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海洋衛星法方總指揮: 雙方未來空間合作前景光明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電】中法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29日早上在酒泉發射成功。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中法海洋衛星總指揮卡斯提安(Patrick CASTILLAN)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在中法海洋衛星項目上開展的共贏合作,為法中兩國未來在空間領域進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相信雙方未來空間合作前景光明。

他說,中法海洋衛星項目是兩國一項雄心勃勃的空間合作計劃,也是雙方首次開展如此意義重大的空間合作,法方為衛星研製的海洋波譜儀,之前從未在軌飛行過,將對理解大氣和海洋之間關係等發揮重要作用。

在中法海洋衛星項目十多年的合作過程中,雖然雙方因不同的背景、文化及各自利益考量,而不斷產生爭論、分歧甚至交鋒,但雙方團隊互相借鑒、學習、瞭解對方優勢,適時進行修正和調整,並在達成共識、共贏的基礎上推進合作,最終成功實施中法海洋衛星項目合作。

卡斯提安強調,合作過程中,雙方團隊的不同意見,從來沒有成為合作的「絆腳石」,他非常驕傲中法海洋衛星項目兩國攜手合作走到了今天,「我們也和中方同事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

他還特別指出,中法海洋衛星成功發射,並不是雙方項目合作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中法海洋衛星入軌運行後,雙方還將在衛星數據接收、傳輸、處理和研究、應用等諸多方面,展開更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中法海洋衛星數據傳輸分系統由中法雙方聯合研製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電:中法合作研製的首顆衛星——中法海洋衛星29日早上在酒泉發射成功。抓總衛星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稱,衛星兩台有效載荷微波散射計和海洋波譜儀由中法雙方分別研製提供,但衛星數據傳輸(數傳)分系統則由中法雙方聯合研製,負責接收微波輻射計和海洋波譜儀傳來的遙感數據,並進行編碼、存儲或直接將數據傳回地面接收站。

中法海洋衛星的遙感數據到底是進行存儲還是直接傳回地面?研製團隊介紹說,衛星數傳分系統有自己的「智能化」選擇,當數傳分系統中的數據處理器和固態存儲裝置開機並進入長期記錄工作模式後,此時數據處理器開始接收遙感器數據,並對其進行數據格式編排。

值得一提的是,中法海洋衛星上的固態存儲器分區設計是特有的,設計人員將固態存儲器分成兩個區域,中方和法方分別使用,互不干擾。當衛星在境外時,數據處理器會將遙感數據送固態存儲器進行存儲,在衛星到達中國境內時,此時數據處理器向固態存儲器發出請求信號,將編碼後的遙感器數據和存儲在固態存儲器的數據進行融合,通過數據調製、信號放大、射頻濾波後,再通過數傳天線發送到地面圖像接收站,供用戶使用。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中法海洋衛星總指揮、總設計師王麗麗指出,中法海洋衛星為首顆中法兩國共同研製的海洋微波遙感衛星,設計壽命3年,將主要用於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該星基於CAST2000衛星平臺研製,但在一個衛星平臺上集成兩種新型微波雷達載荷,這種技術創新組合賦予該衛星更多的新技能,同時也帶來研製上的新挑戰。為此,中方研製團隊積極借鑒以往國際合作成功經驗,以客戶需求為牽引,在與法方研製團隊從項目論證、方案設計、單機研製、整星集成測試、發射測控到數據處理及應用的全過程,始終保持緊密合作。

她說,面對不同研製模式給工程項目帶來的障礙和困難,中法海洋衛星中方研製團隊高度協調雙方的型號研製技術以及管理的標準、方法和習慣,共同開展技術方案設計,總裝測試試驗大綱、細則的編寫。同時,針對衛星研製環節多、研製方多的情況,聯合法方開展全部整星研製工作,共同開展工作總結以及階段評審工作,並在現場實現協同工作,共同保證衛星工程的圓滿成功和科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還介紹說,此次中法海洋衛星搭載的兩個新型微波遙感有效載荷中,由中方研製的微波散射計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扇形圓錐掃描散射計,它具有大尺度、全天時、全球觀測的特點,一天時間可覆蓋全球海域面積,正是這種全球探測能力使得該衛星在海面颱風等海洋環境監測中將發揮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