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80年代,國共秘密接觸的幕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主持下,一系列開明的對台政策相繼出臺。對此,時任國民黨主席蔣經國也感受到了,並在其生命歷程的最後10年裏一直關注著兩岸統一大業,使兩岸關係有了重大突破。

武力對抗在兩岸悄然消失

新中國成立後,海峽兩岸長期處於緊張的軍事對峙。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敏感的人們發現,已喊了30年的「解放臺灣」的口號正悄悄地從新聞媒體中消失。1978年10月,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會見日本文藝評論家江藤淳指出:「如果實現祖國統一,我們對臺灣的政策將根據台灣的現實來處理。」

兩個月後,1978年12月16日,中國政府就中美建交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又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新的對台政策。這段答記者問的重要性,在於中國政府第一次在正式公開場合沒有使用傳統的「解放臺灣」的提法,反映了大陸對台政策即將作出重大調整。

1981年9月30日,為了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了關於臺灣的重要講話,即著名的「葉九條」。葉劍英真摯地表示:「我們希望國民黨當局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的立場,以民族大義為重,捐棄前嫌,同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完成統一祖國大業,實現振興中華的宏圖,為列祖列宗爭光,為子孫、後代造福,在中華民族歷史上譜寫新的光輝篇章﹗」

面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統一方針,國民黨當局也儲更改了對大陸的方針。

1981年3月29日至4月5日,國民黨召開了第十二次黨員代表大會,蔣經國主持大會通過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強調「建設臺灣與統一中國是不可分的,惟有建設臺灣,才能實現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並要求國民黨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三分敵前,七分敵後」和「以政治為前導,以軍事為後盾」等為最高指導原則。這次大會顯示國民黨已經放棄了武力「反攻大陸,復興建國」的大陸政策,並針對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將其大陸政策調整為以「實現三民主義」的和平方式「統一中國」。

兩岸關係由此結束了30年軍事對抗的局面,進入了和平對峙時期。

走到台前的「神秘來賓」

為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在1981年10月9日召開規模宏大的紀念大會。會議召開之前,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發函邀蔣經國、宋美齡、蔣緯國、何應欽、陳立夫、張學良以及其他臺灣各界人士參加紀念大會,請他們回大陸和家鄉看一看,並明確表示:蔣經國等先生來大陸和故鄉遊覽時,「願意談談心當然好,暫時不想談也一樣歡迎」。

在應邀與會的人士中,有一位來自香港的新聞界人士沈誠最為顯眼。他當時雖是《新香港時報》的社長兼總編緝,但卻有台方背景。沈誠是蔣經國的同鄉,曾在蔣經國于抗戰時苦心建立起來的青年軍中任師長,到臺灣曾擔任蔣經國的機要秘書,與「小蔣」淵源很深。退職後到香港辦了一家《新香港時報》,此次亦在應繳嘉賓之列。

由於自己的特殊背景,沈誠對是否與會一度猶豫,後專程去臺灣,向蔣經國當面請示機宜。蔣經國對沈誠此行「既不鼓勵亦不禁止」,實際是同意沈誠去北京,而且還囑託沈誠一定要代他到溪口老家看看,「最好能拍一些現場照片」沈誠到北京後,受到了熱情接待,並被安排到溪口一遊,拍到了蔣介石故居和祖宗墳墓保護完好的大量照片。

沈誠在北京逗留期間,還受到了葉劍英委員長的接見。葉劍英同他探討了國共和談的可能性,並要他向蔣經國轉達中共的和談誠意。隨後,鄧穎超也接見了沈誠,探討國共和談問題。沈誠熟知蔣經國的態度,在回話中「喑示今天臺北的氣候,還不是談判時機」。

儘管蔣經國堅持「偏安拒和」的政策,但鄧小平、陳雲等中共領導人卻在各種場合表達了舉行國共和談的願望:認為現在「兩邊雖然吵架,但都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的立場。在這一點上,我們兩邊是一致的」,「將來我們這邊的老一輩人不在了,接我們班的人仍然會堅持這個立場,並且能夠堅持下去。但他們那邊的老人不在時,接他們班的人是否會堅持這個立場;如果堅持,客觀上是否能堅持住,就很難說。因此,要趁我們這些老人還在的時候,早做打算,早下決心,先把國家統一起來」。這些發自肺腑的話,果然被臺灣以後的政治變局所証實。

在中共的誠意面前,蔣經國又一次默許沈誠成為其探聽大陸政策的「密使」。蔣經國的這位原機要秘書就這樣走到台前,在上世紀80年代前期往返於內地、香港、臺灣三地,成為國共兩黨進行聯繫和溝通的重要管道。

臺北傳來「消息」

從1986年開始,臺灣島內與國際上的一系列新的變化,衝擊著國民黨「永不與中共談判」的政策,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也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越來越多的批評。蔣經國不得不開始考慮求變,沈誠也因此受蔣經國之命先擬出一個方案。沈根據多次與中共方面接觸及中共方面的建議,於1986年夏在臺北擬定「國是建言」呈交蔣經國,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國是建議備忘錄」,於當年8月交給中共方面。

蔣經國默許的這份「備忘錄」的主要內容有:(1)分析兩岸兩黨對當前「國是」在觀點上的異同;(2)雙方對意識形態上的差距和互相執著;(3)經濟制度、社會結構的分歧;(4)如何在「國家至上、民族第一」的大目標下,共同為和平共存,國家統一而努力奮鬥;(5)國家定統一,手段必須和平;(6)實行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

沈誠的「備忘錄」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中共高層領導人的高度重視。1987年3月,中共中央邀請沈誠到北京晤談。赴京前,沈誠又一次去臺灣向蔣經國請示。蔣經國表示目前階段暫時還只能採取『官民有別』政策,對純粹民間之接觸、交流,政府新的『三不政策』是『不鼓勵』、『不支持,、『不壓制』。」這一積極表示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原先僵硬的政策。3月14日,楊尚昆接見到京的沈誠。在這次會談中,沈誠要求中共方面貪出國共第三次合作的腹案,以便他向蔣經國「請示機宜」。楊尚昆提出中共中央關於談判的基本原則是:「第一,雙方談判主題: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國民黨。因為今天以兩個『政府』來談,諸多不便,可能產生不對等的現象,你們可能有困難,而黨對黨談起來就靈活多了。所以我們還特別說明,黨對黨中還加以強調中央層次和對等地位,這兩點,以示對你黨的尊重:第二,談判主題:先談合作,後談統一,我們的目的是希望兩岸人民能由互相交流而團結起來,而各取所長,共同合作,如利用臺灣財源、科技、智慧等等來配合大陸資源、人力、市場,共同振興實業,發展國家經濟,慢慢再求政治上達成國家統一。」

沈誠對楊尚昆提出的和談原則很滿意,當晚便通過香港,將這次談話的內容報告給蔣經國。兩天後臺北傳來消息:蔣經國同意「兩黨對等談判、中央層次」的模式。

楊尚昆給蔣經國的一封密信

儘管蔣經國同意兩黨淡判,但他對中國共產黨仍抱有極強的戒心。蔣經國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過去我們曾與中共有過多次和談,得到了慘重的教訓,所以1949年以後絕不再與中共和談。」

國民黨拒絕和平統一談判的關鍵因素,還在於他們普遍持有的一種觀念:大陸大,臺灣小,國際社會不承認臺灣當局,中共主導談判,談判的結果將是臺灣被中共統一掉。因此,蔣經國及國民黨內不少人,都對第三次國共合作持懷疑態度,在答復同意兩黨談判的同時表示「在技術上還希望正式有個具體表達」。沈誠立即將此消息轉達給中共中央領導人。

幾天後,鄧小平親自接見沈誠,在談話中對蔣經國希望的技術上的「具體表達」作了完整的闡述,那就是「實行一國兩制,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問題。」對鄧小平的回答,沈誠十分感動,立即把消息反饋給臺灣。

3月25日,中共中央領導人經研究決定,以楊尚昆的名義致函蔣經國,並由沈誠秘密轉至台灣,邀請國民黨派代表到北京參加兩黨談判。密信由沈誠攜至台北面交蔣經國。

4月4日,蔣經國約見沈誠說:「我對於他們的來函,已仔細看過,大致上他們還是有誠意的,至於在時機上,他們好像操之過急。」但不久,蔣經國就取消了在臺灣實施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體制」。

(東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