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減稅是一場豪賭

  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成49票反對通過稅改法案,這是特朗普和共和黨的重大政治勝利,也是特朗普兌現競選承諾的重要一步。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拋出了減稅的承諾,稱要為中產階級勞動者和家庭減稅,要為美國企業減稅,增強美國企業的競爭力。2017年4月,白宮出台了一份只有一頁A4紙大小的簡短稅改大綱,主要內容是將企業稅從目前的35%大幅削減至15%,將個人所得稅稅文件由7個減少到3個,廢除遺產稅,將免稅收入額翻倍。

9月,特朗普政府公布了詳細的稅改計劃,除企業最高稅率由4月大綱中下調至15%改為20%外,其基調和內容與大綱基本一致。此後,美國眾議院在11月2日公布了眾議院版稅改計劃,並在11月16日表決通過;參議院則在11月9日出台了稅改計劃,12月2日的通過意味著特朗普稅改已經完成了必要的立法程序,下一步參眾兩院要進行協商,拿出一份統一的版本供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預計這一過程會在聖誕節前完成。

特朗普稅改是自1986年裡根稅改以來,對美國稅收制度最大幅度的修改,牽涉到一系列重大的利益調整,因此在美國國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論;而因為美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巨大影響力,美國稅改的外溢效應也正在成為一個全球性話題。

特朗普稅改是一個政治決定

特朗普是靠分化美國社會上台的,因此上任後施政阻力很大,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能拿得出手的政績不多。而「通俄門」的調查正步步緊逼,日益接近弗林、馬納福特等特朗普核心圈子;此前進行的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的州長補選,均以民主黨的勝利而告終。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希望通過兌現關鍵競選承諾,玩一個大的,為第一年的內政外交成績單增色,也為明年中期選舉和未來競選連任積累資本。如果說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是特朗普在外交上刷成績單的話,稅改就是其在內政上一脈相承的舉措。

過去31年,歷屆美國政府都未曾在稅收方面有大動作,這主要因為稅改涉及的利益十分複雜,兩黨之間很難取得共識。而特朗普的有利條件是,目前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占多數,而根據相關議事規則,稅改法案只需簡單多數即可獲得通過;另外,制約歷任總統的要取得「跨黨派共識」、成為全民總統的願望,在特朗普身上根本不存在。說白了,他只想取悅支持他的人。

本次稅改在時間非常倉促、民主黨人全部投反對票的情況下得以通過,參議院的版本有近500頁內容,但參議院全體辯論的時間只有兩天。共和黨為了實現黨內協調,直至表決前數小時還在對法案內容進行調整,議員們一度只能看到一份手改的草案。而為了保證方案得以順利通過,特朗普放棄了念茲在茲的邊境調節稅條款,也不再堅持廢除歐巴馬醫改。

儘管最終的稅改版本還需要參眾兩院協調,但從目前兩院各自通過的版本看,彼此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其主要精神就是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進行減免,並廢除遺產稅。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美國現行稅法的最高稅率為35%。眾議院版本中,最高稅率為20%,從2018年開始生效,減稅為永久性;參議院版本中,最高稅率同樣為20%,只不過從2019年開始生效,減稅同樣為永久性。

在跨國公司海外收入徵稅方面,現行稅制規定,跨國公司海外收入實施「屬人制」,對匯回美國的利潤徵收35%的稅。這導致跨國公司為了避稅,往往利用各國經濟體稅制的不同,把成本、營業收入、盈利和債務分配到不同的稅務轄區,使得如何選擇海外子公司的地址、如何設計公司的架構成了一項技術活和生意。此次稅改,參眾兩院的版本都大幅降低了這方面的稅率,使得跨國公司只需一次性繳納14%左右的稅便可將利潤合法匯回美國。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現行稅法中有7個稅檔,即10%、15%、25%、28%、33%、35%和39.6%。眾議院版本中減為4個,分別為12%、25%、35%和39.6%,減稅為永久性。參議院版本仍保留了7個稅檔,但稅率降為10%、12%、22%、24%、32%、35%和38.5%,減稅將在2025年過期。在抵扣方面,美國現行稅法規定的是單身人士6350美元、已婚夫婦1.27萬美元,而參眾兩院的版本都將單身人士抵扣上限提高到1.2萬美元,已婚夫婦提高到2.4萬美元。

減稅對誰有利?

和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遭到中東國家的普遍抵制一樣,特朗普稅改在美國國內也獲得了截然不同的評價。白宮和國會共和黨都反覆強調,削減個人所得稅會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從而促進個人和家庭的消費;削減企業所得稅會增加企業收入,促使企業增加投資。針對跨國公司海外收入的減稅措施則將促進海外資本迴流美國,而資金的迴流將帶動美國企業在本國投資,擴大就業。而消費和投資的增長勢必將推動美國經濟增長,這樣每個人都能得到好處。

民主黨則對特朗普稅改持強烈反對的態度,除了過程倉促、沒有充分徵求公眾意見的原因之外,民主黨批評的焦點集中在該減稅法案將大大增加財政赤字、法案明顯更利好富人、減稅自動利好經濟一說缺乏事實支撐等方面。

根據無黨派傾向的國會稅收聯合委員會11月30日公布的一項分析,特朗普減稅方案付諸實施後,將在10年內給美國經濟帶來0.8個百分點的額外增長,同時也將給美國聯邦政府增加1萬億美元債務。

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了20萬億美元,過去十幾年,兩黨圍繞著提高國債上限進行的博弈,已經幾次導致政府關門。而明年3月底或4月初美國將再次達到聯邦債務上限,國債規模進一步提高首先會產生政治上的後果,而為了彌補減稅造成的財政短缺,政府可能不得不增加國債的規模,這會侵蝕減稅的效果。因為政府一方面減稅釋放購買力,另一方面以國債增發的方式回收,意味著民間支配的資金規模並未增長。

另外,根據估算,此次稅改約有45%的稅收減免將會流向收入高於50萬美元的家庭(不足申報人口的1%),約有38%將會流向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家庭(申報人口的約0.3%)。而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低收入家庭處境很可能會不如從前。換句話說,減稅的大部分好處都讓高收入階層拿走了,但減稅帶來的壞處,不管是社會福利減少還是公共債務增加,都將由全體美國人民平均分擔,這一點對低收入階層尤其不利。

因此在民主黨看來,此次減稅不過是為特朗普這樣的富豪進行減稅罷了,一旦通過,美國已經很嚴重的收入差距和社會不平等勢必更加惡化。《紐約時報》資深評論員紀思道因此乾脆將此次減稅怒斥為「搶劫」。

共和黨不否認此次稅改更有利於富人的事實,但強調通過「涓滴效應」,中下階層也能受惠,其中的邏輯關係是:減稅會使得富人更願意投資和消費,中下階層因此更容易找到工作。但民主黨認為,「涓滴效應」只是理論上的,從沒真正實現過。

根據著名調查機構Pew的數據,2016年美國較高收入家庭與中低收入家庭之間的財富差距達到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特朗普能當選美國總統,與美國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有莫大關係。而特朗普不想著磨合分歧,反而通過稅改進一步擴大貧富之間的鴻溝,這隻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的分裂。況且更低稅率未必會促使企業加大投資,更可能是將資金投入金融市場,製造資產泡沫;或在股東之間進行分配,拉大收入差距。

世界主要國家喝倒彩

儘管美國國內對減稅會造成何種影響爭論不休,但將企業稅從35%大幅削減至20%,無疑意味著美國將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企業稅最高的國家變成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他國家由此感受到的減稅壓力可想而知。

尤其對歐洲國家來說,美國減稅將會吸引歐洲的美元向美國迴流,資本外流壓力很大,這將對剛剛走上復甦軌道的歐洲經濟非常不利;與此同時,歐洲債務危機的陰影使得歐洲各國很難進行美國那種規模的減稅。兩難之下,德、法等歐洲主要國家紛紛表示對特朗普稅改「不能接受」。

另一方面,歐洲國家雖然無法大規模減稅,但在減稅方面比特朗普著手得還早。德國在2017年1月宣布對稅制進行徹底改革,通過減稅每年為企業減負150億歐元。英國一系列減稅政策也已於2017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生效,企業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都在降低。法國今年7月宣布,2018年該國強制性徵稅金額將減少約70億歐元。

日本本來就在討論降低企業所得稅至25%左右,現在在美國的推動下,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幅度。印度今年7月以來也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統一的商品和服務稅,試圖降低稅負。

可以說,全球的稅收博弈早已展開,只是此前各國的力度都不大,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特朗普稅改的空前力度,則使得這一問題更加凸顯。特朗普稅改在參議院通過後,國家稅務總局的官員批評美國此舉「只考慮自己」,缺乏「大國擔當」,並暗示不會加入減稅大戰。

(趙靈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