多戶,5種語言,要專門找人翻譯,“光是疊信就花了一星期”。

由於大部分資金來自政府,街坊總會建立了一套嚴謹的財務制度以保證資金不被濫用,“中心主任只能簽8000元,超1萬元要秘書長簽字,超2萬元要理事長簽字”。同時,街坊總會主動向民眾公佈資金去向,“每年都會在網站上公佈收支年報,每個月向特區政府報告”,而且是“專款專用,不同專案的款項不得挪用,每一項都是和政府簽合同的。”

街坊總會這個“超級居委會”,給澳門人的生活增加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更為城市增添了活力和舒適。

(《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 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