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足球運動六大「傷」

  1.皮膚軟組織擦傷、挫裂傷

這類損傷主要發生在奔跑過程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倒地時皮膚與地面摩擦,或者球員之間拼搶過於激烈而直接撞擊,如身體被對方踢傷、雙方球員爭搶頭球猛烈撞擊等。

表現:輕者局部軟組織挫傷,出現紅腫、疼痛;重者皮膚破裂出血,甚至發生肌肉斷裂。

處理:開放性出血創口需用乾淨的紗布壓迫止血,如現場沒有滅菌紗布,可用乾淨的毛巾、衣物壓迫。待止血後,表淺小創口只需用碘伏消毒,然後貼上創可貼即可。較大範圍的創口,若創面汙物較難去除,則需去醫院進行清創,較深的創口需縫合。

閉合性挫傷的處理應遵守「PRICE原則」:局部保護(Protection),防止二次損傷;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現場冰敷可用冷鎮痛噴霧劑或冰水混合物。使用噴霧劑時,要防止凍傷,不能近距離長時間噴,一般離開皮膚10~15釐米,噴3-5下,皮膚表面起一層薄霜即可;使用冰水混合物一般先冷敷20分鐘,可每隔2小時敷一次。若無冷鎮痛噴霧劑或冰水混合物,也可用冷水沖3〜5分鐘。壓迫是指冷敷後局部需用繃帶加壓包紮,以防毛細血管進一步出血。抬高是指把包紮後的肢體抬高超過心臟水準,以利於消腫。

2.肌肉痙彎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多發生在長時間運動後,由於體能下降、體液(汗)丟失過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引起體內酸堿平衡失調及肌肉電生理縈亂而致。足球運動需要大範圍、長時間跑動,體能消耗很大,業餘愛好者運動中液體補充普遍不足,特別是隨汗液流失的電解質。因此,運動中要及時補充電解質飲料,如運動飲料、固體運動飲料沖劑等。

表現:多發生在大腿和小腿後側,少部分發生在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表現為肌肉持續收縮、僵硬、疼痛,關節被動屈伸位僵直。

處理:輕度肌肉痙攣,只需將痙攣肌肉牽拉數分鐘即可止痙;重度肌肉痙孳,在牽拉的同時需補充電解質飲料,甚至需要去醫院補液。

3.肌肉、肌腱拉傷和斷裂

該類損傷多發生在小腿後面的三頭肌、大腿後面的奈繩肌和前面的股四頭肌,主要原因有屈伸肌力量不平衡、賽前準備活動(熱身)不足、氣候寒冷致肌肉僵硬、疲勞等。

表現:在運動中突然發生局部肌肉疼痛,輕者只是少量肌纖維損傷,腫脹不明顯,局部以酸痛為主,壓痛陽性。發生中度損傷時,部分肌纖維斷裂,疼痛腫脹明顯,不能繼續運動,損傷的肌肉主動發力時痛,被動拉伸時也痛。如果是重度損傷,可以發生肌肉或韌帶的完全斷裂,有時可感覺到損傷部位「嘎嘣」一聲,如跟腱斷裂時自我感覺「小腿後面被人踢了一腳」或「被東西打了一下」,不能正常行走,疼痛腫脹劇烈;有時斷裂即刻疼痛不明顯,活動後疼痛明顯。

處理:現場處理遵循PRICE原則,輕度損傷者處理後可繼續運動;中度損傷者宜休息,局部血腫明顯者需就醫,抽出積血,防止血腫機化;重度損傷者需即刻就醫。48小時內以冰敷為主,每隔2小時敷20分鐘;48小時後可以冷熱敷交替,以促進消腫。對外用消腫藥膏過敏者,可以用網狀肌內效貼貼紮消腫。

4.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在足球運動中非常常見,多發生在拼搶球時腳踩在對方腳上或足球上時,瞬間失去重心發生扭傷。踝關節的內側韌帶厚而寬,外側韌帶薄而細,內踝高,外踝低,如此的生理解剖結構使踝關節更易發生內翻型扭傷,而損傷到踝外側韌帶。

表現:踝關節外側疼痛,行走困難。輕者外側跟腓前韌帶腫脹不明顯,僅有外踝前側壓痛。中度損傷者,韌帶部分撕裂,以跟腓前韌帶為主,腫脹局限在外踝前側,被動內翻踝關節時疼痛,外踝及足底叩擊痛不明顯。重度損傷者,韌帶斷裂,可合併內側三角韌帶損傷及內外踝撕脫性骨折,整個踝關節腫痛劇烈,骨折時內外踝及足底叩擊痛陽性。

處理:現場處理遵循PRICE原則,輕度損傷經現場處理、粘膏支持帶包紮後可以繼續參加運動。中、重度損傷者需要就醫,未合併骨折的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應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周,以防韌帶被慢性拉長癒合,導致關節鬆弛。無移位的骨折可以保守治療,用石膏固定6周;關節內出血腫脹明顯者,需在24〜48小時內穿剌抽液,以防關節機化僵硬。

5.膝關節扭傷

足球運動中的鏟球動作是一項高水準的「技術活」,同時也是導致運動損傷的高危因素。小腿後外側被「飛鏟」後,很容易造成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快速奔跑中突然的變向、急停、急轉等動作也極易扭傷膝關節韌帶,常見的有內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等。

表現:膝關節傷後迅速腫脹,常見於交叉鋼帶斷裂;傷後腫脹不明顯,但關節疼痛,晚上或第二天關節腫脹明顯者,一般為半月板損傷;傷後關節腫脹明顯,同時內側疼痛明顯,側扳試驗陽性者,很可能是膝關節三聯損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側扳試驗方法:患者膝關節伸直,檢査者一手抵住膝關節外側(或內側),並向對側用力推,另一隻手握住踝關節向外側(或內側)扳小腿。如果內側(或外側)疼痛,即為膝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如果同時出現鬆動,則為該韌帶斷裂。

處理:現場處理遵循PRICE原則,單純的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或後交叉韌帶損傷,一般採取保守治療。若前交叉韌帶斷裂,需手術重建。一般手術在傷後2-4周關節腫脹基本消退後進行,有利於康復。

6.骨折

足球運動中最常見的骨折有:踝關節撕脫性骨折,小腿脛、腓骨骨折,脊柱骨折。各種原因造成的踝關節嚴重扭傷,可發生撕脫性骨折;小腿被對方球員鏟球時踢到,會造成脛、腓骨骨折;奔跑中碰撞倒地翻滾,或騰空搶頭球時被撞翻臀部著地,都可能引起脊柱骨折。

表現:局部疼痛、腫脹劇烈,不能運動,活動受限。小腿骨折後,有時可見開放性的骨頭斷端外露,脊柱骨折可出現四肢麻木或功能障礙。

處理:懷疑發生骨折,一定不能隨意搬動肢體,以防骨折移位加大,損傷附近的神經、血管,造成二次損傷。送醫前,現場可以採取臨時固定措施。可用夾板或木板進行固定,注意固定鬆緊度,以固定的綁帶可以伸進去一指為宜,以防壓迫神經、血管。懷疑脊柱骨折者,絕對禁止兩人「抬轎式」搬運傷患,以防損傷脊髓,造成不可逆的功能障礙。患者需保持脊柱伸直位,固定在木板上。對於開放性骨折,不能把外露的骨頭還納,以防汙物進入創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