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對國足憤怒

從某種意義上,本屆世界盃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世界盃。超10萬中國球迷、10萬隻小龍蝦、7家中國贊助商趕赴俄羅斯,比賽用具和吉祥物也幾乎都是中國製造,雖然沒有國足,卻充滿了「中國元素」。

每逢國際大賽必批國足,這幾乎成了中國球迷們的慣例。為什麼我們總是對中國足球如此憤怒?因為中國足球承載了太多東西,從上世紀的「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到現在的呼喚足球強國,人們對中國足球愛之深、痛之切,每逢賽事必痛批而後快。有人甚至將足球振興與中國夢相聯繫,稱國足與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嚴重不相稱,必須迎頭趕上。

在這裏我們不妨分享兩個觀點:第一,振興中國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結果更重要;第二,即便國足仍出不了線,但並不妨礙我們欣賞足球這項運動。

首先,為什麼說振興中國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結果更重要?中國足球過往被賦予太多沉重意義和任務,不能把足球當足球,這就難免影響了人們對事物本質的判斷。長久以來,針對中國足球落後的原因分析,可謂連篇累牘,汗牛充棟,見仁見智。比如有人指責國足運動員「不思進取」「缺乏愛國心」「素質低下」等。應該說這不是簡單一個素質問題能解決的,畢竟我們有了那麼多海歸球員,有了數任洋教練,還有身價不菲的外援們,但國足還是不能「雄起」,為什麼?因為我們沒能建立起現代足球的體制機制,相比缺乏優秀球員,我們更缺乏先進的方式方法。

長期以來,中國足球靠政府行政力量來推動,計畫色彩過濃,嚴重阻礙了足球的職業化和市場化改革步伐,現代意義的職業聯賽體系始終沒有形成,現代足球應該具備的遊戲規則並未貫徹到各項賽事,相反,黑哨問題、行政干預問題嚴重阻礙了中國足球的現代進程。

西方足球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夠取得職業化的成功,是和他們整個經濟、文化環境分不開的,只有在競技體育市場化制度和規則之下,從業素質才能自迴圈地良性運轉,才能夠成功地運作一家俱樂部,足球才能夠作為一種產業實現自我成長、自我輸血、自我發展、自負盈虧。因此,應該說振興中國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結果更重要,建立現代意義的足球體制和規則比「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更重要。相反,只要建立起現代足球體制和規則,國足世界盃出線只是順帶的結果。

我們必須尊重足球運動的規律,擺正行政力量與市場力量的關係,讓專業的回歸專業,讓足球的回歸足球。縱觀足球大國,政府主管機構是以協調者、服務者、仲裁者的面目發揮作用,它和俱樂部、贊助商之間完全是平等的法律關係,不存在上下級之分,它參與但不控制著商業運作,除國家隊事務外也不具有完全拍板決策的權力。這方面我們必須借鑒,讓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讓專業的人、專業的機構幹專業的事,不能靠行政包辦一切,更不能靠愛國情緒打雞血,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足球走得穩、走得遠。

其次,為什麼說即便國足仍出不了線,也不妨礙我們欣賞足球運動?因為事情本該如此!在對待足球運動這件事上我們應該重拾道德經的智慧,順其自然,不求功利,百年築基,水到渠成。中國足球要從基礎抓起、從青少年抓起,久久為功,扎扎實實提高中國足球水準,要做好經幾代人努力的準備。而這期間,我們不妨放鬆心態,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足球,以學習的態度看待各項賽事。

應該看到,本屆世界盃上,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從體育產品到體育產業,從中國球迷到中國護旗手,越來越多中國元素在世界盃領域展現,這都以獨特的方式顯示出中國與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親密關係。即便中國國家足球隊無緣亮相,但中國能以獨特方式展現中國元素,這難道不是一件榮耀的事嗎?

每臨國際賽事,我們不應糾結於中國隊是否出線,不應憤怒於中國隊在全球的排名。有我無我都是精彩的世界盃,畢竟,並不是每個民族都擅長腳下功夫的。

不錯,國際體育賽事是國家榮耀,但同時更是競技樂趣,也是各國人民交往方式。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對賽事輸贏從容淡定時,這才是對待體育應有的姿勢。

大家好好看球吧,世界盃正精彩紛呈,頻頻爆冷。

(閆肖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