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掌握養生要訣,有助健康過伏天。

別太貪涼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裏,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更要注意。開時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避免直吹身體,尤其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後不要衝涼水澡,以免受風寒濕邪侵襲。忌貪吃生冷瓜果,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在口內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且吃的時候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受寒後,可以喝薑茶發汗散寒。

飲食開胃 很多人在三伏天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鴨肉、瘦豬肉等性平或涼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身體祛濕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裏穴,有助運化水濕。睡前用40℃的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品質。還可以可以出些汗,讓濕氣隨汗水散發。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綠豆湯。

「低調」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去鍛煉。夏天人體能力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運動,如游泳、釣魚、太極拳等。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空氣濕度超過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 晚睡並不是提倡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入睡時間不要超過23點,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中醫認為「春生夏長」,人體陽氣在夏天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不宜超過1小時,以30~60分鐘為宜。

靜坐除煩 研究表明,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比年輕人更高。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如果配合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平氣和,還能活血通絡。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方法是: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下,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齒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