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誤會:劉結一陳明通並非同日就職

昨日台灣地區有不少媒體,包括「國家級通訊社」中央通訊社都報導說,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與台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都於昨日正式就職,從而形成兩岸

難得的巧合。台灣媒體作出這一結論,是因為台灣陸委會新任主委陳明通於昨日上午到任,與代主委林正義交接職務,並宣誓就職;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昨日上午當選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後,將於中午卸下國台辦職務,副主任劉結一正式接掌主任職務。

而在現實上,陳明通確實是在昨日一大早在陸委會出席交接典禮,在「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監交下,陳明通從代主委林正義手中接過印信。在舉行簡短的記者會後,隨即前往「總統府」,出席「新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等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典禮」,在蔡英文主持及監誓下,與新任「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嚴德發、「退輔會」主委邱國正、「國家安全局」副局長柯承亨等,亦即其他的一些副部長級以上的官員,還有駐新西蘭「大使」陳克明等,宣誓就職。這些職務,大多數是屬於直接由蔡英文管轄的「國家安全」系統。

但在大陸方面,在實務上,可能會是在昨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的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表決全國人大的八個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名單,其中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為外事委員會副主委,並隨即進行集體憲法宣誓後,按道理是應當卸任國台辦主任,並由劉結一接任。而在過去也有慣例,在正式公開宣布人事異動之前,新任者就已經提前到任,與離任者進行職務交接,並熟悉業務。因此,台灣媒體有此認知並作出報導,也是出於「經驗主義」。

其實,按照國家《憲法》和《全國及地方人大組織法》關於「全國和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的規定,已經於前日當選為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並宣誓就職,因而是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張志軍,就已經不再能兼任國台辦主任。

但是,昨日新華社又發出消息,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十九日亦即昨日向李敖先生親屬致唁電,對李敖逝世表示哀悼。也就是說,直至昨日,張志軍仍然是國台辦主任,劉結一還不是。實際上,昨日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也向李敖先生家屬致唁電表示哀悼,但就未見有劉結一致唁電的消息。這就證明,直至昨日,劉結一仍然是國台辦副主任,尚未接過國台辦主任的「印信」,因而劉結一與陳明通於昨日同一日就職的揣測及報導,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為何會產生這個誤會?可能是出於如下幾個原因:其一是昨日舉行的全國人大第七次全體會議,投票表決通過全國人大的八個專門委員會的名單,其中張志軍為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委;其二是同樣在昨日的全國人大第七次全體會議上,投票表決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和各部會的首長。台灣媒體可能是把國台辦也視為「國務院組成單位」的部會,因而以為劉結一的國台辦主任,也是在昨日由全國人大投票表決決定。

問題就出在這裡。根據國家《憲法》和《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已於前日由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投票表決決定為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和於昨日由全國人大全體會議投票表決決定的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和各部會首長,是「國務院組成人員」,亦即西方政治述語的「內閣成員」。

但「國務院組成人員」中卻沒有國台辦主任。因為按照《國務院組織法》和《國務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規定,「國務院辦事機構協助國務院總理辦理專門事項,不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而在這次機構改革之前,列入國務院辦事機構序列的,有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和國務院研究室;既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同時也列入國務院辦事機構的則有: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加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牌子)、國務院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與中共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等。因此,國台辦產生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是列入中共直屬機關代表團,而不是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

由於國台辦是屬於國務院的辦事機構,因而不屬國務院組成單位,亦即不是「內閣」成員,因而其主任就不是「國務院全體會議」的成員。這與台灣地區的陸委會主委,是「行政院會」的成員,每個星期都出席「行政院會」,有所不同。

而且,按照《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台辦主任的任命,無須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決定,而是由國院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組成)決定。而國務院的組成成員昨日才由全國人大決定產生,因而尚未來得及開會。估計,在今日全國人大閉幕後,明日或在最短的時間內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確定國務院副秘書長及各內設機構——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和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等等負責人。就此而言,已經就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及外事委員會副主委的張志軍,還要到即將召開的國務院全體會議,才正式被免除其國台辦主任動職務,並由國務院全體會議任命劉結一為新任國台辦主任。

就此而言,劉結一與陳明通的就職並不同步。這並非是大陸方面刻意將劉結一的就職日期與陳明通的就職典禮錯開,以避免被台灣媒體拿來說事,造成「國台辦與陸委會一家親」的假象,而是按照國家《憲法》、《國務院組織法》規定的程序辦理,當然在客觀上也確實是有此效果。現在講求依法治國,就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處理。因此,台灣媒體「劉結一與陳明通同日就職」的說法,顯然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原因是對祖國大陸的政治體制,雖然有所了解卻仍未夠深入細緻。

陳明通昨日在記者會上致辭說,他是歷屆陸委會主委中,擔任主委以前就去過大陸,而且是去過最多次的人。從一九九一年第一次踏上北京進行移地研究,至今二十八年,走遍大江南北,見證了大陸翻天覆地的轉變,也認識了無數的朋友。他與大陸的朋友「從陌生到熟識,從開始的相互激辯,到後來心平氣和地討論各種議題,進而能夠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求同存異」。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將轉化成他未來在工作崗位上,理順兩岸關係、促進兩岸和平、追求共存共榮的智慧。為此,台灣媒體描述陳明通「阿通顯得非常自在與自信,進場時還特別走向台前揮手致意,有如明星出場,讓在場媒體感到相當新鮮」,並認為這是他的「最大的本錢」。

陳明通是最早去大陸並去得最多的陸委會主委,而且與大陸涉台機構人員建立了私交,這確實是事實。但他要單憑此打破目前兩岸制度性聯絡機制「停擺」的僵局,則未免會過於樂觀。因為大陸方面的對台政策的調整,並非是以個人為依歸,而是整體政策,只要蔡英文仍未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陳明通即使是對大陸的情況多熟悉,即使是在大陸涉台部門有多少朋友,都將無濟於事。

不過,不排除會有私人溝通,但卻受制於體制,避免被「見到風就是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台灣媒體,誇大為「已經破解」、「結束停擺」,因而將只能是在與已退休者之間進行。在位者出於紀律約束,恐怕將會是「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