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反「獨」促統力量的發展歷程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後,島內愛國人士就成立了「臺灣民主國」、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等一系列組織,披肝瀝膽謀求臺灣回歸祖國。二戰結束後,蔣氏政權接收臺灣,統一成為島內官方的聲音,與國民黨政權不同調的、傾左色彩濃厚的統一運動人士或投奔大陸,或在島內肅殺的政治氛圍中默默耕耘。1987年「解嚴」後,「台獨」聲音泛起,以中國統一聯盟和新黨為代表的,真正意義上力抗「台獨’支持統一的統派逐漸出現,歷經政權更迭,一路走到今天。

「解嚴」初期:統派反「獨」的開始

1987年7月15日,臺灣「解嚴」,隨後開放黨禁、報禁,以民進黨為主力的「臺灣獨立運動」漸成氣候。島內出現了夏潮聯合會、中國統一聯盟、勞動黨等以奉行左派路線為主的統派組織,成為島內反「獨」促統的先鋒。

統派的啟蒙地——夏潮聯誼會。1987年5月17日,「解嚴」前夕,為了因應臺灣民主化運動的發展,以《夏潮》雜誌的編輯、作家和讀者為基礎的一批人,結合日據時期反帝民族解放運動的前輩,以及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難人成立夏潮聯誼會。1987年,夏潮聯誼會成員參與創立了以社會主義信仰指導臺灣勞工運動的工黨。1990年,夏潮聯誼會向台「內政部」登記,並更名為夏潮聯合會。夏潮聯合會以促進民族統一、政治民主、經濟平等、社會正義、鄉土關懷、文化提升為宗旨,臺灣多年來的政治民主運動、社會改革運動中都有其身影。

「解嚴」後首個高舉和平統一大旗的統派組織——中國統一聯盟。「解嚴」之初,《中華雜誌》創辦人胡秋原主張應在島內成立一個中華民族主義組織,以對抗「台獨」分離主義。1988年4月4日,《中華雜誌》與夏潮聯誼會、青年中國黨、老兵行動聯盟、政治受難者互助會等在臺北發起成立中國統一聯盟,成為臺灣第一個公開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團體,以超黨派民間組織面貌活躍於島內。其宗旨在於「促進民族內部團結與和平,建設民主統一國家」,反對「臺灣獨立」,推動兩岸統一,是立場最堅定的反「獨」促統政治團體之一。中國統一聯盟極力推動兩岸同胞探親、旅遊、互訪,增進兩岸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交流,以及直接商貿投資的發展及郵電航運,除每年定期召開盟員大會、舉辦「二二八事件」真相研討會、五一勞動節遊行等大型活動外,在臺灣形勢及兩岸關係發生重大事件時,均立即以召開記者會、發佈聲明稿、刊登報紙廣告、舉辦演講、街頭抗議等方式,向臺灣民眾傳遞有關統一的資訊。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派政黨一勞動黨。1989年3月29日,工黨中的「夏潮派」脫離工黨,成立勞動黨,該黨以「白色恐怖」政治犯、工運組織者和勞動階級為主,黨綱明確宣示是主張社會主義的階級政黨,強調要以和平、民主的方式,爭取勞動人民的權益,促進社會主義的實現,主張兩岸和解,終結內戰狀態,消弭海峽戰爭危機,逐步走向統一、臺灣髙度自治,追求島內安定繁榮,反對依附美日帝國主義而喪失自主發展的主體性。

李扁時期:統派蔚然成軍

蔣經國去世後,臺灣進人李登輝、陳水扁20年的「獨」化統治時期。統一不再是島內官方意識形態,「兩國論」、「一邊一國論」成為台當局推動的主要政策方向,反「獨」促統的重任逐漸轉移到民間社團,統派在此形勢下長足發展。國民黨「非主流派」中衍生出「新國民黨連線」以及其後的新黨、新同盟會、國民黨救黨改革委員會等傾右統派組織,與隨後產生的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民主團結聯盟、中華統一促進黨等構成統派的中堅力量,島內統派蔚然成軍。

新黨起源於國民黨內次級團體「新國民黨連線」。蔣經國去世後,台「立法院」內的國民黨少壯派「立委」於1989年8月以「新國民黨」為名成立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訴求黨務改革,與國民黨當權派對峙。1990年,國民|黨推舉「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時,支持李登輝的「起立表決派」與反李的「要求投票表決派」發生爭論,史稱「二月爭政」,|導致黨內裂痕持續加深。1992年底,「立法院」首次全面改選,大部分未獲_國民黨提名的「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紛紛自行參選或報准參選,並且獲得勝果。與李登輝決裂後,「新國民黨連線」於1993年8月10日宣佈脫離國民黨成立新黨。8月22日,新黨成立大會通過《新黨黨章》,並選出趙少康為第一任「立法院委員會」召集人。1993年,新黨、中華社會民主黨、勞動黨、工黨結為聯盟。1994年12月28日,中華社會民主黨與新黨對等合併。新黨主張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在中國實現民族統一、民權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義新中國」,「中華民國」應固守原有之疆域,堅決反對「臺灣獨立」。

1994年5月8日,以許歷農為會長的新同盟會成立,會員大部分是1949年以前大陸去台人士,多為原國民黨軍界的高級軍官和國民黨當年的「非主流派」元老。該會效法孫中山創立中國同盟會之救國精神,為超黨派之組織,主張反對「台獨」贊成統一。

1998年4月19日,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在臺北成立,前「立法院長」梁肅戎任會長。該會開辦學院和訓練營,宣導堅持一個中國,追求和平統一,認同「一國兩制’反對「臺灣獨立」。

2002年7月7日,臺灣民主團結聯盟成立,成員多是國民黨將領,以新同盟會成員為主體,許歷農任主席。該盟基於「超黨派、超族群、崇公理、明是非、揚棄地域觀念與族群意識」的立場,以促進團結、賢能參政、監督政府為目標,以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分裂國土、完成國家和平統一為宗旨。

2004年5月9日,臺灣「竹聯幫」大佬張安樂於廣州黃花崗成立民間團體「保衛中華大同盟」,後於2005年9月9日在臺北成立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張「一國兩制」和平統一。

經過李扁時期,島內統派組織在政治路線上由原先的傾左為主,逐漸增添了「國民黨正統」的傾右路線以及學者和社會人士的偏中性路線,統派勢力得以壯大,在長期的反「台獨」鬥爭中蔚然成軍。

馬英九時期:統派展開新頁

馬執政後,重回「憲法一中」,堅持反對「台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期。在此背景下,統派勢力活動形式過渡到新的階段,由理念型逐步轉化為功能型呈現方式,更重視兩岸交流和法理論述。兩岸統合學會、臺灣共產黨等新的統派團體成立,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平臺成形,統派組織在台發展開啟新的一頁。

2008年「大選」後,張亞中、黃光國、謝大寧等人組成兩岸統合學會,提出「一中三憲、兩岸統合」論述,並主張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兩岸統合學會」創始成員大多為民主行動聯盟成員,該聯盟成立於2004年,主張兩岸在主權宣示上是重疊的,均包括對方,兩岸對內的治權是平等分立,各自在其現有的領域享有完整的管轄權。除了不斷充實兩岸統合之歷史、法理論述,該學會還對馬當局「課綱微調」等反「文化台獨」政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0年3月27日,由勞動黨、中國統一聯盟、夏潮聯合會、勞動人權協會、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中華基金會、人間出版社、海峽評論雜誌社、遠望雜誌社、辜金良文化基金會、中華保釣協會等組織發起成立和平發展論壇,旨在創造兩岸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經濟基礎,支援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建設民族共同市場;爭取和平紅利,落實民生福利,擴大支援兩岸和平發展的社會基礎,要求美國停止對台軍售,廢除「與臺灣關係法」;通過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兩岸人民相互理解,改變臺灣社會「親美、反中」思維,揚棄長期反共意識形態形成的對中國大陸的成見與心結;推動正式終止兩岸敵對狀態,簽署「兩岸和平協定’強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法理基礎;推動研究與闡述兩岸和平發展與統一的理論,成為民間統派組織在台發展的升級模式。

蔡英文時期:新型統派力量湧現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一中內涵。島內以統一為訴求的政黨和團體開始面臨並肩負起延續兩岸民間交流、抗擊「柔性台獨」、宣揚兩岸一中等一系列新的歷史使命。一批新的統派團體及人士紛紛湧現,如華裔和合黨、臺灣人民共產黨、反「獨」大聯盟、民生黨等組織,以及王正、王炳忠等統派青年。其人員構成新、鬥爭手法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在壯大島內統派力量的同時,也為統一運動增添了新的生機。

(馬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