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產業催生新型農業技工

【新華社貴陽3月18日電】用刀沿著長在地裡的、筷子一般長短的毛桃枝條劃出一道口子,再割一小段手中的李子枝條貼合在口子上,最後用塑膠薄膜緊緊纏住……在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六馬鎮種植戶王榮剛的苗圃基地,時年48歲的周仁芬麻利地幹著果樹嫁接的活,跟她一起在苗圃基地幹活的還有同村的13個人。

「我們每人每天要嫁接1000多株李子苗,每嫁接1株李子苗就能獲得2毛錢。」周仁芬說,她自己一天能嫁接1500多株,掙300多元,一個月最低能掙5000-6000元。

周仁芬是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上關鎮福農村土地關組人。鎮甯以及關嶺都地處中國滇桂黔石漠化核心區,這裡山高穀深,土地貧瘠,人們過去只能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裡刨食,種植傳統的玉米、油菜等農作物。

「很多人家種出來的糧食往往不夠糊口。」周仁芬說。不過窮則思變,為了從土地上獲得更多收入,有的地方開始調整種植結構,轉變種植方式。在此過程中,周仁芬開始接觸果樹嫁接技術,一學就差不多三十年。

三十年的經歷讓周仁芬看到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化,她說,雖然過去做嫁接也能掙錢,但因為活不多,掙的錢也不多。但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精准扶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特別是扶貧產業的深入推進,孕育出了像她一樣的一批專職農業技術工人。

「扶貧攻堅中產業扶貧是關鍵,產業扶貧的一個重點就是調整傳統的產業結構,向現代農業發展,這就需要懂技術的新型農民。」正在六馬鎮調研農業產業的鎮寧縣農業局局長張志榮表示,近些年來,鎮寧縣先後發展了15萬畝李子、5.2萬畝櫻桃、近7萬畝茶葉、超2萬畝火龍果等,新產業推進的過程,也是培育新型農民的過程。

就在這幾年,周仁芬做起了專職嫁接技術員,一年中能做10個月的活,掙6-7萬元。每天還會接到來自關嶺、鎮甯、貞豐等地的不少種植基地打來的「派活」電話,但因為人手少,很多活幹不過來。

「果樹的嫁接以及專業的管護等都需要有一定技術的農業技術工人。」王榮剛說,他自己有80多畝的苗圃基地,還跟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個李子種植規模超1300畝的合作社,一年開出的務工費超100萬元。為了找到像周仁芬這樣的農業技術工人,他們每年都得在開春之前提前聯繫,務工期間還要派車接送,並提供每日食宿和中晚餐。

在王榮剛看來,農村正在發生新一輪變革,現代農業對新型職業技術農民的需求越來越高,2018年的中央一號檔更是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這個趨勢正在發生飛速變化」。

位於六馬鎮的鎮甯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是一家由7個合作社組建而成的聯合社,其36歲社員余龍海在短短6年時間內,從過去的一位單純的種植農民成長為一名農業專業技術工人,外出培訓已經成為他的工作日常。

「6年前我開始搞水果種植的時候,經常有機會參加省農科院組織的技術指導培訓,慢慢掌握了嫁接、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余龍海說,這兩年,由於農村對農業技術工人的需要增加,他又作為一位「土專家」到各地去給農戶做技術指導。

「搞農業也必須研究種植方法和種植技術,只有站在科學技術的前沿,才能讓農業產業永葆活力。」聯合社法人黃初國表示,他們平時除了指導、培訓農戶技術外,還跟相關科研機構一起做水果種植方面的研究,希望能為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以及「三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