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聯合國秘書長選舉「立規矩」始末

  1981年,聯合國安理會推選第五任聯合國秘書長人選時,中國站在發展中國家立場上,投了關鍵性的一票,從此在選舉聯合國秘書長問題上創立了可在五大洲國家間輪流選任的不成文慣例。本文作者凌青,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這一發展中國家的歷史性勝利。

曾長期由西方小國佔據

從聯合國成立直到1981年,共產生過4位秘書長。他們是挪威的賴伊、瑞典的哈馬舍爾德、緬甸的吳丹、奧地利的瓦爾德海姆。其中,緬甸的吳丹是因為哈馬舍爾德飛機失事身亡,以副秘書長資格先擔任代理秘書長而後轉正的。由此可見,秘書長這個職位,長期以來一直由西方發達小國佔據著。35年間,他們占了24年;4任人選中,他們占了3個。

1981年,已擔任兩屆秘書長的奧地利常駐聯合國大使瓦爾海德姆宣佈競選連任秘書長。這引起第三世界國家的不滿,他們認為這一職務不應總是由歐洲人擔任。薩利姆是非洲統一組織推薦的候選人,是一位年輕而有才幹的非洲政治家,在非洲國家中威信很高,而且對中國十分友好。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時候,薩利姆高興得在會場帶頭跳舞。

中國臨時更改投票策略

1981年第五任聯合國秘書長競選期日益臨近,我們是不是應該援引過去的慣例,對發達國家競選人先投兩次反對票,再轉而投贊成票?

對此,我考慮了很久,下不了決心。但在聯合國秘書長的選舉中,中國必須及時表態,沒有時間拖,而中國的一票又很有分量,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看著中國怎樣做。

經過反復衡量,我逐漸形成了一些想法:競選人之一的薩利姆是中國的老朋友,又是非洲政界重要人物。他此次出來競選不僅代表他個人,而是受到非洲統一組織的支持,代表整個非洲。毛澤東曾經說過,是非洲國家把我們送進聯合國的,如果中國只支持兩次就轉向,顯得我們只是想敷衍一下非洲國家,態度不夠真誠,不夠朋友。再說,聯合國秘書長的職位,已連續三屆為西方發達國家佔有,而發展中國家屢屢競選失敗,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難道發展中國家就沒有資格擔任這一重要職務?中國是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如不站出來說話,恐怕也不得人心。

當時正是中美第三個聯合公報進行緊張談判的時候,而談判進展又並不順利,我們甚至準備在必要時,將大使館級別重新降格到聯絡處,因此,這時同美國鬧點矛盾,似乎也並無不可。基於以上認識,我就大膽設想:此次似乎可以反對到底,至少逼出第三人來競選,而此人一定來自第三世界國家,這就很有利。我把自己的想法在代表團黨委會上提出,有些同志有點遲疑,但沒有反對。我就給外交部寫了報告,後來,外交部終於批准了,還具體指示對各個競選人應當如何投票。事後,聽說鄧小平也有「一否到底」的指示。這樣,中國的投票態度就定下來了。

中美「角力」勢均力敵

西方媒體就紛紛預測,瓦爾德海姆會得勝,因為他得到美國和蘇聯的堅決支持。但是,中國方面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歷史的慣例已不適合今天的形勢了。第三世界國家再也不能容忍美蘇操縱聯合國最高行政人選的局面繼續下去。1981年10月27日和11月4日,安理會就秘書長人選問題進行了8輪投票。兩人分別遭到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否決:美國否決薩利姆,中國否決瓦爾德海姆。

最初曾流傳一種說法,即認為中國對薩利姆的支持是有保留的。在看到薩利姆的提名無望通過後便會相機行事,轉而放棄支持,使瓦爾德海姆「柳暗花明」。11月7日,安理會一天之內進行了8輪投票,由於兩人還是各有一個常任理事國否決,因而都未能當選。

在經過20天的16輪投票之後,人們終於明白:不僅美國人反對薩利姆是鐵了心,不遺餘力,而且中國這一回否決瓦爾德海姆也是動了真格,堅定不移。因而安理會大多數成員國再也不是死心眼地待在會場裏,而是離開表決機器,到會外進行更多的活動,尋求打破僵局。

9名新候選人都來自發展中國家

12月3日,瓦爾德海姆首先宣佈退出競選。5天後,薩利姆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幾天之內,秘書長候選人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登臺亮相,最熱鬧的時候竟達到9人之多,而且包括秘魯著名職業外交家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在內的亞非拉國家的候選人,9名候選人的籍貫清一色屬於發展中國家。

12月11日,安理會舉行秘密會議,就候選人舉行第17輪投票,德奎利亞爾獲得了10票贊成票,因無否決票而榮幸當選。

中國在聯合國的這一行動創造了一個先例。從此,聯合國秘書長人選就在各大洲間輪流出人擔任。發展中國家候選人也可和發達國家候選人一樣,涉足這一最高國際組織的最高職務一一在此以前是很困難的,這應該說是中國的貢獻。

(凌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