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力於破解貧困山區因病致貧難題

【新華社西安1月24日電】隆冬的大巴山區,2018年的第一場積雪仍未消融。1月16日下午3點,39歲的麻志亮披上外衣準備出門,乘坐班車前往鎮巴縣中醫院,進行他的第109次血液透析。

麻志亮是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三元鎮劉家溝村村民。患病前,一家4口人靠他在鎮上做水電工維生,加上家裏的幾畝田地收成,「日子還算不錯」。2015年12月,麻志亮被查出腎衰竭,從那時起必須定期到縣中醫院進行血液透析。不菲的醫療費用和不可逆的病情,讓這個家庭一度沉浸在憂愁和無奈中。

2017年,隨著中國健康扶貧政策的全面推進,麻志亮一家的生活有了轉機。

為了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麻志亮家所在的陜西省漢中市建立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民政救助+政府專項救助+其他方式」為主的「4+X」多重保障體系。根據政策,麻志亮每次血液透析890元、總計9萬多元的醫療費用報銷和救助比例能達到93%。麻志亮從醫院拿的補鈣、補血等十幾種藥品全部免費。

如今,就醫不再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麻志亮的身體各項指標漸趨穩定,透析次數已經從每週3次減少為2次,一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中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仍是造成貧困的重要因素。能否破解這一難題,關係到將近一半貧困家庭能否如期脫貧,對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國把健康扶貧視為脫貧攻堅的工作重點,通過提高醫療保障水準、對大病和慢性病進行分類救治、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衛生和疾病防控等措施,探索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藥方」。

「從入院到躺上病床,只用了不到20分鐘,沒交一分錢押金,沒有繁瑣的手續……」漢中市城固縣二裡鎮東河村村民任立財躺在縣醫院寬敞明亮的扶貧病房中,十分感慨。任立財一家住在70裏外海拔800多米的山上。5天前,他因為雪天路滑摔倒造成腰椎骨折被家人送到這裡。

「賣牛、貸款看病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任立財說。10年前,他因為腦外傷住過一次院,那次是從鎮上的信用社貸款5000元來的。後來做過一次白內障手術,報銷的比例已經上升到80%多。

據國家衛計委提供的數據,2016年以來,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已提高到80-90%。在位於秦巴山區腹地的漢中市,這一數字已達到92.3%。

除了真金白銀地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健康扶貧政策還致力於提高醫療服務水準以及推行全方位健康管理,讓群眾的看病體驗更好、更便捷。如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經優先覆蓋80%的貧困人口;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讓超過400萬兒童受益。

如今,麻志亮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接受鎮村幹部的扶貧幫扶。他在鎮上的燈具店打工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移民安置點的新房正在建設,上半年,全家只需繳納1萬元費用就可以搬入新房居住。

「等病養好了,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生活。」躺在鎮巴縣中醫院病床上進行透析的麻志亮說,「我要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

湖南:政協助力脫貧攻堅

記者從正在召開的湖南兩會上獲悉,目前,湖南3萬多名政協委員共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33285戶,覆蓋近10萬貧困群眾。

記者瞭解到,2016年起,湖南省政協在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委員中倡議開展「幫助一個貧困孩子完成學業,結對一個貧困家庭增加收入,幫助貧困家庭一名成員解決就業」的「三個一」扶貧行動。

如今,那些為扶貧撒下的「種子」,已在委員們責任和愛心的灌溉下遍地開花。

臨近春節,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讓烈村,村民們正準備在村中新建的村民文化活動廣場舉辦春節聯歡活動。

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宋敏說,自從2015年開源•瀏陽河集團對口幫扶讓烈村後,根據村內環境給貧困戶提供包括大豆、花生、玉竹等在內的農產品和藥材種苗,並給予技術和資金幫扶。此外,還定期以高於市場5%到10%的價格收購,確保產銷順暢。

「一年中,我有50多天的時間是和貧困戶一起度過的。」湖南省政協委員、開源•瀏陽河集團董事長羅可大說。他深入貧困戶家中瞭解情況,為他們制定幫扶計劃,還邀請貧困戶到公司參觀學習,幫助他們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

「活動開展以來,形成了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共同參與扶貧攻堅的局面。來自31個界別的委員們發揮特長,圍繞完成學業、實現就業、增加家業等三個方面,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湖南省政協副秘書長江湧說,委員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愛心,也是政協委員履行社會責任的切實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