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朝鮮戰爭一共支付了多少軍費?

1951年1月4日,中朝方面占領漢城,至8日戰役結束時,美軍和南朝鮮軍已被迫退到北緯三十七度線附近。

三年零一個月的朝鮮戰爭,基本回到了開戰時的三八線位置,可謂平局。中國進行的二年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卻是從鴨綠江邊開始,取得了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500公里並挽救了鄰邦的勝利,這一成就是任何熟悉歷史且有正確立場的人都會肯定的。

新中國剛剛成立,便參加了朝鮮半島上的一場當時世界上現代化水準最高的局部戰爭,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先後有297萬部隊以志願軍名義入朝,直接消耗戰費62億元人民幣,還對蘇聯欠下30億元人民幣(當時折合13億美元)的軍火債,戰時犧牲15萬多人(近些人因又有事後補報的因傷病死亡者,確認烈士為18萬人)。中方付出的代價與戰果相比,還是相對較少的,尤其是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的條件下發揮很高的作戰技巧,人力物力損失都遠小於對手。按「聯合國軍」公佈的數字,戰時美軍死亡共5.4萬人,韓國軍人死亡22萬人,還有其他盟國的數千人,美國的直接戰費超過200億美元。

將抗美援朝戰爭的花費與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總量相比,其總量並不算太高。戰爭期間中國的整個國民產值達2000億人民幣,國家財政支出為600億元人民幣,抗美援朝戰爭的開銷只占同期財政支出的十分之一。正因為如此,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國內順利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每年經濟增長率平均在15%以上。至1952年年底,大陸工農業生產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準,並於1953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讓蘇聯站在「第二線」,這種民族犧牲也換來巨大的經濟回報。在中國出兵朝鮮後,蘇聯主管人才改變了過去援華不大慷慨並有懷疑的態度,中國得到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外來經濟援助。1952年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141個大型工程項目,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又增加15個項目,形成了後來通稱的「一百五十六項」(最後落實為150項)。這些援華項目的設備雖然還算成本費,技術轉讓卻全屬無償,就此中國能以堪稱世界上最低的成本奠定了工業化的最初基礎。上世紀80年代時,解放初期主管經濟工業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對此曾回憶說:「那時他們對我們的援助是真心誠意的。比方說,蘇聯造了兩台機器,他們一台,我們一台……那真是援助,體現了蘇聯人民對我們的情誼。」蘇聯能夠在援助中體現這種情誼,受中國抗美援朝的精神所感動可謂重要原因。有了這種援助,也使中國眾多老一代人有那麼深的「蘇聯情結」。

中國出兵朝鮮,與世界頭強美國在戰場上取得均勢,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輝煌勝利,這在政治上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中國與蘇聯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關係(東歐各國與蘇聯則是父子關係)。在舊中國,2萬八國聯軍就能長驅進入北京,60萬日軍就能占領大半個中國,而朝鮮戰場上的百萬「十六國聯軍」在境外便被打退,此戰又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揚眉吐氣的一場對外戰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上,毛澤東宣佈「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豪言,在朝鮮戰場上變成了現實。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終於被公認為強國,獲得了近代從未有過的地位,美國也承認自此才把新中國看成一個平等的對手。過去日本社會上都輕蔑地稱中國為「支那」,看到自己最敬佩的美國居然被中國人在朝鮮打敗,才心服口服地改稱正式國名。

中國在軍事上取得了百年來對外戰爭從未有過的輝煌勝利,又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共產黨的凝聚力,自鴉片戰爭後百年來喪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從此得到了恢復。不誇張地說,抗美援朝戰爭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歷史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新加坡的資政李光耀也總結說,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經過抗美援朝這一仗,中國解救了處於危機中的朝鮮政權。不論後來的半島局勢演變如何,我國工業中心東北就此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外部安全屏障,我國所顯示的威力也使周邊出現了一個較好的安全環境。後人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時,認為有兩大成果最值得重視:一是打出了幾百公里的安全縱深,二是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

(徐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