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調」最接地氣的養生法

  「三調」養生可溯源到隋唐時期,在《童蒙止觀》中闡述了調五和,即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後世練功修行者逐漸把調身、調息、調心合而為用,稱為「三調」。

調身是基礎

調身就是調整咱們的身體形態,好比蓋高樓時打地基,地基牢固結實,身體才有健康的根基。正如古人所說:「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散亂」。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特別注重一個「相」字,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其實就是最基本的調身。後來又從行、立、坐、卧中衍生出很多健身的方法,有行功、站功、坐功等,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

這些傳統健身方法在調身上有很多共同之處。首先是身形中正,練功時,講究式正方圓、不偏不倚、鬆緊有度、柔和緩慢,把人的身體形態從頭到腳調整到最佳狀態。其次是引體令柔,拿八段錦來說,整套動作都沒有生硬的抻拉,卻很巧妙地從手到腳,從大關節到深層筋膜,從四肢到軀幹全都進行了伸拉,使身體筋柔骨順,從而使得臟腑氣機升降有序,人體從內到外得以滋養。再有就是簡單質樸,傳統健身方法大多簡便易行,八段錦只有八個動作,循環往復。這也正是傳統健身方法的智慧之處,大道至簡,越是簡單的動作,就越能將調身、調息、調心三者合一,從而發揮身心共養的作用。

調息是關鍵

調息在古代又被稱為「服氣」、「食氣」、「行氣」等,是通過呼吸吐納來練養身體的方法,在一呼一吸間搭起身心平衡的橋樑。

現代生理學把呼吸分為內、外兩種,外呼吸是指通過口鼻肺進行的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內呼吸是體內細胞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調息最恰當的做法是和調身相匹配進行。俗話說,「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呼吸是體內氣血運行的主要動力,在調身的作用下,通過外導肢體、內引氣血,可以促進全身氣血的運行和輸布,從而增強行氣活血、強壯臟腑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呼吸有其自動節律性,我們可以順勢而為,不要刻意憋氣、弩氣,否則容易引起頭暈噁心,適得其反。

當調身變得柔順舒展了,筋骨皮肉的僵勁兒卸去後,調息就會水到渠成,達到細勻深長的呼吸。這種呼吸可使橫膈肌的升降幅度加大,腹腔內壓有規律的變動就能對臟腑起到按摩作用,從而提高臟腑功能。

調心是本源

調身和調息其實都是為調心做準備。「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調心可謂養生的第一功夫。調心又被稱為調神、存神、存思、冥想等,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把散亂的心神調整為有序的意念活動,即「將養其神,意念歸一」。

健康的源泉不在於身體,而在於心性。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里,就把喜、怒、悲、思、憂、恐、驚七種過度的情感衝動,列為致病的原因,稱為「內損七情」。「身神同補」是中醫的智慧所在,簡單來說,就是不僅要祛除身體上的毛病,還要糾正種種不良情緒。五臟都有自己的情緒病,比如「煩人傷腎」,說的是憂慮、易心煩的人,最容易產生腰腿酸痛、虛痿腎虧等症狀,在治身病的同時,還要想辦法把「腎神」治好,才是根本。生活中,因傷神而得病的例子還真不少,例如怒傷肝,愛生氣的人一般肝都不是很好;肺主悲,小心眼、愛計較的人最容易感冒咳嗽,衍生肺病等等。

調心最主要的是把各種情緒控制在平穩的範圍內,讓上升的怒火降一降,把過喜的心氣收一收,將過重的思慮放一放,使心境鬆柔恬淡。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調心還可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緩解不良情緒對大腦的刺激,降低大腦的應激性反應,從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達到抵禦外邪,祛病強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