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好在大陸過個快樂開心的好年」

眼看春節臨近,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但臺灣當局卻送給臺胞一份鬧心的「過年禮包」——1月29日,隨著台方屯批最後期限的來臨,東航、廈航被迫在30日宣佈取消航班,預計會讓為數不少的臺胞的回家之旅受到影響。儘管如此,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廣大臺胞卻表現出格外的冷靜和豁達。因為在他們心中,如今在哪過年都可以,在大陸同樣能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新年。

一樣的「中國紅」,一樣的年,讓我們一同走進那些計畫在大陸過新年的臺胞中,看一看他們是準備怎樣在大陸過年的吧——

台商:「我們要邀請臺灣親戚來大陸過年」

俗語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臘月初八以後,已經跟隨丈夫在大陸打拼了將近20年的江心燕是最忙的,打掃家裏衛生、到樓下菜市場購買食材、準備毎年地壇廟會的新春糕點擺攤……1992年,丈夫在北京開始創業,紮穩根基之後,2000年,她就帶著一對兒女到大陸生活,在北京過了17個春節的她,不知不覺間已經融入了大陸的生活節奏,就連過年,她都會進入「老北京人」的節奏。「北京的春節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也熱鬧得多,各種廟會.集會特別多,特別有人情味。」她說。

「臺灣當局不顧臺胞回家的心願,這已經寒了在大陸臺胞的心了。今年我們會邀請臺灣的親戚來大陸一塊過年,一塊逛廟會、看大戲!」江心燕說。

春節期間,逛廟會是大陸過春節的首選。初一到初五,位於北京二環外的北京地壇廟會是北京過年期間最熱鬧的區域之一,台商杜旺龍會組織在北京的台商擺攤,蚵仔煎、臺灣少數民族舞蹈表演、臺灣茶葉等等,為北京的廟會「加一把臺灣的火」。江心燕也會帶著女兒湯雯喻將自己製作的臺灣手工糕點帶到地壇廟會展賣。湯雯喻的高中和大學生涯是在大陸度過的,那時候過年的時候,她最喜歡帶著弟弟一起逛廟會,火紅連片的大紅燈籠、誘人的冰糖葫蘆、精巧的糖人與泥人……傳統手藝與美食等紛紛展現出來,每年地壇廟會的壓軸盛典——「皇帝祭天」儀典是湯雯喻至今最為期待的。

一年之計在幹春,新的一年,湯雯喻也有著自己的心願。「期望兩岸交流越來越順暢,希望臺灣當局能夠以臺胞福祉為先。」湯雯喻說,「也希望在大陸的事業能有更好的發展,臺灣的技術走在前列,大陸的市場也很廣闊,我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

台生:「我們要體會不一樣的年味」

北京大學的台生博士許晉銘今年打算在大陸過一次新年,由於畢業在即,他想好好地趁著過年這段假期,留在學校認真寫論文。「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大陸過年,今年的年夜飯,可能去我北京的同學家吃,很期待可以感受北方過年的年味與風俗。」

雞鴨魚是北京年夜飯的必備品,餃子則是重頭戲,許晉銘很期待美食餃子。許晉銘家的年夜飯上一定會有豬腳麵線這道菜,臺灣北部與中部基本都不會在過年時吃豬腳麵線的,「我們家吃豬腳麵線是希望去年的霉氣不要再延續到新的一年,新的一年能有個好的開始。」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的博士生羅鼎鈞則以《蔡英文的「春節大禮包」,臺胞實在不想要》發文表達自己對臺灣當局蠻橫不講理的行為。今年過年他會以「瀋陽女婿」的身份首次回東北瀋陽過新年,感受一下冰天雪地的「東北年」!

「蔡英文當局總喜歡在歡慶的節日潑冷水,但廣大臺胞照樣可以在大陸過一個開心快樂的不一樣的新年。」臺灣阿美族群青年楊品驊說。以往春節期間,他都會帶領自己的少數民族舞蹈團隊「漂流木」在北京地壇廟會表演,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好幾年。但今年春節,他會帶領團隊到廣州進行演出,「我希望多到大陸各地體驗不一樣的年俗文化,並把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中的歡樂氣氛傳遞給大陸同胞!」

兩岸婚姻家庭:「大陸春節多甜蜜」

小虎隊與SHE樂隊是侯佳旻的央視春晚記憶。她的父親是臺灣人,母親是上海人。出生於1995年的她已經在上海度過了23個春節,貼春聯、掛門神、逛廟會是侯佳旻難忘的春節記憶。他們家每年春節都會和外公外婆一起去郊區的小別墅住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做年夜飯,包括八寶飯、春捲等,初二初三,她的母親會去蘇州的寺廟燒香祈福,她和妹妹跟朋友一起去KTV唱歌。上海的春節總是湧動著時尚與傳統交織的氣息。

侯佳旻目前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春節期間,她也會參與一些社區組織的春節活動,寫春聯、炸春捲、廟會表演等等,她喜歡融入到上海的春節生活中去。「希望上海的發展越來越好,也希望更多的臺灣青年可以來上海就業和創業。」她說。

在廈門大學當老師的陳經超和太太今年在廈門過年。他身邊有不少朋友因為臺灣當局「暫不核准」大陸廈航、東航加班機,回家的行程被打亂,或被迫修改日期,或者轉道香港,給在大陸工作的臺胞造成了不小的困擾。陳經超說:「損人不利己,臺灣當局的這種做法必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來自臺北的他已經在廈門大學執教8年時間,因為太太是福建人,以往他和太太都是毎年輪流在臺灣和廈門過年。在臺灣,他會和家人一起去松山慈佑宮「拜拜」,在廈門,他和家人往往部會去廈門南普陀寺燒香沂禱。而棵糕則是臺灣和廈門年夜飯的共同必備品,「紅紅的稞糕,讓人感受到新年的喜慶吉祥,烏龜的造型也很可愛。更重要的是,廈門的紅龜棵就是記憶中臺灣家裏的味道,廈門的味道和臺灣的味道是一樣的。」陳經超說。

台灣青年:「我們要在大陸過一個『潮』春節」

「我每年除夕都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特別喜歡看趙本山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毎個笑點都會get到。」已經在上海工作4年時間的臺灣青年楊保羅說。2004年,因父親在上海定居,楊保羅在上海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學的學業,在他的新年印象裏,「熱鬧」是上海的新年標籤。目前,他在上海一家知名健身品牌當健身教練,因為工作的關係,他今年的春節會在上海度過。大排檔的夜宵、東方明珠的光輝、上海迪士尼的歡樂等等構成他對於今年新年的期待,雖然從去年開始黃浦江邊的煙火表演已經因空氣污染等原因被叫停,但絲毫不影響上海過春節的熱鬧。

「希望新的一年在大陸繼續努力,奮力拼搏,為以後自己在大陸創業積累更多經驗。」楊保羅說,「也祝願兩岸關係可以在新的一年裏有新的氣象!」

有一群風華正茂的臺灣青年,在福建平潭北港村創建「石頭會唱歌」品牌,黃柏豪即是其中一位。他2016年攜包隻身漂洋過海來到平潭,現在的他工作十分繁忙,一人身兼財務、招商和管理多個職務。為了把握春節商機,黃柏豪與他的臺灣小伙伴決意今年不回臺灣過年,而是把臺灣的過年「搬」到平潭。黃柏豪邀請爸爸、媽媽到平潭,給他和其他小夥伴準備正宗的臺灣年夜飯,丸子、火鍋、年糕意味著「團圓」「紅火」與「步步髙升」,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吃完年夜飯後,黃柏豪及其團隊鼓足幹勁工作。他們把臺灣的「財神」請到北港,舉辦「擲茭得發財金」的活動,濃濃的臺灣年味兒故發到北港的每個角落。黃柏豪說,「我們還會推出『臺灣老柑仔店』的主題,把兒時過年時在柑仔店買搪果、鞭炮的感覺找回來,並傳遞給大陸同胞。對我而言,在大陸過臺灣年,年味更濃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