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公路總里程五年增長53.4萬公里,高鐵覆蓋65%以上的百萬人口城市,高鐵、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過去五年是歷史上鐵路投資最集中、強度最大的時期。」具體到鐵路這一交通強國的先行領域,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介紹說,201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2013年至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新增鐵路營業里程2.94萬公里,其中高鐵1.57萬公里。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的目標。《瞭望》新聞週刊記者瞭解到,未來三年,交通部門將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服務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行列;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交通強國,進入世界交通強國前列。
交通大國站上新起點
綜合中國鐵路總公司等部門提供給《瞭望》新聞週刊記者的信息,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站在了交通大國的新起點上,併為交通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加速成網。鐵路營業里程五年增長2.94萬公里,高速公路覆蓋97%的20萬人口城市及地級行政中心,二級及以上公路通達96.7%的縣。內河航道條件持續改善,通江達海乾支銜接的航道網絡進一步完善。民航運輸機場達229個,服務覆蓋全國88.5%的地市、76.5%的縣。郵政鄉鄉設所、村村通郵總體實現。快遞公共投遞服務站近2.9萬個,快遞鄉鎮網點覆蓋率達到87.3%。高鐵、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二是運輸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客運方面,鐵路、民航客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0%左右,高鐵動車組累計發送旅客突破70億人次。公共交通年客運量超過900億人次,3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貨運方面,鐵路貨物發送量持續高位運行,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貨郵運量較2012年大幅提升。郵政業市場規模超過全球的五分之一,年服務用戶超過1000億人次,年支撐國內網購交易額突破5萬億元。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0%以上,穩居世界第一。
三是立體交通一體化日漸強化。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實現率先突破。京張高鐵、延崇高速,京唐城際鐵路、京秦高速、北京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實施。京津冀省域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基本建成,70個客運站完成聯網;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快形成。滬昆高鐵全線通車,區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近3.7萬公里。滬蓉、滬渝、滬昆3條主骨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基本建成,區域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達8600公里。
四是鐵路技術標準和裝備水平大幅提升。高鐵里程遙遙領先世界的同時,鐵路電氣化率、複線率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鐵路技術裝備實現升級換代,動車組上線運營達2522組、較2013年增長149%,電力機車佔比達到62%,載重70噸及以上貨車佔比達到50%,重型鋼軌、無縫線路里程大幅延長。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技術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五是鐵路技術經濟水平全面躍升。鐵路客運週轉量、貨運發送量、換算週轉量、運輸密度等主要運輸經濟指標穩居世界第一。網上辦理貨運業務比例超過70%,互聯網售票比例達到70%。
交通強國「先行」藍圖
對於交通強國的建設,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交通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先行領域和戰略支撐。交通強國一是要自身強,綜合實力世界領先;二是要強國家,有效支撐民富國強。
採訪中,具體就交通強國的戰略藍圖,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表示,按照「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部署,到2020年,中國鐵路將實現「三個領先」。
一是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達到世界領先。基本建成佈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高鐵網,並與其他交通方式實現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合。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左右,基本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鐵3萬公里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東北三省)鐵路11.2萬公里左右,複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70%。
二是鐵路技術裝備和創新能力達到世界領先。鐵路成套技術標準體系更加先進成熟、科學完善、經濟適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鐵路速度、密度、重量、效率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動車組、C3+ATO列控系統、智能牽引供電、智能調度系統、智能安全保障、智能設備設施檢測監測系統、大型養路機械等技術裝備的研製和配備實現新突破。到2020年,動車組保有量達到3800標準組左右,其中「復興號」動車900組以上。
三是鐵路運輸安全和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建成科學完備的鐵路安全防範治理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運輸安全可靠性和運輸安全指標領先世界。建成鐵路大數據中心,客貨運服務平臺的品牌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建成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現代化客貨運輸服務體系。建成公開透明、公平合理的鐵路客貨運輸市場化承運人清算體系和制度,靈活可控的市場化運價機制全面建立。
「在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上,力爭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大運輸保障,進而使中國鐵路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陸東福表示。
未來三年聚焦五大重點
「交通強國建設,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在‘四個著力’上狠下功夫。」業內專家指出,要著力推動交通運輸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交通運輸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升級。具體到未來三年,則要聚焦五大重點任務。
一是交通精準扶貧脫貧。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加快推進通村暢鄉的「幸福小康路」建設,確保到2019年底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繼續支持貧困地區約1.2萬公里資源路、旅遊路、產業路改造建設。
二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聯網提升。完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佈局,實施重點通道連通工程和延伸工程。統籌推進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打造150個左右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和150個左右輻射帶動能力顯著、物流功能完善的貨運樞紐(物流園區)。2020年實現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540萬公里左右目標。
三是運輸服務升級。推進跨運輸方式的、形式多樣的旅客聯程運輸服務,完善樞紐站場聯運服務功能。深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新農村客運運營組織模式,實現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繼續推進運輸裝備標準化現代化。推進智能化運輸服務升級。推進北斗高精度定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應用。
四是推進綠色發展。推進交通運輸結構性節能減排,引導中長距離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水路運輸。推進新技術新工藝節能減排,大力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推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五是強化安全發展。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加快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推進應急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管理機制、法律法規、工作機制,完善交通運輸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系統。
(王仁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