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到水成 情到深處 8月5日福建向金門正式供水

水!水!水!2018年8月5日上午10點,清澈甘甜的晉江水,像跳躍的音符,從晉江龍湖水庫奔湧向前,通過27.935公里水陸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金門,讓金門百姓「望穿秋水」的供水問題終於渠到、水成了。歷經23年,金門人終於喝上福建水。「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美好願景終於成為現實。

當天,晉江和金門分別舉辦通水儀式,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福建省長唐登傑出席福建晉江通水儀式。劉結一在致辭中,引用朱熹名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表達對兩岸通水的祝願,「這是金門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是兩岸同胞共同慶賀的一件大事、喜事,更為兩岸關係史冊增添了同胞情誼水乳交融的又一佳話。」據瞭解,福建向金門的供水量約為每天1.5萬噸。

終於共飲一江水

5日上午,烈日炎炎,熱浪襲人,現場會到處可以看到一張張洋溢著喜悅的面龐,大家為同一個目的而來:見證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這一歷史時刻。除了金門鄉親代表外,更是有118位來自海峽兩岸及香港地區的記者雲集于此,採訪團隊紛紛擺開大陣容。隨著時間的逐漸臨近,現場氣氛也步步升溫,循環響起了兩岸民眾熟悉的《愛拼才會嬴》、《高山青》,更是拉近兩岸民眾的心。

聽說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即將正式通水,海內外金門同胞自發前往龍湖取水泵站祝賀。臺灣金門同鄉會總會也專程組了個16人的團前來晉江參加儀式。現場會還未開始,金門鄉親就已入場就坐,有說有笑,心情輕鬆。金門旅遊業者楊紫玫直言,從她懂事起,就知道金門一直存在缺水的困擾,甚至無法洗衣做飯,只能消耗地下水,「現在,福建的水通往金門,這是一件快樂的事、幸福的事,金門鄉親很感恩!這個兩岸通水歷史性時刻當然要來見證。」也有金門鄉親一來就直奔龍湖取水泵站的取水口,想要一探水質情況。藍天白雲之下,龍湖水面遼闊,碧波蕩漾,鄰光閃爍。見水質如此之好,他們露出了放心的笑容。福建水投集團副總經理、晉金供水公司董事長朱金良也是喜氣洋洋,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水質的安全一點也馬虎不得,為了實現「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願景,泉州拿出了最優質、最寶貴的水資源,龍湖是福建第二大天然淡水湖,由於氣候、土壤、水源的自然條件良好,這裏生長的甲魚、鱸魚、鰻魚、鯽魚等被很多當地人及海外華僑稱為藥魚,而甲魚、鱸雨和鰻魚被譽為龍湖三寶。龍湖常年水質保持II類,日供水能力38萬立方米,除了給金門供水,也給自己供水,目前承擔著龍湖、英林、金井、深滬等晉江4個鄉鎮的飲水任務,所以,當地十分重視對水源的保護。

面對福建同胞的急公尚義,金門縣議長洪麗萍感念自己是懷著感恩、感謝的心情而來。她指出此行是「代表金門全體民意」來參會的,「引晉入金」工程的背後,離不開兩岸人民的攜手同心,金門人感恩大陸實實在在的善舉,將繼續與大陸手牽手,心連心,「23年來,兩岸通水的任務跌跌宕宕,其中的辛苦只有推動者、親歷者、建設者才能體會。是他們的辛苦付出才換來如今的渠到水成,這是『兩岸一家親』的民族情,更是『閩台親上親』的手足情。」

1993年金門大旱,金門人希望從福建引水。應金門縣政府的請求,1995年以來,在國台辦、水利部的精心指導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福建省水利廳、福建省台辦會同兩岸有關部門和單位,發揮專業技術優勢,開展了大量的前期論證、方案研討和技術協調等工作,積極促成兩岸合作建設供水工程。如今,期盼已久的大事成為現實。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在通水現場會上表示,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是一項民生水利工程,水利部會同福建省水利廳等有關單位,參與的兩岸專家始終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工程有利於緩解金門用水緊張局面,「大陸向金門供水工程來之不易,不僅將造福金門百姓,服務金門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為兩岸在民生領域創新合作樹立了典範。」

對此,當年大陸引水提案人、已經退休了的金門縣原議長王再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金門供水幾十年辛苦波折,只差臨門一腳,等了好久終於等到這一天,從今以後金門缺水的歷史一去不復返,「感謝兩岸的支持,感謝供水的鄉親領導,給金門提供了一級的水源。這次通水,是兩岸謀求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希望透過通水,更廣泛地壯大金門建設或者其他規劃設計。」當天,王再生出席了晉江通水現場會,看到與會領導和嘉賓在現場共同按下了啟動球,開始送水,隨後對岸金門的原水噴湧而出。當主席臺左右兩側的電子大螢幕直播金門通水的一刹,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盼了23年,金門人終於喝到了來自大陸的水!從日常飲水、洗澡到做生意,此次供水將大大改善金門的用水緊張狀況,為金門民生需求、建設發展解燃眉之急、免後顧之憂。

「圍繞福建向金門供水的問題,我們聽到了一些噪音,實際上出現這些噪音,我既不感到奇怪,也不感到驚訝,總是有那麼一些人看不得金門的同胞有好事,看不得廣大臺灣同胞有好事,看不得兩岸同胞攜手前行。」劉結一指出這種心態非常陰暗,但噪音阻擋不了兩岸關係發展,兩岸關係一定會越走越好,越走越近,越走越實,無論誰想設置什麼障礙,都不會得逞。

只因兩岸一家親

現場會結束後,與會的領導與嘉賓參觀泵站設施,瞭解供水方如何在供水各個環節嚴把品質關,確保金門鄉親喝上、用上放心水。劉結一逛完一圈後喊話:「剛才我們也看到了,泵站水質的管理非常嚴格,水源也非常好,大陸同胞的親情,會源源不斷地流向金門。」

據瞭解,向金門提供的原水源自泉州山美水庫,以及晉江流域的東溪和西溪,水源彙集至金雞攔河閘,並由此引至晉江的龍湖水庫,經龍湖抽水泵站抽水輸水至圍頭村的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田埔水庫,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足量供水。工程由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總投資3.88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陸方取水泵站及陸地管道部分工程投資1.29億元人民幣。

根據協定,金門供水工程設計流量為日供水3.4萬立方米,未來可以擴容到日供水5.5萬立方米。對此,朱金良表示供水量綽綽有餘,因為龍湖日供水能力達38萬立方米,但實際用水量不到20萬立方米,還有18萬立方米的餘量,而現在金門需要的量大概只要一萬立方米。

福建對金門供水採取專案專線專供原則,龍湖水庫邊還修建了一條几公里長的截汙溝,目的是保證水源的乾淨。「為了確保龍湖水庫的水質,從源頭治理生態。」朱金良告訴記者,為了水源保護和水土保持,泉州市政府花了很大的心血,投入了10億元實施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確保上游的水質要好。山美水庫水再經過河道的自淨,從下游金雞攔河閘全封閉地到龍湖水庫,能夠確保水不被污染。此外,還對水質進行即時監測,目前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GB3838-2002是9個參數,但龍湖水庫監測了12個參數,要求更高。

「作為水源地就要多犧牲,多貢獻。」龍湖鎮黨委副書記施純璽告訴記者,自龍湖成為福建向金門地區供水水源地之後,保護水源、維護水質仿佛已成了當地的全民行動。2015年起,他們清退了庫區周邊的17家小、散、亂加工企業;啟動了湖區截汙工程,把生活污水、農業污染源等攔截到汙水處理廠處理,再加上平時通過河長制、湖長制定期巡視,加強日常的監管,使每一條溪水河川都有專人管理,防止汙染源的回潮。「龍湖周邊有幾萬畝農田需要灌溉,周邊群眾對水庫的保護意識還是比較強的,再加上我們對金門都比較有感情,群眾非常支持,當初建龍湖泵站及管理樓,需要征遷30多畝地。選址確定後,我們在一個多月就完成了征遷。」

隨著工程隊的進駐,湖邊新建起了取水泵站:閩南古厝風格的廠房、控制中心、配套樓房,3台猶如心臟地位的泵機被安置在主廠房中,掛著「晉金供水專用」的牌子。朱金良解釋說,供水工程通過取水口抽水,水通過機組時進行加壓,電能轉成機械能,這樣水就能夠通過管道送到金門。在這個過程當中,三台機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人體的心臟一樣,提供壓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與此同時,隔壁控制中心裏的大螢幕24小時即時在金門供水工程泵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螢幕上看到ph值、溶解氧、水溫、氨氮等水質相關資料。朱金良表示,正式供水後,將設置24小時不間斷水質線上檢測系統,按照雙方合同規定的檢測專案、標準限值及檢測頻率等進行監測。

距離龍湖水庫20分鐘的圍頭灣,是供水工程管道的入海口,一水之隔的金門島就在對岸,看起來近得無需遙望。施工方負責人、江蘇神龍海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福生向記者透露,埋在海底下的管道每根直徑800毫米,長40米,埋海床下的2.5米到3米,上面還有錫塊給它覆蓋,保護管道,防止其他的船隻拋錨。這也意味著,為了鋪設向金門的管道,圍頭這個小漁村,不少村據晉江圍頭村村支書洪水平介紹,涉及的養殖面積有一千餘畝,占當地支柱產業的十分之一,但是大家不說二話就為管道讓路,「讓金門同胞喝上家鄉好水,大家都願意。為這次通水,我們做一些犧牲是值得的。」洪水平表示,能為金門供水,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雖然第一年損失會比較大,但之後會慢慢恢復;金門有非常多的圍頭姻親、宗親,供水之後,生活在金門的「圍頭新娘」也會跟著受益,可以從水中品嘗出濃濃的鄉情和親情。這兩個地方曾是戰火紛飛的軍事前線,而今變成百業興旺的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從民間貿易到通婚、通水,成為姻親、宗親、朋友、兄弟,令人感慨萬千,這樣的歷史性變化給兩岸同胞提供了深刻的啟示。

(劉舒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