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惠澤民眾、凸顯民間

基層交流:搭建起為普通百姓辦實事橋樑

海峽論壇開啟了一個更廣泛、以基層民眾為主角的兩岸交流時代。怎麼為臺胞辦實事、謀福祉成為10年來海峽論壇最關切的話題之一。據統計,10年來,海峽論壇累計發佈了涵蓋兩岸人員往來、赴台旅遊、就業、基層調解、文化交流、版權交易、兩岸直航、台企融資等領域的60多項惠台措施。小到稻米進口、水果採購,大到旅遊往來、影視合作,實實在在的政策讓數以萬計的臺灣基層民眾感受到了大陸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嘗到了海峽論壇的「甜頭」。

聚焦民生 惠澤臺胞

2009年,第一屆海峽論壇就讓與會的8000名臺灣鄉親感覺「不虛此行」,論壇期間發佈了一批惠台和先行先試政策。舉辦前夕,公安部出臺支持福建先行先試的2項政策措施。2009年5月16日,交通運輸部發佈了9項進一步促進兩岸海上直航的政策措施。緊接若,商務部、國台辦發佈了《關幹大陸企業赴臺灣地區投資或設立非企業法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共10項政策措施。2009年5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在福州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意見》共20條措施。

首屆論壇的另一亮點,是區域發展,建立兩岸特區新理念。論壇開幕前兩天,國務院公佈了《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為加強閩台交往增添了新的強大動力。以福建省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區域,該區在對台經貿、航運、旅遊、郵政、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合作中,「實行更為靈活、更為開放的政策」。「區域發展」新理念,得到臺灣方面的積極回應。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在論壇大會上不僅詮釋了「世界區域發展」新思想,而且希望「下一階段能將兩岸之間的區域合作與基層交流作為推動合作的兩個重點」。

在此次論壇上,王毅又宣佈了「推動大陸企業赴台投資」「擴大對台產品採購」「鼓勵和支援台資企業拓展大陸市場並參與大陸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進一步向臺灣居民開放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專案」「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平臺建設」「許可臺灣地區律師亊務所在福州、廈門設立分支機搆」等8項患台新政策。

2011年6月12日,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第三屆海峽論壇上,宣佈了大陸各有關部門忠及兩岸民眾的新舉措,涉及旅遊、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規劃、採購、農民創業園、交流基地、臺灣民眾在大陸就業、兩岸各類協議、食品安全等方面。同年兩岸正式啟動了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的第一批試點。兩岸雙方還同意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的個人遊,並儘快協商具體實施安排。自2011年6月12日起,計畫在廈門暫住1個月以上的非福建戶籍居民都可在廈門辦理赴金門旅遊。

據瞭解,第三屆海峽論壇期間,兩岸雙方商定大幅增加客運航班,使班次總量每週達到558班,一舉增加50%以上。大陸方面新增鹽城、蘭州、溫州、黃山4個客運定期航點,臺灣新增台南為客運包機航點,新增台南及高雄為不定期旅遊包機航點,兩岸客運航點總體上增加到50個。此外,每年5月至10月期間,雙方航空公司可在每月20班額度內安排福建與澎湖之間的季節性旅遊包機。雙方十分重視兩岸民眾對直航票價的意見,同意對北京、上海至臺北航線的票價進行調控。從2011年7月1日起,大陸方面全面下調臺胞來大陸簽注收費標準,總體降幅達50%。2011年8月1日起,增加四川省公安機關為在大陸的臺胞補發、換發5年有效臺胞證;在哈爾濱、徐州、煙臺機場口岸增設臺胞簽注點。建立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的穩定、專業、高效的貿易平臺,實現對台農產品採購的常態化。

2012年,第四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王毅和有關部門領導宣佈了涉及臺胞在大陸就業、便利臺胞來往大陸、開放進口臺灣大米、促進兩岸教育和科技合作等8個方面13條對台惠民政策。時任福建省省委書記孫卷蘭代表福建省宣佈了方便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加強閩台文教交流以及廈金海底光纜項目動工等6條對台藍民新舉措。廈門、漳州等市也出臺多項鼓勵台商創業和支持台企發展的措施。

2013年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宣佈31項對台惠民新政策,2014年發佈8項葸台措施……從臺胞證年限、臺胞在大陸工作、台商在大陸融資等等,源源不斷的逛台措施背後,凸顯的是大陸讓臺灣同胞共用大陸改革發展成果的決心,也是體現「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最佳注釋。

兩岸婚姻「談情說愛」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從古到今,愛情都是人們談論恒久不變的話題。在兩岸「一日生活圈」形成與完善的今天,促成了越來越多的海峽緣、兩岸戀開花結果。2012年,在第四屆海峽論壇上,新增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不失為一個重要的亮點,外界幽默地形容,兩岸婚姻已開始步入「談情說愛」新時期。

如今,「海峽配」越來越多,愔人間想見又不得見的日子一去不返。截止到2012年,兩岸已有32萬對夫妻,並以每年1萬對以上的速度增長,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新的亟須解決的問題。

為此,第四屆海峽論壇首設「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可謂正逢其時、深得人心,兩岸2100餘名「海峽配」代表在論壇上或動情講述親身經歷,或直言當下政策缺陷,或分享夫妻相處之道……出席論壇的民政部領導認真聆聽需求,並表示民政部正積極採取措施增進兩岸婚姻家庭的利益福祉,包括在養老金、戶籍、出入境等方面,研究解決在台大陸配偶常會遇到的一些「老問題」。而首個省級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福建省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正式揭牌也表明,兩岸婚姻已經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節點。

民政部領導在第四屆海峽論壇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上表示,民政部正積極採取措施,增進兩岸婚姻家庭利益福祉。針對兩岸收養領域的新訴求,正積極推動修改相關政策法規,為兩岸配偶親人提供更加規範、暢通的收養管道。同時,在國務院台辦的指導下,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在台大陸配偶及親屬領取養老金不便以及配偶被註銷在台戶籍後、恢復大陸戶籍難等問題,優化公證書副本轉寄程式,細化定居大陸的兩岸配偶計劃生育相關規定,明確社會保障、戶緖、出入境等政策,力爭採取更多舉措,為兩岸配偶親友謀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

民政部積極構建兩岸婚姻家庭服務載體。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福述省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和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網開通儀式舉行。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準備工作已獲批准,協會主要負責協調整合相關力量,聯合兩岸民間團體,共同發揮積極作用,並組織參與兩岸交流活動,推動兩岸民間組織友好往來。

海峽論壇對兩岸婚姻問題的重視,顯示大陸始終重視對兩岸民間交流交往的推動,這是兩岸民眾的福音。這種重視有利於創造兩岸婚姻家庭的美好未來。

來自臺灣的社團與民意代表人士在論壇上呼籲兩岸婚姻「更向前」。臺灣民意代表、台置連江縣原縣長陳雪生說,過去講婚姻「天長地久」,現在有時講「能撐多久」;過去叫「一生」,現在有可能是「一陣」。他表示,對兩岸婚姻關懷與共建,牽系著兩岸和諧發展。兩岸配偶的心願其實都很簡單,就是希望切身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保障,一些複雜的手續可以被簡化。

閩台同源 文化相親

閩台自古是一體,閩台文化相近,習俗相通。海峽論壇的特色活動體現出閩台「兩岸一家親」理念,「根索水而入土,葉追日而上天」。臺灣知名學者余光中一席題詞,道出了兩岸同名村鎮跨海相會的深情厚誼。

2014年,第六屆海峽論壇舉行首屆閩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大會。同根同名,同心同行。來自海峽兩岸40餘個同名村鎮的300多名宗親代表,先後走訪了福建各地的同名村鎮,探親謁祖、修繕族譜、考察交流、聯誼互動。是日,他們彙聚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分享尋親續緣的收穫與心情。

歷史上,臺灣和大陸兩地民眾互有遷移,先民到臺灣後,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陸祖籍地的府、縣、鎮、鄉、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廟名,乃至家鄉的山川名勝名稱,作為在臺灣新聚居地相應名稱,並沿用相同堂號,延用傳世輩字序列,以此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他認為,「兩岸同名村鎮既是反映大陸與臺灣歷史關係的紐帶,也是兩岸割捨不斷的親緣表現」。近年來,兩岸多次舉辦姓氏族譜文化展和閩台同宗同名村鎮對接聯誼活動,不僅喚起臺灣尤其是中南部民眾到福建祖籍地尋根的訴求,亦切實增進了與臺灣民眾的交往與感情。

一撥又一撥臺胞相約海峽論壇同一舞臺唱主角,同一時空相聚八閩大地,親身感受濃濃的鄉情,親眼目睹大陸日新月異的變化,親身體驗惠民政策帶來的實葸。兩岸同胞接觸、觀察、體驗,溝通、瞭解、理解,激起了相同血脈的情感共鳴。

2009年第一屆的海峽論壇18個主題論壇活動有3個是直接關於閩台元素的,如「臺灣媽祖信眾直航湄洲島進香活動」「閩台姓氏族譜和涉台文化展煙宗親懇親會」「鄭成功文化節」等。2013年,第五屆海峽論壇舉行,因了共同的媽祖信仰,臺灣千尊媽祖金身回到「媽祖故鄉」湄洲島謁祖進香,兩岸數百家媽祖宮廟4000多名信眾聚湄洲天后廣場同祈兩岸福祉,兩岸青年歌手同台同唱媽祖之歌。因了小小的相同地名,300餘臺灣鄉親來到福建,參觀考察同名村鎮,尋根尋祖,探鄉探親,續寫閩台情緣。

2016年海峽論壇「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在沿襲第一屆尋根、第二屆續緣、第三屆共建新家園主題基礎上,繼續擴大面向與滿足臺灣同胞需求,突出「同名同心同創」主題,「同名村靑年創業創新輔導匯」在廈門市海滄區登場。來自同名村的近百位青年實地走訪參觀位於廈門海滄的兩岸靑年創業基地,聆聽多位元業內專家和臺灣創業青年代表的經驗分享,並與他們交流溝通。

兩岸同名村數以千計,是兩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親情的真實寫照。未來要在「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同名村聯誼活動,推動兩岸同名村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