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呼喚共治時代

1994年,中國第一次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由此邁入互聯網時代。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截至2017年6月,中國線民規模達7.51億,網站總數為506萬個,互聯網普及率提升至54.3%。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路大國。

在互聯網資訊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網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快網路立法進程,先後制定出臺了《網路安全法》《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微信十條」「帳號十條」「約談十條」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檔和管理規定,為依法管網、辦網、用網提供基本依據。

由於互聯網技術及網路環境的複雜性,對公安、工商等政府部門來說,及時發現問題及其後相關的取證、定罪、處罰等工作有很大難度。

鑒於許多網路犯罪活動都發生在相關的互聯網場景中,一些掌握了互聯網平臺及大資料的互聯網企業主動參與到了相關部門網路安全治理行動中。以阿里巴巴為例,公開資料顯示:僅2016年一年,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就主動輸出涉及網路黑灰產業的線索438條,與全國35個城市的公安機關合作打擊治理了28起黑灰產業專項案件。此外,阿里巴巴還利用自身的大資料積累、阿里雲等業務給政府部門打擊防範網路安全風險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網路安全所涉及的範圍極廣、鏈條極長——從個人到企業的資訊及財產安全、產業的健康乃至國家安全,寄望於骨幹平臺企業獨撐局面,並不現實。

以惡意程式為例,隨著互聯網使用的日益經常化,惡意軟體對用戶的危害,已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角落,並在網路空間發展出了成熟的灰黑產業鏈條,成為網路犯罪的重要工具。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欺詐、盜刷、洗錢、資訊洩露等違法違規事件時有發生。即使是公共服務類網站,其安全問題同樣不容樂觀。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1~8月,全國被篡改的政府網站數量為1232個,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1468個。這些網站一旦被入侵,可能會造成政府內部的資訊洩露,嚴重的或許會危及國家安全。

如何保證網路安全,越來越成為一個各方面因素相互關聯、彼此交織的龐大系統工程。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網路安全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制度創新,加強政府監管,建立健全維護網路安全的各項制度措施,大力發展網路資訊技術,通過技術創新將網路安全風險扼殺在搖籃中。令人欣慰的是,與此同時,各方「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亦正成為互聯網時代的強大社會共識。

在2016年4月的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路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線民共同參與,共築網路安全防線。」

不久之後的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又鄭重強調:「網上網下要同心聚力、齊抓共管,形成共同防範社會風險、共同構築同心圓的良好局面。」

「上下同欲者勝」。人們有理由期待,政企攜手、多方參與的網路安全社會共治氛圍日漸濃烈,全社會共同築牢網路安全防線的前景必將早日到來。

(王輝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