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喘名方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是中醫界公認的經典名方,由醫聖張仲景所創立,記載於他的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中,從東漢至今已流傳了1800餘年。原為外感風寒、內有寒飲的咳喘創立,現在不僅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呼吸系統疾病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廣泛地應用於肺源性心臟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病,以及眩暈、腹瀉、閉經、卡他性中耳炎等多種疑難複雜的病症。

主治外寒裏飲之證

「麻黃去節三兩,芍藥三兩,細辛三兩,幹薑三兩,甘草三兩炙,桂枝去皮三兩,半夏半升洗,五味子半升,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這是《傷寒論》中對小青龍湯的記載,沿革到現代用法為:麻黃(先煎)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細辛6克,乾薑6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水煎溫服。主治外寒裏飲證,其主要症狀為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誕清稀而量多,胸痞,幹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主要病因是由風寒束表,衛陽被遏,而素體肺脾氣虛,寒飲內生,表寒和內飲合而為病,以致正氣不得生髮,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滯氣機,故胸痞;脾虛飲停於胃,胃氣當降不降則上逆,故幹嘔;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氣虛,水飲溢於肌膚腠理,或風寒束表,水飲停於肌膚而不得宣散,故浮腫身重;舌苔白滑,脈浮弦或浮緊,皆為外寒裏飲之佐證。

據表裏輕重可加減

對此外寒內飲之證,宜表裏雙解,治療應以解表散寒,溫肺化飲為治則。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用,都為君藥,發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宣發肺氣而豐喘咳,桂枝化氣行水有助於胸內寒飲的化解。乾薑、細辛為臣藥,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若純用辛溫發散,恐耗傷肺氣,發汗太多也會耗傷陰血,故反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益養營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強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約諸藥辛散溫燥太過之弊。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辛散藥和酸收藥之間的藥性。根據表裏的輕重以及兼證的不同,又多有加減。若外寒證輕者,可去桂枝,麻黃改用炙麻黃;兼有熱象而出現煩躁者,加生石膏、黃芩以清鬱熱;兼喉中痰鳴,加杏仁、射幹、款冬花以化痰降氣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蒼耳子以宣通鼻竅;兼水腫者,加茯苓、豬苓以利水消腫。

本方在《傷寒雜病論》中出現過4次,其中《傷寒論》用本方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金匱要略》中有三條:

1.痰飲篇:「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2.「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

3.婦人雜病篇:「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適用證不一定有表邪或表寒證,只要是衛表宣發不利,而又有寒飲內停以致諸類症狀,同時可見舌苔白滑,脈浮弦或浮緊才是使用小青龍湯的辨證核心。而後世運用本方治療多種雜病的原因也是基於此處。

認證不准可致不良後果

然而,小青龍湯畢竟是辛溫發散燥烈之品,認證不准或超劑量服用,都會產生不良反應,症狀多為頭暈眩瞑,鼻紐,血流不止,體疲無力,甚或失眠、心悸氣短、氣逆喘甚等。從脈象上看,本證以寒飲之邪為主證,故見脈弦;抑或脈浮緊,則為表寒裏飲俱實之徵;如杲寒飲內伏,浸循日久,其脈見沉,沉主水病,即表寒證輕或無而寒飲重。

但若見尺脈遲,或尺脈微,抑或兩寸濡弱無力,是為心腎先虛,榮氣不足,陰血不足所致,見此,即不可濫用小青龍湯而發虛人之汗。從舌苔上看,本證為水飲凝滯不化,肺寒津凝,故舌苔多呈水滑而舌質一般變化不大,若陽氣受損以後,則舌色淡嫩,此時用小青龍湯必須加減化裁,而不能原方照搬不變。

簡單地說,除了不符合本證時各類病理表現,如陰虛乾咳無痰或痰熱證者,不宜使用,年老體弱和心腎虛衰的患者,也切不可猛浪投用,而導致更嚴重的不可預知的後果。歷代名家對此也多有記載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