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科研創新需政校企三方合力 陳觀生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轉達澳門中聯辦,覆函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和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與師生的聯名信件。內容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很高興看到澳門高校科技創新取得的進步,希望澳門高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培養更多愛國愛澳人才,創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又向澳門高校廣大師生致以誠摯問候。事情引起本澳極大關注,令澳門科技界和高校師生深受鼓舞。澳門的科技創新一直以來相對臨近地區落後,期望今次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關注之下,能真正實現突破。

特區政府需明確科技產業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資源全球配置的時代,各個經濟體能夠在全球競爭中突圍而出,依賴於經濟體的動態比較優勢而非靜態的固有比較優勢。動態的比較優勢不同於靜態的比較優勢,在於其本身是可以創造的。而創造地區動態優勢的,就是地區的「創造性資產」。也即完善優良的基礎設施,優秀的人才儲備,堅實的科技基礎,健全的市場環境,規範的法治建設,以及政府的政策與制度支撐,等等。

特首崔世安在「習近平主席關於澳門高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會」上指出,習近平主席回復澳門兩所大學的校長來信,並對澳門特區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體現了習近平主席、中央政府對澳門高等教育、對澳門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令澳門高等教育界、科技界和廣大澳門同胞受到極大鼓舞。他向在場人士分享了兩點認識。第一,要充分認識習主席的重要指示對澳門各項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和指導意義,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工作在國家發展和「一國兩制」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澳門的實際情況來看,要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必須發展科技,政府將全力推動教育發展,激發創新活力,加強建設教育和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從政策支持、資源投入、制度完善等多個層次,提升教育素質與水準,為建設終身學習的社會而努力。第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推動澳門高教、科技發展是確保澳門 「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的重要因素。澳門高等教育界應按照「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戰略定位,努力推動澳門科技創新發展,尤其是要瞄準大灣區的發展。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會在科技創新投入經費,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等方面推出鼓勵性的政策,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創新驅動發展。

現實上,回歸後的澳門已經歷經了近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財富大量積累與經濟實力大幅增長,完全有能力投資於地區的創造性資產。然而,與目前澳門的經濟實力相比,澳門地區的發展環境培育,無論是人才、科技、基礎設施例如移動通訊或網路,等等,則處於較低水準,與本身的經濟實力不相匹配。就以科技的研發與投入看,澳門今天具有世界天花板的頂級人均GDP,全球收入最富有的政府,但是卻錄得比一些非洲窮國更低、全球地板級的R&D開支(GDP佔占比0.04%)。

另一方面,在澳門本土企業實力很弱小,內生發展動力極其缺乏,新興產業難以萌芽的狀況下,澳門需要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產業政策。尤其是在澳門政府佔據龍頭產業博彩業的大股東地位,代表澳門民眾掌握大量財富的情況下,政府作為產業政策的制定者,甚至直接參與新產業投資的主導型角色,以指導市場的資源配置,培植新產業,帶動本土企業的發展,更為必要。

有專家提出,全球各個經濟體,尤其是大量存在大量本土中小微企的經濟體中,政府推動科技產業的角色,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主導型政府。即在企業力量十分薄弱的情況下,政府作為投資主體直接介入投資,通過建立政府持有的大型企業,向中小微企進行技術擴散與示範,以帶動本土中小微企的成長或進入跨境投資;一旦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力,政府資本就開始退出。例如臺灣1960年代由政府直接出資上千萬美元,創建臺積電、聯華電子等大型企業,通過技術擴散與中小微企形成了產業的中衛關係,最終培植了臺灣的電子產業。而新加坡主權基金公司淡馬錫,則大量投資海外興建各種工業園、智慧園、科技城,為本土企業跨境投資創造條件。這些案例都是以大帶小,即政府帶有政策性意向投資興辦的大企業,自覺扶助中小微企的典型。二是鑲嵌型政府。即政府通過建立公共研發、各類服務機構,與企業合作,形成政府資助的公共機構與企業間的社會鑲嵌型合作,推動經濟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例如各個經濟體的生產力促進中心、貿易促進機構、企業輔導與扶助機構等。三是平臺型政府。即建構一個研究機構、商家、金融機構、商會與協會之間資訊流通的網路平臺,或稱官產融學研協(協會)為一體的地區創新體系。此時政府的角色主要是創新制度與政策的供給者,由此,去促進與誘發企業這一市場主體的創業與創新。

事實上,各個經濟體因經濟發展階段、企業實力的不同,政府角色的偏重也有所區別。在科技企業特別弱小之時,主導型政府角色更形突出,例如60年代的臺灣;而在科技企業具世界競爭力的德國(德國是中小微企為主體的國家。全球2000家知名中小科技企業,德國就佔據幾乎半壁江山),則政府角色理所當然是平臺型的。

專家指出,澳門政府的角色以及與本土科技企業的關係,至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針對本土企業的,十分清晰的角色定位。雖然目前在鑲嵌型政府角色上,已經開始做出努力,但是,離主導型、平臺型政府仍然相距甚遠。

本澳高校科研水準亟待強化

在「習近平主席關於澳門高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傳達學習會」上,澳大校長宋永華表示,上月 (5月) 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在香港的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的回信,提到澳門的科研發展,令澳門科技界和高校師生深受鼓舞,澳大和科大決定去信習近平,展示澳門發展科技的決心。宋永華感謝習近平對澳門高校的重視和支持,將組織全體師生深入學習,把要求轉化為行動。

中聯辦主任鄭曉松也強調,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不僅肯定了澳門高校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也提出了殷切希望,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對澳門高校發展的重視和對師生的關懷,對我們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高等教育事業實現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澳門高校的科研水準取得了顯著進步,不僅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也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澳門只要充分利用國家將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這一難得機遇,更好地把握「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創新、共同發展,就一定能夠為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更大貢獻,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闖出一條新路。

有國家教育部官員曾指出,粵港澳三地高教領域各有優勢:廣東高校類型多、產學關係緊密;香港高校科研實力雄厚,基礎研究、國際化優勢明顯;澳門高校在中藥、太空研究等領域特色鮮明。粵港澳大灣區內,還有內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流大學在深圳、珠海等地設立校區或研究院,為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可以說,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類型豐富,互補性強,人才集群、大學集群,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基礎和優勢。粵港澳三地高教領域應把握天時、地利、人和有利契機,加強多元化合作、打造世界級科研創新平臺,為大灣區和國家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亦有本澳科技界人士認為,澳門高校科研水準在過去十年,不論在人員,設備及產出上都有快速進展。其中,在澳門設立的兩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累積發表的論文逾千篇、成功申請多項發明專利,使本地科研環境及實力獲國際認同及高度評價。該人士建議,為進一步提升澳門學術水準,引進優質的博士後人材加入到科研創新工作中是順理成章之舉。當前內地各高校教育水準飛速發展,把兩地的人才和研究資源優勢結合起來,開展內地與澳門博士後交流工作,必定有利培養更多具有全球視野的戰略型高端人才,也有利於澳門科技創新的進一步發展,是內地與澳門之間高層次人才交流的理想管道。他提到,據悉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與香港學者協會自一○年起共同實施內地與香港聯合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名為「香江學者計劃」,每年選派一批博士後研究人員赴港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計劃執行是我國實施開放性人才政策的一個具體措施,在內地及香港主辦方通力合作下,特別是在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和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認真、細緻的安排下,該計劃開展得非常順利,受到國際社會多方面的關注和好評,使香港多間院校具有豐富的研究資歷及國際聯繫,在許多學術領域裡均活躍於國際前沿。

受啟發於「香江學者」計劃,他建議內地與澳門也在這方面合作,通過互補雙贏的人才培育模式,支援與粵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相似的澳門民間科技團體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合作,舉辦「澳門青年學者計劃」,促進加快項目進程以爭取更早的使其發揮作用。利用澳門其獨一無二的「中葡商貿平臺」角色,培育有別於「香江學者」的另類具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多角度、多層次的科技創新發展新格局發揮作用。

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人的推動,因此,人才成了各行各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澳門地域狹小,人口基數較小,勞動力供給不足,澳門本土培育的高學歷人才數量也不能滿足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儘管澳門有不少人在海外求學,但也有不少人學成後並未返回本澳發展,總體上澳門的人員供給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高學歷人才更是稀缺。因此,澳門政府應加大對澳門高校的投入,培養更多的高層次人才服務澳門社會發展。已經成為本澳社會的共識,也是特區政府回應習近平主席指示的主要內涵,下一步就看如何落實。

鼓勵企業界全面參與科技創新

科技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企業為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必須加大科研的投入,積極研發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與時俱進,根據客戶的需求愛好取向變化及時調整產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以互聯網、新能源、大資料為代表的新產業革命,掀開了中小企為先導的全球創業、創新高潮。中小企是科技與創新的源泉,基於這個事實,無論是美、日、德、英等發達大國,還是北歐、以色列、新加坡等小型科技強國,無不把本國中小微企作為產業創新與發展新興產業的主體力量,加以大力扶持。

澳門經濟多元化的核心是產業創新,是培育本土新興產業。而創業與創新正是中小企的天性,也是其在市場競爭中戰勝大型企業的唯一法寶。由此,可以說利用新科技進行創業與創新,是特區政府發展中小企推進經濟多元發展的首要策略。

產業政策的核心是引導市場資源優先向新興產業配置。為此,新興產業的選擇與確立十分重要。澳門政府應該明確列出其多元發展的優先產業,且對產業的優先次序做出排列,為企業的投資做出具體的指引,提供穩定的投資預期。目前雖然澳門政府已經提出來多個發展的產業,例如文創、中醫藥、會展、商務服務、教育等。但是鑒於澳門微型經濟之特點,必須在這些產業中列出優先次序,保證及突出重點,才能體現產業政策的核心內容。

發展科技創新產業政策的特徵是資源配置的重點傾斜。有重點才有產業政策,新興產業確立之後,政府要通過各種激勵政策與措施,促進資源的重點流向方向。從手段觀察,資金補貼、人才培訓獎勵、融資優惠與稅務減免等,均是產業政策的慣用工具。

澳門是一個自由港,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自由港的政府奉行不幹幹預政策,幾乎成為全球的金科玉律。然而,全球化浪潮席捲各國,世界市場爭鬥激化,科技競爭加劇,產業版圖瞬間重組,從而各個經濟體在全球產業鏈條地位不斷變化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偽命題。在這樣一個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大潮風起雲湧,經濟體命運前途莫測的時代,政府不幹幹預形同於經濟體的自殺。這就是為什麼同為自由港的新加坡政府,通過其積極幹預,僅用了10年時間經濟全面趕超香港,崛起為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原因。

有專家建議,在目前澳門新產業發育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澳門政府可以借鑒當年臺灣政府直接投資興建聯華電子、臺積電大型電子企業,帶動中小微企和電子產業成長的做法;也可以參照新加坡的淡馬錫公司,為中小微企經營與投資鋪設通路與條件。主導型政府的角色應當成為澳門產業政策中的關鍵內容。至於政府直接參與哪類產業的投資,則必須根據澳門的具體情況,以及對澳門未來的新主導產業做出預測後,才能具體確定。

在政府確定科技產業發展次序的基礎上,企業將發揮積極主動性,加大科研創新的投入,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在鼓勵企業和大眾參與科技創新發展方面,歐盟的做法值得本澳參考。

首先,注重創新資源向中小型科技企業傾斜。多年來,歐盟一直把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在科研經費、研發平臺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傾斜,大力鼓勵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主要做法有:

(1)推動研發經費向中小企業傾斜據統計,50% 以上的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畫研發投入都投向了中小企業。在其實施的所有重大計畫中,都優先考慮中小企業的參與,並在重大計畫中專門辟出中小企業專項。例如,在人力資源計畫中,設有為中小企業定制的「產業界與研發機構夥伴與途徑」專案;在能力建設計畫中,投入13 億歐元設立「為了中小企業利益研究」項目。在新的歐盟戰略科研計畫——H2020 中,歐盟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到2015 年,僅在其新設立的中小企業創新專項計畫中,首批支持的中小企業就已經達到200 多家,支持總經費達1.2 億歐元。

(2)搭建技術創新平臺歐盟在實施構建產學研一體化聯盟、創新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創新舉措時,始終把中小企業擺在突出位置上,為扶持中小企業創新提供有力支援。目前,歐盟已先後建立了氣候變化創新與技術研究院、資訊通信創新與技術研究院、新能源創新與技術研究院、衛生健康與老齡化創新與技術研究院、原材料創新與技術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平臺,大批中小企業都是這些創新與技術研究院的成員。在創新與技術研究院內,中小企業不僅積極參與研發,而且加速了研發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在提升其自身創新能力進而帶動整個經濟的活動上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其次,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用。開放共用是歐盟科技創新的一條重要原則。為此,歐盟長期以來都致力於推動科研基礎設施、科研資料以及科研成果面向社會的開放,為大眾創新提供最為直接的可獲得性研發資源。

此外,吸引公眾參與科技計畫。歐盟很早就在組織科技計畫專案中納入了公眾參與的具體要求,並且始終強調公眾的參與及信任是科研專案和研發創新能夠持續開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