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罷免案演繹島內「政黨現形記」

2017年12月16日,喧囂多時的「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塵埃落定,因支持「罷昌」的人數未跨過6萬3888票的門檻,黃國昌驚險過關。該案作為臺灣地區「選罷法」修正後的第一起「立委」罷免案,其過程與結果向外界演繹了多場「政黨現形記」,折射出島內政黨生態的多元光譜,發人深思。

「罷昌案」投票結果概述

2014年,黃國昌因「反服貿運動」躥紅。2016年,黃國昌與徐永明等人成立的「時代力量」黨在民進黨的庇蔭下,獲得5席「立委」席次,黃國昌本人當選新北市區域「立委」。擔任「立委」期間,黃國昌操弄民粹鑿痕甚深,熱衷做秀,喜歡挑動意識形態之爭。發起「拔昌」行動的「安定力量聯盟」還指責黃國昌態度傲慢,背離服務選民的政治初衷,「只想營造媒體風向」,未積極為選區民眾謀福利。

罷免案投票結出爐

12月16日,新北市「選委會」公佈的投票結果顯示,新北市十二選區投票人總數為25萬5551人,實際投票人數為7萬924人,同意罷免票為4萬8693張,不同意罷免票是2萬1748張:因同意票沒有達.到該選區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亦即6萬3888票的門檻,罷免案未獲通過。

低投票率是「罷昌」失敗的重要原因

低投票率一直是島內「立委」罷免案的常態。以2014年的「蔡正元罷免案」為例,當時的綠營政黨結合「獨派」青年團體,傾巢出動催票動員,投票率也僅為24.98%。這次由民眾發起的「罷昌案」是一場非選舉季節的小型選區投票活動,最終投票率為27.75%,雖創下「立委」罷免案投票率最高的紀錄,但還是偏低,特別是投票當天暴雨傾盆等天氣因素降低了民眾投票熱情。一方面,公民團體缺之發動輿論議題戰的經驗,國民黨未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對照「蔡正元罷免案」,同意罷免票為7萬6737張,不同意票僅2196張,該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綠營支持者較易被動員,藍營選民較淡漠。島內流行的「藍營支持者下雨天不投票、綠營支持者下刀子者投」之說亦非空穴來風。

黃國昌現形:從政之路亮起紅燈

政治誠信面臨破產

「罷昌案」投票結果揭曉後,針對黃國昌在「修訂」「選罷法」時曾堅持「簡單多數」一事,「安定力量」指出,如今同意罷免的人數遠超不同意罷免者,「黃國昌要負起何種政治責任」?黃國昌僅含糊地回應稱,「對於直接民權的實踐與落實,改革信念從未改變”。對此,學者賴岳謙表示,政治人物誠實面對自己的主張與承諾是「最基本的政治素養」。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指出,黃國昌沒有「說到做到」,選擇「當變色龍般的政客」,已背棄其政治承諾。

民意基礎流失嚴重

黃國昌的選前政見,如「黨團協商」「兩岸監督」「民生汐止線」等幾乎全跳票,民眾對其普遍失望。在黃國昌使出渾身解數進行動員的情況下,僅有30.83%的民眾「挺昌」,遠低於要求「罷昌」的68.53%。在汐止、瑞芳、金山、萬里、貢寮、雙溪、平溪等7個區裏,同意「罷昌」的民眾全面領先,就連黃國昌汐止老家白雲裏的同意罷免票亦比不同意票多300餘張。台「中央曰報網路報」評論指出,黃國昌雖保住「立委」席位,但投票結果足以讓黃國昌心生警惕,顯見島內民眾已厭倦操弄民粹、讓臺灣社會陷入紛亂的政客與政黨。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表示,同意罷免票遠超不同意票,代表民意厭惡那些「沒有與民眾站在一起,的立委。還有島內媒體評論表示,「罷昌案」對島內所有政治人物和政黨都是一個警訊,過度的意識形態操作,必然引起民意反彈。

吊詭的是,黃國昌始終不肯直面基層民眾。即便是開展反「罷昌」宣傳,他也是倚重深綠勢力。「罷昌案」成立後,「反服貿運動」分子林飛帆與曾為陳水扁貪腐背書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不當黨產委員會委員」花亦芬等多位「獨派」人土發起連署,表達「挺昌」立場。12月1日,李登輝在參加「台獨」組織「臺灣教授協會」舉辦的活動時公開喊話稱,「不該罷免黃國昌」。「獨派」團體「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多位牧師也呼籲民眾反「罷昌」。這些極端勢力自身影響力有限,自然無法替黃國昌拉票。

「時代力量」現形:發展遭遇瓶頸

「時代力量」為突顯其在島內政黨格局中的獨特地位,不斷塑造與國、民兩黨差異化的政黨風格。具體表現就是以年輕世代與改革體制為精神旗幟,在行為方式上具有明顯的反體制特徵。不過,囿於政黨人物視野及島內政治格局的限制,「時代力量」缺乏扎實的基層經營,走不出迎合深綠族群、鑽營網路宣傳的路線與格調。

「時代力量」缺乏扎實的基層經營

「時代力量」是一個喜歡操作高度意識形態化的議題、擅長營造網路輿論的政黨,利用社交媒體與年輕族群互動是其主要優勢,而基層民眾日常生活層次的問題大多入不了他們的法眼。不過,「罷昌案」卻給「時代力量」一記重擊,年輕人在網路上對黃國昌的「鍵盤支援」並未有效轉化為選票,當地民眾才是投票的主體。有島內媒體評論指出,「時代力量」若要突破發展瓶頸,就要真實走上街頭,與底層人民互動,只有扎實的選民服務、替當地民眾爭取利益,才能在基層選舉中獲勝,否則只會曇花一現。

步「台聯黨」後塵走向「極獨化」「時代力量」雖與民進黨同為「台獨」政黨,但它對「台獨」理念的固守較民進黨「有過之而無不及」。觀察「時代力量」在「去中國化」「台獨公投」等敏感議題上的表現,大有悍然挑戰兩岸關係紅線之勢。12月18日,「罷昌案」甫一結束,「時代力量」就在「立法院」召開主題為「臺灣新時代,人民來『公投』」的記者會,推動涉及「領土」及「制憲」的「公投」議題,包括要求蔡當局舉辦公民「憲政」會議,草擬「新憲法」;以「臺灣」為名申請參加東京奧運會;公開明確界定「領土」為台澎金馬及其他附屬島嶼;「護照」上要移除英文「Republic of China」等字樣。「時代力量」步「台聯黨」後塵鼓吹「台獨公投」,但殷鑒不遠,「極獨化」的「台聯黨」已徹底泡沫化,「時代力量」若繼續推動各種激進「台獨」行動,最終也會被民眾用選票予以教訓。

民進黨現形:與小綠競爭大於合作

民進黨對「罷昌案」的態度較為複雜。一方面對「時代力量」在「一例一休」「公投法」等議題上,借攻擊民進黨佔領道德局地的做法頗為惱怒,另一方面又懼怕「大小綠相爭,國民黨得利」。民進黨的這種政治盤算,也在某種程度上發出大綠、小綠政治角力升級的信號。

大小綠合作基礎趨於消失

在2016年的「二合一」選舉中,民進黨與「時代力量」以打敗國民黨為基礎展開合作。前者的禮讓使「時代力量」一躍成為島內第三大政黨,而後者的協助也讓民進黨實現「全面執政」。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關係趨於緊張。一方面是國民黨被「打趴在地」,短期內難以恢復政治體質。另一方面兩黨選票高度重合,「時代力量」不甘心作民進黨的附隨組織,「做大做強」的戰略企圖瓜分走不少民進黨的選票,這^大小綠合作破局的根本原因。

借「罷昌案」敲打「吋代力量」

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力,島內民意沸反盈天,「時代力量」落井下石,並收割政治稻尾。以日前通過的「公投法」為例,「時代力量」硬逼民進黨「三讀」通過綠營「神主牌」林義雄版本的「公投法」,事後「時代力量」不但獨享「進步」光環,還攻擊民進黨對「公投」的題目限制太多。對此,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警告「時代力量」不要靠「抹黑民進黨來壯大自己」。也有民進黨「立委」直言,現在兩黨「是鬥爭關係」,「時代力量將攻擊民進黨當作養分」。「罷昌案」成案後,民進黨中央黨部雖在最後時刻表態「挺昌」,但實際支持力度有限。而對「時代力量」不滿的黨內基層勢力普遍希望借「罷昌案」教訓「時代力量」。因同意罷免票高於不同意票,民進黨借機敲打「時代力量」。民進黨發言人吳思瑤稱,「時代力量」應協助民進黨從事「社會改革」,「不要做一些不同意見的表達」,甚至跟國民黨站在一起。

圍繞地方選舉兩黨關係恐將生變

2018年地方選舉日益臨近,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在「立法院」的緊張關係蔓延至明年的選戰佈局,大小綠分道揚鑣已是大概率事件。針對2018年縣市議員選舉,「時代力量」第一波提名瞄準臺灣地區18個縣市、54個選區,預計明年春天完成提名。對此,民進黨表示,「時代力量」不斷對外釋放縣市議員要提名54區的資訊,現在民進黨提名都還沒拍板,「時代力量」的做法讓「這個局變成競爭大於合作」。民進黨「立委」羅致政稱,兩黨是絕對的競爭關係,民進黨必須嚴防年輕選票流向「時代力量」。以新北市為例,「時代力量」將在6個選區提名,這些地方民進黨內本來就競爭激烈,「時代力量」再加入戰局,形同「零和競爭關係」。

國民黨現形:戰鬥意志軟弱

面對對綠營以避戰為勝利

洪秀柱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曾公開支持「罷昌」,並順勢通過媒體對黃國昌發動議題戰。在投票日的前夜,洪還親自到場聲援「罷昌」民眾。與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吳敦義就任黨主席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對「罷昌」轉為保守,無意為支持罷免行動的民眾主動發聲,僅動員新北市地方黨部在社交媒體上發送「罷免黃國昌,教訓蔡英文」的資訊。對此,有島內網友表不,吳敦義與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政治盤算很明顯:只要沒有十足把握罷免黃國昌,「力量用太大」,罷免案卻沒通過,反而要背上敗選的責任。這就是典型的吳式邏輯,「以不戰為贏,只管持盈保泰」。

不會戰鬥如何能東山再起

國民黨過於算計政治得失,以避戰心態處理與綠營的關係,顯然對其再起不利。在「年金改革」「一例一休」「黨產」等問題上,國民黨中央黨部幾乎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攻防策略,甚至還以所謂「不製造政黨對立」為由,主動放棄反抗蔡當局的倒行逆施。這種避戰心態在「罷昌案」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近來飽受綠營政治清算的國民黨而言,本應大力支持打擊綠營氣焰的「罷昌案」,然而,在「罷昌」投票過程中,中央黨部選擇低調應對。外界將國民黨的這種做法解讀為不敢與民進黨正面抗爭,這為國民黨短期內難以振衰起弊找到了新的注腳。

由黃國昌罷免案衍生出的「政黨現形記」,既是臺灣地區政局演變的產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島內未來一段時期的政治生態。總覽這些藍綠政黨、政客的表演,無一不以政治利益為根本追求。一件功敗垂成的「立委」罷免案顯然不會對他們產生太大影響,打破島內政治體制中存在的意識形態對立、民粹主義盛行等結構性問題,尚需現實提供另外一種契機。

(韓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