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入聯夢」再次破滅

自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始終將推動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作為增加臺灣國際曝光度,鞏固「台獨」勢力支持的重要手段。今年第73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民進黨當局維持以往做法,在不提「參與案」的同時鼓動「邦交國」為台發聲,宣揚所謂臺灣參與聯合國活動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但所獲支持創下歷史新低,不僅洱度證實臺灣「入聯」不得人心,也為民進黨當局維持「邦交」關係敲響了警鐘。

民進黨當局故伎重演推動參與聯合國

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就無資格加人以主權國家為會員資格的聯合國。李登輝、陳水扁時期以各種名義和方式推動「入聯」均遭遇失敗,已證實這是一條「死胡同」。馬英九任內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雙方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就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通過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臺灣才以合適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及第38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ICAO)。蔡英文執政後,一度謀求在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繼續參與WHA和ICAO的活動,因此在參與聯合國的問題上避免過度挑釁大陸。在台參與WHA等被拒後,民進黨當局開始將重點轉向利用「入聯」議題抹黑大陸,塑造「大陸蠻橫打壓臺灣」的形象,製造悲情,謀取國際同情與支援,並通過增加「台獨」國際曝光度,鞏固綠營及「急獨」勢力的支持。此次民進黨當局仍然未請「邦交國」在聯大總務委員會提出參與案,依舊採取請「友邦」向聯合國秘書長致函,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為台發聲,開展國際文宣並與「獨派」團體配合宣傳造勢等做法。

一是再度以「貢獻論」宣揚臺灣應被納入聯合國體系的必要性。此次民進黨當局以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是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建設性夥伴為重點,大力宣揚臺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但主動落實該目標所取得的進展,強調聯合國將臺灣排除在外是「錯誤」和「重大損失」,彰顯臺灣有能力有意願為落實聯合國計畫做出貢獻,要求聯合國允許臺灣參與有關永續發展議題的相關會議。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向日本《產經新聞》、奧地利《維也納日報》等媒體投稿,鼓吹臺灣去年已首度發表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的報告,在世界各地協助各國發展的成果已超越聯合國的標準,「遺漏」台灣違背聯合國會籍普遍性原則。

二是再度抹黑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聲稱聯合國對臺灣「不公平」。民進黨當局動員加拿大卸任官員及作家撰稿,批評「聯合國誤用聯大第2758號決議,讓臺灣在國際上被排斥孤立」。吳釗燮、台駐歐代表處及駐菲律賓代表處也不斷撰文,污蔑聯大第2758號決議案既未解決臺灣及臺灣人民在聯合國體系的代表權問題,也未處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指責聯合國不允許臺灣民眾及記者持「護照」進入聯合國參觀和採訪的做法。

三是再度鼓動「邦交國」為台表達參與訴求。此次共有12個台「邦交國」在聯大一般性辯論期間為台發聲,配合民進黨當局鼓吹臺灣參與聯合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巴拉圭總統阿布鐸支援臺灣被納入聯合國體系,相信臺灣能夠做出重大貢獻。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妮稱,支援臺灣有意義參與包括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在內的聯合國體系,臺灣有能力對聯合國有關全球發展的眾多計畫做出貢獻。

四是繼續與「獨派」團體在美配合造勢。民進黨當局雖未直接支持「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等「獨派」團體赴美造勢,但仍以打「擦邊球」方式表達支援立場。此次聯大召開期間,民進黨當局派「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以及4名「立法委員」赴紐約活動,通過與美國智庫、大學及台僑社區的互動,宣揚台灣在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計畫等方而做出的貢獻,並借機與美參眾兩院議員會面,就臺灣參與聯合國案、台美關係和中美貿易戰等議題交換意見。台「立委」還參加了全美臺灣親綠營團體在聯合國總部前的集會遊行活動。

民進黨當局推動「入聯夢」再度破碎

儘管民進黨當局不遺餘力,絞盡腦汁推動「參與聯合國」,但始終未能如願,不僅難以實現實質參與的目標,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受挫,幾乎淪為「國際笑柄」。隨著臺灣「邦交」關係持續惡化,當前民進黨當局推動「入聯」的做法也恐難以為繼。

一是台「邦交國」支持力道越來越弱。台「邦交國」是民進黨當局推動「入聯案」的主要抓手,聯大辯論期間台「邦交國」的表現,亦是民進黨連局評估「固邦」成效和「斷交」風險的重要場合。隨著2016年以來5個「邦交國」棄台而去,民進黨當局通過加強高層互訪、提高對外援助等手段加大了「固邦」力度,但「邦交」關係依然不穩。特別是薩爾瓦多與台「斷交」後,鄰近該國的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海地等中美洲國家也傳出可能與台「斷交」的消息,讓民進黨當局大為緊張,因此民進黨當局高度重視這些國家在聯大的表現。與以往相比,此次台「邦交國」在聯大為台發聲創下10年來最低紀錄,在僅剩的17個「邦交國」中,有12個國家在一般性辯論中提及臺灣,相比去年少了尼加拉瓜、海地和布基納法索,不僅與2010年、2011年的18國相去甚遠,甚至比2016年的最低紀錄13國還少1個。除了梵蒂岡,此次未替臺灣發聲的「友邦」都來自「斷交重災區」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洪都拉斯和瓜地馬拉不僅連續兩年未在聯大替台發聲,洪都拉斯總統在聯大期間接受專訪還表示,「中國在中美洲日益增大的影響力給了大家一個機會」「其他國家很快可能追隨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的例子」,讓民進黨當局高度緊張。過去4年都為台發聲的海地此次發言時未提臺灣,也讓剛投重資援建該國太子港的民進黨當局大感不安隨著台「雪崩式斷交」危機的臨近,未來民進黨當局可能越來越難以延續利用「邦交國」推動「入聯」的做法。而且在兩岸實力差距不斷拉大的背景下,台「邦交國」將越來越不願意因為挺台「入聯」而公開在兩岸間選邊站,民進黨當局以「金援」引誘「邦交國」為其發聲也將越來越缺乏吸引力。

二是民進黨當局拼「入聯」難以挽救不斷下滑的支持度。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在對外關係上不斷受挫,不僅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接連碰壁,而且連丟5個「邦交國」,其表現「遠遜馬英九時期,甚至不如陳水扁時期」,島內民眾對其兩岸和對外政策的失望及不滿情緒持續升高,對其「踏實外交」政策的質疑日益增大。台《中國時報》、臺灣民意基金會等民調顯示,81%民眾認為台對外活動空間變小,53.5%的民眾不滿民進黨執政兩年的「外交」表現,排在民眾最不滿意的經濟(61%)和兩岸(56%)之後。近期台《聯合報》民調稱,67%的民眾認為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比去年增加了10%,是2010年來兩岸關係中變化最大的指標。受改革不力、「外交」挫敗等因素影響,民進黨當局執政總體不滿意度一直維持在50%以上,滿意度持續下滑,對兩岸政策的不滿意度更超過60%。此次民進黨當局推動「入聯」也不被島內民眾看好,輿論關注有限。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稱,民進黨當局今年參與聯合國不請「友邦」提案,可能是擔心激起更多反應,因此不願在參與聯合國議題上開闢新的戰場。民進黨當局支持「台獨」團體舉辦「入聯」造勢活動雖能一定程度上安撫「獨派」,但還難以滿足以「獨立公投」等激進主張反制大陸的「獨派」訴求,因此操作「入聯」對蔡英文爭取「獨派」支持恐怕效果有限。

三是民進黨當局爭取美國支持恐得不償失。美國一直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活動,在支持臺灣參與WHA等議題上一直扮演領頭羊角色,不斷動員日本、德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盟友聲援台灣。相比之下,在每年9月參與聯合國的議題上,美方表現相對克制,未像台「邦交國」那樣公開為台呐喊,而是重視通過台美之間的各種平臺和活動,為台實質參與部分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創造條件。對特朗普執政後美國在立法、軍事以及外交上一系列挺台的做法,臺灣內部始終存在美國此舉是「愛台」還是「害台」的爭論。美知名台海問題專家任雪麗也警告民進黨岀局,特朗普已使臺灣陷人險境,臺灣現在面臨被美國套牢當成籌碼和拋棄的「雙重風險」

(潘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