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人事觀察: 省级政府“一把手”已全部到位

當了1年4個月的青海省委副書記,劉寧在仕途上再進一步。

2018年8月7日,56歲的劉寧獲任青海省代省長。到青海之前,他曾在水利系統工作過三十多年。1982年,劉寧進入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此後歷任副處長、處長、長江委副總工程師等職務。2009年,劉寧由水利部總工程師升任副部長,2017年4月轉任青海省委副書記,首次擔任地方黨政要職。

隨着劉寧任青海省代省長,因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事調整造成的省級黨政主官空缺已補齊,31個省級政府的「一把手」全部到位。

從政經周期來看,2018年是省部級官員調整的「大年」。十九大之後,黨和國家機構相繼換屆,進而引起省部級幹部大規模調整,時間集中在2018年初和全國「兩會」之後。

到了2018年年中,調整還在繼續。南方周末記者梳理髮現,相比以往每五年一度的集中「換將」,2018年上半年這輪省部級幹部調整,延續了既有的一些規律,也呈現出一些不同的特徵,人事變化多了新的看點。

省委副書記仍有大量空缺

在劉寧獲任青海省代省長的前一天,遼寧省委副書記、瀋陽市委書記易煉紅也被任命為江西省代省長,對59歲的易煉紅來說,這次南下也是一次壓哨升遷。

生於湖南、長於湖南的易煉紅,仕途的上半程一直沒有離開過瀟湘大地。2004年,易煉紅開始主政一方,從湖南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的位置上轉任岳陽市委書記。

這次履新開啟了易煉紅的「市委書記專業戶」生涯。此後12年8個月的時間裡,他先後在3個市任市委書記,其中擔任岳陽市委書記的時間最長,達7年6個月,接着又以湖南省委常委的身份兼任長沙市委書記4年2個月。2017年7月,易煉紅迎來從政生涯中的首次跨省交流,調任遼寧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並在2018年5月升任遼寧省委副書記,繼續兼任瀋陽市委書記。

易煉紅離任後,遼寧省委專職副書記補缺後再次空缺,算上劉寧任代省長後留下青海省委專職副書記空缺,加上北京、天津、重慶、貴州、山西、江蘇的空缺,省委專職副書記空缺的省份達到8個。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專職副書記李佳2018年1月當選政協主席後,副書記職務也一直沒有卸去。

造成副書記空缺的主要原因是, 經過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的人事調整後,副書記們紛紛升至正部級。上述省份中,北京市委原副書記景俊海、重慶市委原副書記唐良智、貴州省委原副書記諶貽琴都已升任省級政府主官,天津市委原副書記懷進鵬現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山西、江蘇兩省的省委副書記則都在本省升任政協主席。

實際上,十九大之後,省級黨委副書記就一直不斷在離崗,中央也一直在補缺。

2018年以來,已有9名省級黨委專職副書記履新。他們分別是湖北的馬國強,河北的趙一德,陝西的賀榮,江西的李炳軍,浙江的鄭柵潔,福建的王寧,河南的喻紅秋,山東的楊東奇,再加上5月到任、7月就離任的遼寧省委副書記易煉紅。

最近獲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的喻紅秋,仕途中亮點頗多。2010年中組部發起央地幹部交流任職,時任全總黨組成員、資產部部長的喻紅秋,是66名「下派」廳官之一,當年10月任貴州省貴陽市委副書記。

下派兩年時間不到,2012年4月,喻紅秋升任貴州省委常委,是66人中最早躋身副部級的。同年11月,她轉任全國婦聯副主席,又成了那批幹部中最早回京任職的。2015年1月,中紀委在中辦、中組部、中宣部等中央和國家機關新設7家派駐機構。喻紅秋又被任命為駐中組部的首任紀檢組長,直至此次赴河南任職。

2018年任省委副書記的9人當中,有5位兼任了省會或省內重要城市市委書記,這種人事安排在近年來已比較普遍。其中湖北的馬國強兼任武漢市委書記,福建的王寧兼任福州市委書記,江西的李炳軍兼任贛州市委書記,浙江的鄭柵潔兼任寧波市委書記,易煉紅在離開遼寧之前,以省委副書記的身份兼任瀋陽市委書記。

新設部門這些安排不尋常

副書記們調整的「源頭」幾乎都要回溯好幾步。2018年7月,山東省委組織部長楊東奇升任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的前任、山東省委原副書記王文濤則去了楊的老家黑龍江當了省長。王文濤北上,則因為黑龍江省原省長陸昊已在全國「兩會」期間被任命為自然資源部部長。

自然資源部是2018年新組建的一個部門,2018年的機構改革力度之大為改革開放之後少有。受機構改革影響,一系列人事調整隨之展開。

自然資源部是在國土資源部的基礎上成立的,國土部原部長姜大明生於1953年,按慣例應該在2018年退居「二線」。早在2017年5月,民政部原副部長孫紹騁就已調任國土部黨組書記,當時被解讀「為接下去的人事安排作準備」。

不過,由於2018年國務院組建了退役軍人事務部,曾在民政部工作將近30年、當過民政部副部長的孫紹騁被委以重任,出任退役軍人事務部首任部長。

部長退居「二線」,黨組書記調離。新任部長只能另選他人,最終,曾經的「最年輕省長」陸昊成了自然資源部首任部長,51歲的陸昊履新後也是國務院部門中最年輕的部長。

新部門在組建,一些「舊部門」則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些機構的領導相繼被安排到其他部門任職,國務院三峽辦原副主任王偉、安監總局原副局長李兆前、南水北調辦原副主任陳剛已分赴全國供銷總社、全國工商聯、中國科協任職,安監總局原副局長徐紹川赴廣西任統戰部部長。

新設部門中,有兩個部門主要領導的安排稍顯不尋常,他們本已赴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就職,但在新部門成立後,又繼續擔任新部門的領導,擔負起「善後」的重任。

工商總局原局長張茅生於1954年,在2018年當選全國政協常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一般認為這是退出「一線」的信號,但在原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藥總局基礎上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成立後,張茅還是被任命為局長。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時,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何毅亭已經66歲,部級幹部一般到了這個年齡就要離開「一線」,何毅亭在人代會期間也已當選為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合併後,他繼續擔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不尋常」的安排還體現在少數部委領導的排名上。部委中不乏正部級的副部長,常見排名方式是,他們會排在部長之後、其他副部長之前。

但市場總局副局長秦宜智和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尚勇雖是正部級幹部,卻排在多位副部級幹部之後。秦宜智、尚勇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晉升正部級,目前,秦宜智在市場總局領導排名中位列第九,尚勇在應急管理部領導中排名第八。

「空降」和「上調」人數大致相當

中央機構改革後,新部門的領導層有一部分來自地方。除了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李群、國家移民管理局首任局長許甘露、市場總局黨組成員李利此前都在地方任職。

相應地,也有不少中央機關官員被交流到地方。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在省部級層面,2018年由中央機關「空降」到地方任職的省級官員至少有22人,從地方到中央的是24人,兩個數字相當,總體上體現了「進出平衡」。

從中央到地方,有3人實現了由副部級到正部級的跨越。工信部原副部長唐登傑出任福建省省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澤林和中宣部原副部長崔玉英,分別在吉林、福建當選省政協主席。

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沈丹陽,是「空降」者中為數不多的司局級官員,並由此升任副部級,8月2日,沈丹陽被任命為海南省副省長。

沈丹陽是位學者型官員,官至正局級之後,曾短暫回到母校廈門大學創辦智庫,2017年7月,他履新廈大時媒體曾用「華麗轉身」來形容,他本人也向媒體敞開了心路歷程。不過,他在廈門大學沒待滿半年,就回到了商務部,繼續擔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22名「空降」到地方的官員中,有4人來自紀檢系統,原駐最高檢紀檢組長王興寧和駐自然資源部紀檢組長馮志禮分別出任陝西、雲南紀委書記,駐中組部紀檢組長喻紅秋轉任河南省委副書記。此外,原任中央第十四巡視組組長的楊鑫轉任新疆自治區紀委書記,接替「上調」到最高法任黨組成員的羅東川。

像羅東川一樣,2018年從地方到中央部門任職的省部級官員中,大多都是平級調動。

目前已有3名原省級黨委、政府、政協的「一把手」調任中央機關負責人。除了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河南省委原書記謝伏瞻於3月轉任中國社科院院長,山西政協原主席黃曉薇也在7月份出任全國婦聯黨組書記。

長期在智囊機構工作的謝伏瞻是位典型的學者型官員,曾兼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年、2001年兩獲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項——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18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網公示了新增社科院學部委員候選人名單,來自經濟學部的謝伏瞻名列其中。

64歲的謝伏瞻,仕途起步於國研中心,從助理研究員當到中心副主任。2006年,他接替落馬的邱曉華,任國家統計局局長。2008年5月,謝伏瞻成為正部級官員,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2013年3月開始主政人口大省河南,先後擔任省長、省委書記。

比謝伏瞻稍晚幾個月回到北京任職的黃曉薇,因仕途中的一段「救火」經歷備受矚目,2014年9月,山西發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後,黃曉薇從監察部副部長任上轉任山西省紀委書記,兩年後任省委副書記,並在2018年1月當選山西省政協主席。

2018年上半年的人事調整中,被提拔重用的「救火隊長」還有不少。3月升任黑龍江省長的王文濤,3年前就是從江西北上,接替落馬的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2014年被派往四川資陽「救火」的市委書記周喜安,也在2018年被提拔,跨省升任安徽省副省長。

「進京」的官員中,陳一新則是為數不多完成從副部級到正部級跨越的官員,2018年3月,湖北省委副書記兼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升任中央政法委秘書長。

不止一次「跨省聯動」

履新中央政法委,是陳一新近五年來的第五次職務調整。他生於浙江,長期任職於浙江省委辦公廳,2006年以省委副秘書長身份兼任省委政研室主任,2011年轉任金華市委書記。

十八大後,陳一新先是於2013年6月任溫州市委書記,接着在2014年底躋身浙江省委常委,2015年12月再獲重用,任中央深改辦專職副主任。

一年後,陳一新重回地方,於2016年12月任湖北省委副書記兼武漢市委書記。主政武漢期間,陳一新創立招才局、反「新衙門作風」等不少動作惹人注目。

離開武漢時,陳一新在「臨別市級領導幹部座談會」上坦言,「現在有些布局已經見效,有些工作只是開了局、破了題,真正大見成效還需時日。」陳一新說,還望同志們一以貫之、一抓到底。

五年五度履新的陳一新並非個例,2018年以來,有多位省部級官員履新不久就又獲任新職。

此外,2018年的人事安排中還不止一次出現「跨省聯動」,最典型的要數年初出現的省級政協主席聯動調整。安徽、湖北兩省政協主席進行了對調,山東、河南、河北三省政協主席互相輪換,因省級政協主席過去鮮有異地調任,此次5省政協主席聯動調整被視為打破了常規。

(張笛揚、陳述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