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兩岸貿易戰或導致小兩岸互動變化

中美貿易大戰已一觸即發,來勢洶洶。但似乎連特朗普自己也不敢「去到盡」,因為他也深諳「貿易戰沒有贏家」的道理,將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取不到什麼「著數」,因為中國也能以同樣的提高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的海關關稅稅率的手段予以反制,尤其是特朗普「大票倉」地區出產的農產品如大豆、棉花等農產品,及波音飛機、汽車、集成電路等工業產品的關稅,使得這些產品滯銷,工人收入減少以至是失業,促成特朗普的「鐵票」「生鏽」,那才是對正在爭取連任總統的特朗普「一劍封喉」。另外,削減某些價廉物美的商品對美國的出口,讓美國普通民眾尤其是中低收入群眾再也享受不到實惠,使得這部分選民遷怒於特朗普,在民意調查中表達在下次總統大選中不再支持特朗普的意願,特朗普就必須為了爭取當選連任而屈服於這股強大的民意。實際上,根據一項資料顯示,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因為價格低廉而成為美國民眾不可或缺的購物中心;而且因為在美國全國擁有四千多家直營店,而僱超過一百四十萬名的員工。而正因為它為了維護「價廉物美」的形象及經營手法,因而其入貨的主要來源是中國,其每年向中國採購的商品竟然高達美國從中國進口額的一成以上,如果特朗普對這些食品增稅,沃爾瑪就勢必會將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對身上,導致美國民眾生活成本的高漲,從而又形成對特朗普不滿的普遍民意。在此情況下,特朗普還能爭取連任嗎?因此,特朗普也在正式增稅之前,設下六十日的協商期。而美國財長姆努欽周日也向霍士新聞表示,白宮正兩條腿走路,籌備關稅同時正與中國談判。《華爾街日報》也引述匿名消息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上星期曾去信給中國主管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劉鶴,列出三大條件:降低美國汽車進口中國關稅、放寬美國企業進入中國金融業市場、中國增購美國半導體。似乎是在暗示,只要中國能滿足這三項條件,貿易戰就將打不起來。

這三項條件,中國正在考慮中。其中的放寬美國企業進入中國金融業市場,有可能會部分滿足美國的要求。其實,早在去年十一月,中國就已經進一步開放給外資以投資方式進入金融市場,保險、證券、基金等外資所佔比率上限為百分之五十一,並承諾將會放寬銀行持股百分之二十五的上限。在能夠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專門進一步向美國金融企業開放准入「門檻」,並非是不可能的事。至於降低從美國進口的汽車的關稅率,可能會對中國的汽車工業造成衝擊。但似乎是國產汽車市場與進口汽車市場有所區隔,即使是但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大幅降低,也不會是中低收入居民的購買首選,因而只會對國產高檔汽車形成壓力。不過,倘是降低美國汽車的關稅,將有助於改善中美貿易的逆差,而且對鋼材的進口需求增加,提高鋼材關稅這一「殺手鐧」,就將力度大減。

而美國要求中國增加購買美國的半導體電子零件,可能正合中國的心意,是「送上門來的禮物」。實際上,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目前正從日本、韓國及我國台灣地區進口大量半導體以製作電子零件。而姆努欽希望中國可多向美國進口,以彌補其他方面的貿易逆差,中國就完全可以「順水推舟」,減少以至停止從上述三個地方進口半導體電子零件,這不但可以減少對日、韓兩國的貿易逆差,而且還可以趁勢要求美國開放更多的半導體電子零件品種,進入中國市場,亦即使得美國的「禁運清單」,刪去一些項目。

實際上,之所以造成中美貿易巨額逆差的主要原因,關鍵是在於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太少,遠超過從中國進口的產品。而中國向美國的進口不多,並不是中國不願購買美國的產品,而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實施「禁運封鎖」,不少中國希望能夠購買的產品,美國不但不准向中國出口,而且還實行嚴厲的禁運措施。列入「禁運清單」的產品,有些固然是涉及國防科學的高科技產品,因而不但不願賣,而且還緊盯可以接觸到這些產品的華裔人士,總是懷疑他們盜竊高科技偷運給中國,並動輒就以「間諜」來查辦之。另外,對待香港、澳門也是如此。在《美國--香港政策法》中,列明香港不得將購自美國的某些高科技產品轉口給中國大陸,而《美國--澳門政策法》,則連澳門向美國購買高科技產品,也屬禁止之列,就是擔心澳門商人將會轉口給中國大陸。

其實,正因為是美國對中國實行高科技封鎖,才令中國慎發圖強,自行研製,盡管在整體上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有某些個體的項目,可能已經超越美國,如量子通訊等。而且,隨著科技進步發達,「禁運清單」也已過時,其中一些產品已經升級換代,過去曾是超級的現在已經「不入流」,即使是現在還算是尖端的產品,中國也可從別的國家買到。當然,有的則是中國也可以自行研制了。

正是面對這種情況,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提出中國增購美國半導體的條件,就正合中國的心意。也正在此時,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披露,中國提出轉移部分向台灣和南韓採購半導體的訂單,改為擴大向美國採購,以助削減對美貿易順差。而美國對中國這項提議尚未做出反應,因為這可能被認為是中國「見縫插針」之舉,韓國和台灣地區也可能會認為美國「偷走」了他們對中國大陸的順差,破壞美國與韓國、台灣地區的關係。

實際上,這則消息就令台灣相關業界和蔡政府相關部門頗為擔懮。因為中國大陸的進口晶片等半導體零件,主要是來自台灣地區和韓國;如果改為向美國進口,就將原本來自台灣的營業額抽走,這對台灣地區的晶片工業,造成很大的打繫。畢竟,現在台灣地區能夠「根留寶島」的產業,已經不多,而晶片產業就是其中的皎皎者。倘連這個支撐美國產業的主要支柱也崩塌,台灣地區的產業就將完全「空洞化」了。

其實,這場中美貿易戰倘是果然打響,也是打在中國大陸的身上,痛在台灣地區的心上。當年台灣與美國的貿易也是產生巨大逆差,因而台灣地區就成為美國的「貿易制裁」對象。後來台商到大陸投資,採取台灣出單,大陸出貨的方式,使得台灣地區對美國的逆差,轉移給中國大陸,台灣地區才在此前頻仍的台美貿易戰中抽身出來。

然而,倘是中美貿易戰真的打起來,就將連帶在大陸生產終端產品並輸往美國,及在台灣生產半成品供應大陸業者的台商,也遭受嚴重影響。具體的表現是,衝擊台灣鋼鐵業與鋁製品業,衝擊台灣商品出口及經濟成長,台灣產出減額而導致GDP減少百分之一點八,電子消費、紡織、機械加工及零組件業等,都將會受到影響。因而台商也就高興不起來。

或許,蔡政府反而認為這是引誘大陸台商外移以配合其「新南向政策」的好時機。對此,倒是值得注意。因此,在這場太平洋「大兩岸」的貿易戰中,將會使台灣海峽的「小兩岸」產生何種連動變化?就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