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澳人擁抱新時代 推動澳門實現新作為

澳門中聯辦昨日舉行二零一八年新春酒會,鄭曉松主任在會上發表題為《擁抱新時代,實現新作為》的祝酒詞,從而使得鄭曉松本人及中聯辦其他負責人一系列「走春」活動,推向高潮。

回歸後,澳門特區的三大節慶酒會,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中聯辦合作默契。其中國慶酒會和回歸日酒會是由澳門特區政府負責,而新春酒會則是由中聯辦負責。因而本來昨日的新春酒會是一次「例行」的活動,但今年卻被賦予了新意。其一、這是在中聯辦負責人一系列「走春」拜訪活動的高潮中舉行的,而且達到頂峰。鄭曉松及其副手們在「走春」的拜訪座談中,響應習近平主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進行全面深入及細緻的調查研究。筆者有幸參加了其中的兩場活動,感覺到這是真正的聽取意見和建議,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在認真地聽取並作筆記,然後進行歸納梳理,從而提煉觀點,從高度提出建議要求,感到獲益良多,鼓勵筆者今後繼續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統一和安全的利益,維護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利益而「鼓與呼」。而鄭曉松昨日在酒會上的提出的四點要求和希望:一是要牢牢把握大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二是要積極謀劃長遠,推動澳門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征程;三是要堅持包容共濟,畫出愛國愛澳最大「同心圓」;四是要注重築牢根基,關心支持青少年成長成才。可能就是在這次「走春」拜訪活動中的調查研究的總結。

筆者把鄭曉松等中聯辦負責人的新春拜訪活動,形容為「走春」,是源於鄭曉松曾經工作過的福建省,及其對岸台灣地區(據說他在出任福建省委常委兼副省長時,分管港澳台僑及外事外貿工作)的春節用語,把大年初一出行稱為「走春」。「春」,閩台語有剩餘之意,「走」者則有聯誼、祝福之功能。「走春」可以討吉利,求得好兆頭,有「愈行愈春」之象徵,以求得「年年有餘」。而中聯辦的系列拜訪活動雖然不是在正月初一,但可作廣義使用,以凸顯「一年之計在於春」。

其二、鄭曉松昨日在酒會中的祝酒詞,打破了澳門回歸以來同類活動的祝酒詞,沒有標題,而是以「在××酒會上的致辭」的慣例,而是標列了《擁抱新時代,實現新作為》的標題,並以此展開闡述習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以排比式修辭的論述「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邁進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不但是勉勵澳門特區政府和全體「澳人」,連同澳門中聯辦自己,也是如此。

其三、是回歸以來出席新春酒會人數最多的一次,共有約二千餘人出席酒會,充分體現了「畫出最大同心圓」。而且,可能是出於鄭曉松是外交官出身的緣故,還特地邀請了有關國家駐港澳總領事、代表及國際友人等出席昨日的新春酒會,這是向國際社會宣達「一國兩制」國策的好方式,更是生動地凸顯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揭櫫的「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思想,在澳門特區也得以呈現。

鄭曉松在祝酒詞中強調,未來幾年,對澳門來講,將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需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積極作為。他還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如何在回歸以來良好的發展基礎上,把握好成功的經驗,解決好存在的問題,走出一條符合澳門實際的發展之路,這是擺在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道時代課題,需要大家繼續奮發有爲、自強不息,向歷史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實際上,今年是澳門回歸十九周年,即將佔用「五十年不變」的五分之二路程。下一位行政長官如果也是連任兩屆的話,就正好是跨越「五十年不變」的一半。這就凸顯了隨同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緊迫性。——在「十八大」至十九大」之間,我們的國家已經取得了舉世觸目的成就,飛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除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而與之比照,澳門特區也應該要有同樣的精神面貌和物質成就,不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庸混日子,更不要「擊鼓傳花」,而必須真正踐行習近平主席「繼續奮發有為,不斷提高特別行政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及「面對特區發展所遇見的問題與或會出現的挑戰,需善於擔當、敢於碰硬,不但需要善於早作規劃,提早破解風險,又需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的訓示,與國家一道高歌猛進,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的關鍵時刻,繼續奮發有爲、自強不息,向歷史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鄭曉松在四點建議及希望中,提出要注重築牢根基,關心支持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議題。實際上,今日的青少年,到「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階段結束的二零三五年,就是三、四十歲左右,正是進入「接棒」的時候。「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和愛國愛澳優良傳統,能否薪火相傳,就完全寄託在他們的身上。因而對他們不但要進行思想道德的建設,也要進行專業能力的培訓。無論是特區政府還是社會各界,都要積極參與,共同為青年人的發展提供更好條件,創造更多機會,只有讓越來越多的愛國愛澳青年才俊湧現出來。

澳門中聯辦作為中央與澳門特區聯繫的「橋樑」和「紐帶」,責任重大。如何將「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入貫徹下去,還得花大力氣。宜像在習近平在香港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之後,中聯辦與特區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集體學習那樣,也來個集體學習,引導特區政府學深弄透習近平「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尤其是「港澳篇」的精髓。並透過各種機會,進行具體的涉中央職權業務指導。鄭曉松在祝酒詞中,提到了在中聯辦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下,「廣東國際」頻道春節前在澳門落地,增加了有關廣東省發展成就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資訊渠道,也能滿足澳門居民收看電視節目多元化的需求。筆者多年前也曾多次建議,希望能夠引進更多的內地電視頻道在澳門特區「落地」,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的各個頻道。隨著在澳門定居的原內地居民越來越多,也隨著有超逾十萬的內地居民在澳門工作,他們對收看內地各電視台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強烈。其中一些收費頻道,尤其是體育及音樂等,或是澳門特區政府出資,或是中央電視台從「一國兩制」出發,予以免費優惠,以豐富居民文化精神生活,並從中接受道德教育,讓正能量思維佔據澳門特區的思想陣地。

鄭曉松主任是外交官出身,這就可引導和推動澳門特區的「一國兩制」事業,更充滿國際特色。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與「一帶一路」結合起來,將「一帶一路」擴展延伸到其原計劃未能觸及到中南美洲和南部非洲去,實現「將全世界管起來」。而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也可促成其「世界性」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不但是「世界級」的旅遊環境氛圍、設備、品質等,而且也是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遊客,並以「一程多站」方式,將其引介到內地去,這也是另一種意義的「橋樑」及「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