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邊境隔離墻:前世今生

位於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邊界線,雖然是一條很年輕的國境線,卻是地球上人員、物資和貿易往來般繁忙的邊境。美墨陸地邊界綿延1954英里(3145公里),從墨西哥灣沿著格蘭德河一路向西直抵太平洋沿岸,橫跨美國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州4個州,以及墨西哥的下加州、索諾拉州、奇瓦瓦州、科阿韋拉州、新菜昂州、塔毛利帕斯州6個州。如果將這片區域當做一個獨立的國家,它將成為世界五大經濟體之一,居住人口接近9700萬。

這片區域同時也見證著美墨之間割捨不斷的特殊聯系。美國和墨西哥之間有48個邊境口岸,330個入境關口。根據美國交通部的資料,2016年有580萬輛貨車穿過美國邊境,其中210萬輛從德州拉雷多入境;當年有超過10400列火車進入美國,包括50.83萬個裝載集裝箱、48.71萬個空集裝箱以及近14500名乘客,其中約88%的列車通過德州邊境入境美國,主要集中在拉雷多和依格爾帕斯口岸;此外,當年有約18.13萬輛巴士和75.6萬輛私人汽車從15西哥進人美國,入境旅客達到1.43億人次。

但在這條邊境線上,一百多年來還在交織上演各種政治博弈、警匪對峙、毒品交易、人口走私以及生離死別。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上臺,美墨邊境又在上演「牆」的故事。

年輕的國境線

一百多年前,美墨邊境線並不是如今的模樣。1821年,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當時墨西哥的領土面積向北延伸到今天的美國俄勒岡州,包括加州、德克薩斯州以及美國中部一些州在內的廣袤地域。為了防止美國的入侵,墨西哥試圖在邊境地區達立一個緩衝區,因此鼓勵本國公民前往德克薩斯地區定居,甚至向美國移民提供廉價土地以換取他們加人墨西哥國籍。

但是英美移民的目的只是土地而非墨西哥國籍,很快德克薩斯地區的美國移民就超過了2萬人,在人口數量上已超過了墨西哥本土人口。而且這些移民出錢出武器,多次慫恿德克薩斯獨立,但均被墨西哥政府鎮壓。直到1836年,德克薩斯地區的種植園主宣佈獨立,並建立德克薩斯共和國。因為該政權的旗巾只上只有一個白星,其也被稱為「孤星共和國」。

德克薩斯的獨立標誌著墨西哥領土流失的開始。此後,美國毫不掩飾其對墨西哥領土的覬覦。1844年,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波爾克承諾,將把美國領土從「大西洋延伸到太平洋」的「命定擴張說」付諸現實。1845年,美國吞併了德克薩斯共和國,美國與墨西哥的關係迅速惡化。

美國提出用3000萬美元購買加州和新墨西哥州,遭到墨西哥拒絕,隨後波爾克派遣4000名士兵進入格蘭德河以北、紐埃塞斯河以南的區域。1846年4月25曰,墨西哥騎兵發動進攻,造成16名美國士兵傷亡。這就給了美國向墨西哥宣戰的藉口。經過一系列激烈的戰爭,美軍於1847年9月佔領墨西哥首都。

迫於美軍的強烈攻勢,墨西哥被迫與美國在1848年2月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瓜達羅佩伊達爾戈條約》。根據該條約,墨西哥正式承認美國吞併德州,並將其55%的領土割讓給美國。這片區域包括今天的加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猶他州的全部,以及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奧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的部分地區,總面積達230萬平方公里。1853年的「哥斯登購買計畫」再度將美國版圖擴大,並且基本上確立了美國與墨西哥的現代邊界。

從此,墨西哥退化為區域性國家,其領土面積如今不過19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領土則躍升到700萬平方公里,並且橫跨兩大洋,從而奠定了世界性大國的體量基礎。

邊境最初是開放的

在美墨邊境基本確立之後,由於充當美墨邊境天然界河的格蘭德河曾多次發生河流改道的情況,兩國就邊界問題出現多次爭議。直到1970年,美墨兩國才最終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邊境爭端和不確定性邊界。兩國陸地邊界長達3145公里,海上邊界在太平洋有29公里,在墨西哥灣有19公里。

由於當時生活在邊境區域的土著印第安人,既不願意歸順美國政府,也不願意接受墨西哥政府的統治,三者間的鬥爭與反抗一直持續了近三十年,直到1870年代,美國政府在軍事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從而成為邊境地區絕對的主宰力量。

不過《瓜達羅佩伊達爾戈條約》仍然給予居住在原屬墨西哥領土的墨西哥裔以公民權和豁免權,且允許兩國公民可以自由通過邊境,美國不對邊境移民進行限制。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後,美國當局和民間組織開始試圖阻止非法越過南部邊境的移民,不過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移民,而非墨西哥人。加州大學戴斯分校歷史系副教授蕾切爾‧聖約翰說,當時有中國移民學會些許西班牙語後,就冒充墨西哥人穿過南部邊境進入美國。

在波菲里奧•迪亞茲擔任墨西哥總統的1876年至1910年期間,美墨邊境進入了一個發展迅速的階段。當時的墨西哥政府允許美國的金融投資進入,大量鐵路的修建使得墨西哥北部地方與美國的聯繫愈發緊密,人口規模和經濟都實現了大幅增長。相反墨西哥北部各州與首都墨西哥城之間的聯繫並不那麼緊密。到1896年,美國資本家資助墨西哥修建了11500公里長的鐵路。美國不僅對墨西哥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還加大對墨西哥礦業資源的開發,到20世紀初時美國已控制了墨西哥80%的採礦業。

1911年墨西哥國內發生革命,迪亞茲政府被推翻,墨西哥進入內鬥時期。大量墨西哥人為逃離戰爭進入美國,而當時美國國內對墨西哥勞工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對邊境管理並沒有採取特別強制措施。但在1916年墨西哥革命起義者潘喬•維拉對新墨西哥州哥倫布縣發動襲擊,以及1917年1月一戰期間德國外交部長向駐墨西哥大使提議和墨西哥結盟進攻美國的絕密電報「齊默爾曼電報」被洩露後,美國才意識到邊境是需要監督管控的危險區域。

一戰結束之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新的全球超級大國。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進入「鍍金時代」,國會打算擴大聯邦警察的力量和範圍,並加強對移民的管理。1924年,美國成立了邊境巡邏隊,將其歸屬於勞工部。雖然邊境巡邏隊的正式職責是負責國際移民業務,但實際上它充當了一個管理來自墨西哥的移民工人的機構。

圍欄陸續建起來

在美墨邊界確定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對邊境上兩國人員來往並沒有太多限制。美墨邊境上豎起的第一道圍欄出現在1909年,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牛的跨境流動。1910年陸續豎起的邊境圍欄,更多是作為邊界線的指示,指引人們到指定地點過境。雖然美國政府從1920年代開始加強了對邊境的管控,但並沒有大規模修建圍欄。直到1990年代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落地和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的兩個時期,邊境牆的規模才得以迅速擴張。

美國政府認為,美國西南邊境地區的毒品走私威脅日益嚴重,是非法移民「超載」引起的。此後美國開始在邊境地區安裝圍欄來限制非法移民和毒品的流動。1993年,時任總統克林頓批准在加州聖地牙哥與墨西哥蒂垡納之間的沙漠地帶修建一條21公里長的「邊境牆」,預計花費3900萬美元,希望能將這段邊境上的非法移民人數從每天10萬人減少到每天5000人。但是在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新一輪墨西哥移民大規模湧入美國境內。1996年,克林頓總統繼續簽署非法移民改革和責任法案,加大對非法入境者的處罰,並批准更多的邊境巡邏和圍欄建設資金。

2001年9•11恐佈襲擊發生後,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國家安全的裏視與管控,並於2003年成立國土安全部。作為防止「恐怖分子和恐怖武器進入美國」的核心任務的一部分,新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更是加大了對國家邊境的安全管控。

2006年10月,小布希總統簽署了《安全圍欄法案》,旨在通過在美墨邊境建立一道綿延千里的圍欄阻止大批非法移民從美墨邊境逬入美國。新法案不僅批准在美墨邊境新修建1126公里長的圍欄,還批准邊境執法人員部署更多移動柵欄、開設更多檢査站以及架設更多照明設備,以防止有人非法進人美國。此外,法案還批准國土安全部使用更多攝像頭、傳感設備、衛星和無人駕駛飛行器等先進手段,通過「虛擬牆」來加強邊境地區的安全。

在項目啟動初期,美國政府為了不耽誤國會提出的在2008年12月之前建成410公里圍欄的「進度目標」,避開了徵地拆遷難度大、易引發破壞生態環境爭議的地段,在容易開工的地段搶先興建了多處圍欄。其中大約有105公里圍欄並未建在美墨邊界線上,而是在距離邊界800米至1.6公里的地方。這些圍欄斷斷續續地分佈在美墨邊境各處,到2016年為止尚未連成一線,各段圍欄之間的缺口往往長達數公里,非法移民很容易步行經過圍欄之間的缺口進入美國。

根據2017年2月提交的報告,目前美墨邊境上已經完工的圍欄總長度為1045公里,其中480公里長的圍欄只能阻擋車輛,並不能防止行人穿越,這也意味著目前只有約565公里長的邊界能夠阻止行人偷渡越境。《今日美國》網站和《亞利桑那共和國》的調査報告也顯示,儘管邊境隔離牆經過多年建設,旦已耗資20多億美元,但大部分邊界並未被圍起來。

造牆的錢在哪兒

每年上百萬的非法移民試圖穿越美墨邊境前往美國,不僅給美國社會管理帶來各種挑戰,還帶來嚴重的毒品犯罪問題。這一現象已成為美墨關係的重要課題之一。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主要競選承諾之一便是加強並升級美墨邊境的圍欄(特朗普稱之為「牆」),聲稱要在美墨邊界建造1600公里長的圍欄(美墨邊界的其餘部分被自然障礙隔離),並用10米到15米高的混凝土牆體代替柵欄。

2017年1月上任伊始,特朗普就簽署了第13767號行政命令,為修建隔離牆正式邁開第一步。但該議題從一開始就面臨著來自國會和其他政府部門以及墨西哥政府的重重掣肘。在墨西哥總統明確表示不會為這堵牆付錢後,特朗普宣稱要對墨西哥出口商品徵收20%的關稅。

修建隔離牆,首當其衝的就是建牆費用從哪兒來。美國審計總署2009年計算過,美墨邊境現有的能阻止人通行的圍欄建造成本是平均每英里約650萬美元,能阻擋車輛通過的圍欄每英里的成本則為170萬美元。而顯昂貴的邊境牆成本則達到每英里1510萬美元,最便宜的也要400萬美元。美國國土安全部曾在亞利桑那州開展了一項「虛擬監視」試點專案,耗資10億美元僅褪蓋了53英里(85公里)長的區域。後來奧巴馬政府削減了其他虛擬牆的建設資金。

作為與墨西哥邊界接壤最長的德州,其邊界長度超過1200英里(1930公里),如果按照每英里650萬美元的成本核算,僅德州需要的建牆費用就高達78億美元。而這個數字也是極度不準確的,因為現在的隔離牆高度、體積和工程設計成本,肯定比過去的圍欄要更貴,此外現有的邊境牆建在相對容易和成本低的地區,在地形更為險峻的地方造牆,其成本也相應要增加。

還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審計署估算的建牆費用還不包括征地、公用事業安置以及訴訟等費用,這也是一筆龐大的支出,尤其是在德州。在德州全部邊界線上修建隔離牆,可能需要佔用的私人地塊就多達4900塊,如何解決這些土地的產權問題將成為美國政府的難題之一。

2006年《安全圍欄法案》通過之後,聯邦政府就在德州的私人土地上修建起了部分邊界圍欄,並引發了300多起土地訴訟案件。在已經了結的土地訴訟案件中,有的業主僅得到100美元賠償,有的得到了500萬美元,一些土地所有者甚至因此破產。截至2017年夏季,在第一批案件提交9年後,300多起訴訟案件中仍有85起沒有結束。

2017年一整年,美國國會都沒有撥出任何資金用於修建隔離牆,也沒有考慮對墨西哥商品徵收新關稅。為兌現競選承諾,特朗普一度放話,如果國會不批准為隔離牆撥款,他就要關閉美國政府。

不過特朗普在隔離牆計畫上多次改口。2017年7月,特朗普改口稱隔離牆的興建長度可能只需要700英里,牆體高度約為9米。為了給修牆工程掃清道路,美國政府在去年9月免除了卡菜克西科市包括環境審査等在內的多項檢査。根據2005年的一項法律規定,若國土安全部部長認定隔離牆符合國家安全利益,那麼修牆工程就可免受環保審査的影響。

2018年3月,特朗普終於從國會爭取到了16億美元建牆資金,但對於3200公里長的美墨邊境而言,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不過特朗普反對非法移民的議題,在經過一年多的博弈之後,已經初見效果,非法移民的入境人數已經有所遏制。至於特朗普的隔離牆能夠給美國社會帶來多大的積極效應,還不好言說。

(龔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