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上臺後統派的新動向與新特點

2016年民進黨上臺後,不斷推行「去中國化」和「柔性台獨」政策,島內氛圍進一步「趨獨」,在此情況下,近年持續走低的臺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開始回升。與此相應,島內支持統一的聲音也不再沉寂,臺灣統派出現一些新動向。

一、統派組織行動力増強

一是積極抗議蔡當局的內外政策。屬於島內最有行動力的統派組織之一的中華統一促進黨,在民進黨上臺後更為活躍,針對民進黨多項「柔性台獨」政策提出抗議。如2016年張安樂組織「5‧18」跨黨派行動聯盟到民進黨中央黨部督促蔡英文堅守「九二共識」;5月26日率數百人赴民進黨中央黨部抗議蔡當局向日本「出賣漁權」;7月13曰,赴臺北「美國在台協會」(AIT)抗議美國操控「南海仲裁案」;2017年「二二八事件」70周年之際,在「中正紀念堂」前反擊蔡當局及「獨派」的「去蔣化」運動等。統促黨等統派組織這種更為積極的抗議行動,可以有效對抗並打擊島內「趨獨」的社會氛圍,對蔡當局實施「柔性台獨」形成一定的牽制與壓力。

二是以實際行動打擊各種分裂勢力。民進黨上臺以後,各種「急獨」勢力蠢蠢欲動,輪番粉墨登場,而統促黨和愛國同心會等統派組織則以實際行動與這些分裂勢力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2016年6月14日,張安樂率統促黨在「洪素珠事件」中抗議「台獨」團體「臺灣民政府」;12月12日「港獨」政團頭目陳浩天與發言人周浩輝在台接受記者採訪時,愛國同心會成員上前表達強烈抗議;2017年1_月7日,羅冠聰等3名香港反對派議員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結隊赴台從事分裂活動,遭到統促黨和愛國同心會在機場的圍堵;1月24日「台聯黨」召開記者會邀請「疆獨」首領熱比婭3月訪台,愛國同心會成員在場外表達強烈抗議。統派組織面對這些分裂勢力,展現出比以往更強的組織性、針對性、鬥爭性與行動力,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對其產生了切實有效的震懾作用。

三是成立了一批支持統一的政黨和團體。從民進黨上臺至今短短10個月內,島內一大批新成立的統派政黨和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出現了全由青年組成的統派政黨。他們立場堅定、訴求鮮明,積極表態支持統一、反對「台獨’反對蔡當局的執政,並展現出強烈的參政意圖。2016年10月,桃園市成立了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的華裔和合黨;2017年2月4日,在綠宮大本宮台南市成立了臺灣人民共產黨,明確以「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為黨的宗旨;3月12日,孫中山之孫孫武彥成立了由約561個政黨和團體組成的反「獨」大聯盟,目標是反對「台獨」民進黨,建立統一大中國,還表示將組建「第三勢力」政黨,推舉郭台銘競選下屆「總統」;同日,由臺灣青年組成的以國家統一為訴求的民生黨成立,創黨主席張穆庭表示,將號召全台有相同理念的年輕人,用網路大資料的模式全面投入基層村里長選戰。青年統派政黨是以往從未出現過的新興統派力量,其宣稱將利用網路大資料投入基層選舉,也是全新舉措,值得尚度關注。

四是建立教育基地宣揚愛國思想。2017年元旦,南投人魏明仁在臺灣彰化縣舉行升旗儀式,約有200人參加了典禮。這是臺灣首次舉行聲勢浩大的升五星紅旗、中國共產黨黨旗活動,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提升了島內統派的社會能*度,起到了提振士氣、凝聚人心的作用。魏明仁將二水鄉碧雲禪寺改造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社會主義民族思想愛國教育基地,不僅以此宣揚愛國主義精神,還以基地為根據地彙聚島內統派力量,共同對抗「台獨」勢力。1月21日魏明仁在教育基地舉辦「誓師活動」,有400多名統派人士參與。「二二八事件」70周年前夕,魏明仁在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插滿五星紅旗,發起向「二二八起義」的共產黨員致敬活動,引發廣泛關注。愛國教育基地的建立、頻繁舉行的升國旗儀式、四處飄揚的五星紅旗,顯現出島內統派不斷增強的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以及與「台獨」勢力對抗到底的強大勇氣。

二、統派個人發聲增多

一是臺灣多名演藝界人士公開表明自己是中國人,引起較大社會反響。2016年1月’臺灣藝人羅志祥在大陸宣傳電影時說「我是中國人」,遭到島內綠色線民圍劉,羅仍然堅持自己立場。臺灣女星劉樂妍在臉書表示自己是「中國人的後代」,並在2017年1月大陸遼寧艦途經臺灣海峽時,反擊綠營稱,「臺灣人只要是中國人,他們(大陸)永遠不會打我們,而且會保護我們」,引爆輿論。此外,近期還有林心如、霍建華、王大陸、劉家昌等臺灣演藝界人士公開表態自己是中國人。在島內「去中國化」運動不斷加深,「綠色恐怖」四處蔓延的形勢下,這些臺灣演藝界人士願意公開表明自己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對「綠色恐怖」是一種遏制,對被綠營「洗腦」的民眾起到了撥亂反正、以正視聽的作用。中國人認同是統一的基礎,由於臺灣演藝界人士社會能見度大,其發言能夠獲得媒體及民眾的廣泛關注,因此他們表達中國人認同,對宣揚統一有積極正面效應,對民眾也能起到正向引導作用。

二是立場鮮明的統派青年增多並頻繁發聲。以往統派中最缺乏的就是年輕人,民進黨上臺後,反而出現了一批統派青年,開始大張旗鼓的以各種方式發出反「獨」促統的聲音。生於1991年的張瑋珊是雲林人,台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畢業,自稱通過閱讀中國歷史、思想史,從感性「台獨」轉變為理性統派。張目前是《遠望》雜誌成員,帶領一個年輕團隊製作發表宣傳統一的作品。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本科生李辰諭1996年出生,是台大社團中華復興社社長,該組織宗旨即是「促使更多年輕人加人兩岸統一事業」。王裕慶是臺灣新北人,目前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經常在兩岸各大報刊雜誌發表反「獨」促統文章。此外,還有王正、王炳忠、侯漢廷、李俞柔、黃子榕、李斯坦、李思特等一批活躍於兩岸的年輕統派,他們的出現對島內所謂「年輕人都是『天然獨』」的說法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反駁。他們年輕有為、志向遠大、善於創新、充滿幹勁,是統派發展壯大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也是未來統一事業的「星星之火」。

三、統派在媒體上影響増大

一是統派在傳統媒體上的聲音增大。其一,反「獨」的政論節目收視升高。黃智賢曾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主持中視的政論節目《網路酸辣湯》,一度位居政論類節目同時段收視第一,成為最具指標性的反「獨」節目,由於影響巨大,在520蔡英文上臺前迫於民進黨當局的壓力而被關停。2016年7月,黃智賢複出重開政論節目《夜問打權》,目前收視率呈不斷攀升趨勢,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其二,報刊上促統的聲音增多。2017年2月12日至15日,《中國時報》連續發表「真道理真愛臺灣——我們都是申國人」系列文章(四篇),真切陳述兩岸都是中國人,主張兩岸和平統一,這是多年難見的新現象。過去在臺灣媒體上很少能看到關於統派的消息。民進黨上臺後,「獨」的聲音不斷擴大,反而激發了反「獨」促統的聲音,加上民眾對蔡當局執政不力的反感,「批蔡」、「反獨」在媒體上就有了受眾。蔡當局對媒體的掌控已無法做到像李、扁時期那樣徹底,只要有市場需求,媒體自然願意製作相關報導。

二是統派在網路新媒體上的影響力增大。網路是相對自由的發聲管道,也是民眾意見反應最直接、最迅速的一個傳播平臺。民進黨上臺後,支援統一的聲音在網路上呈不斷上升趨勢,統派在網路上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其一,希望統一的主張在網路上公開傳播。自去年520以後,臺灣網路上出現許多統派社團,支持統一的文章獲不少點贊和轉發,許多線民瘋傳「希望武統」一類的文字,與1996年台海危機時許多人移民出走的恐懼完全不同。其二,反「獨」促統的短視頻在網路熱傳。張瑋珊和她的《遠望》視頻製作團隊製作了點擊量破50萬的《一次讓你看懂南海主權爭議》短視頻,其「臺灣杯具」系列視頻每個都至少有5、6萬的點擊量。而新黨青年委員侯漢廷製作的短視頻《鬼島那些事》系列,更是吸引大量線民觀看轉發,其中單支視頻最高點擊量破500萬,平均每支視頻點擊數都達百萬左右,影響巨大。在新媒體上宣傳反「獨」促統,成本低廉、形式新穎、傳播迅速、受眾廣泛,能影響更多民眾,尤其是青年群體,因此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民進黨當局的「台獨」分裂活動催生島內統派

民進黨上臺以後,多家機構民調顯示臺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有所上升,支持統一的比率也開始升高。2017年3月27日遠見民調更顯示,「台獨」支援率降至10年來最低,其中20至29歲年輕人「台獨」支持率一年間銳減10.8%,支持統一的比率則從5.29%增至7.9%。與民調顯示的趨勢相符合,臺灣統派出現行動力更強、成員不斷增多、統派青年活躍、佔據更大輿論空間等新動向,呈現出難得一見的爆發態勢。究其原因,或有以下幾點:

其一,民進黨上臺後「獨」的動作加大,與之相抗衡的「統」的聲音自然增多,這是臺灣當前的政黨政治與社會結構所決定的。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政策被民進黨歪曲為「親中」,因此社會「拒統」聲音上升;蔡英文上臺後,其「柔性台獨」政策使民眾害怕其更加激進,將臺灣推向戰爭邊緣,因此「反獨」的聲音上升。

其二,隨著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尤其是馬英九八年間兩岸和平交流的不斷擴大,有機會接觸大陸的臺灣民眾,他們對大陸的認同其實是增加的。民進黨上臺後,大肆推行「去中國化」,反而激發這些人士說出自己的中國人認同。

其三,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孫」、「去蔣」、「轉型正義」這些意識形態議題,卻無法提振經濟、改善民生,民眾對’此強烈不滿,反映在媒體上就是反對民進黨、反「台獨」的話語有了受眾群體與輿論空間。

其四,現代青年的價值追求非常多元且極易變化,未必「獨尊」如「天然獨」的單一意識形態,也包括「天然和平」、「天然務實」、「天然經濟發展」等各項層面。民進黨的濫權跋扈與「髮夾彎」早已引起臺灣青年普遍反感,當他們意識到「台獨」不可能成功,統一對他們的未來發展是更有利選項時,他們對統「獨」的想法就有可能改變。

總之,臺灣統派的這些新動向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統派力量的發展壯大將有利於台海穩定,有利於遏制「台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冬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