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丙坤:時勢造英雄VS英雄造時勢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逝世,引發兩岸一片惋惜哀悼之聲,連拒絕承認進行兩岸談判必須堅持的前提--「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從蔡英文以降,到陸委會及海基會,都給予非常正面甚至是崇隆的評價。在對江丙坤的這方面,海峽兩岸形成了「不是共識的共識」。

蔡政府正面評價江丙坤,除了是「人之常情」之外,顯然也是有意在慘敗「九合一」選舉之後,希望能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尋找「一絲」新的出路,以圖挽回敗局,避免在二零二零年的「總統大選中重蹈覆轍。實際上,一方面,蔡政府並沒有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破罐子破摔」,索性更「左」的方向發展,而是聲明繼續「維持現狀」,昨晚陸委會還「加碼」說明,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一貫不變,並未提出新的論述主張」,亦即不會改變「不刺激、不挑釁、零意外」的策略。另一方面,蔡政府對兩岸交流似乎有「放鬆管制」的跡象,包括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不再堅持所有大陸涉台官員訪問台灣,都必須向陸委會「拜碼頭」的荒唐主張,沒有干預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的「踩線之旅」,據說還不打算干擾前往台北出席「雙城論壇」的上海市副市長周波;還聲稱兩岸城市交流合作不宜繞過民進黨執掌的縣市。另外,據說還希望由陸委會分別派駐港澳的官員擔任伺機與對岸相關人士接觸溝通的角色。更值得觀察的是,陳明通表現了與其十多年前首次出任陸委會主委時代不同態度,也與蔡英文對「國家定位」的言論有著微妙差異,較為傾向於《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的定位。

回到江丙坤的話題。這兩天來大量的回憶報導和評論,都集中他在海基會董事長的任內,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了八次商談,簽署了二十項協議,打開了兩岸直航、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兩岸司法互助合作的大門,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推手方面。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說,兩岸直航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在陳水扁當政時期,已經有兩岸春節包機及零散大陸居民赴台旅遊,江丙坤與陳雲林的商談及簽署協議,是將之正規化及制度化的話,那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的簽署,更是值得一讚。--曾記否?在一九九五年一月下旬海協會與海基會的第三輪「唐焦會談中,有關《遣返劫機犯》和《遣返偷渡犯》這兩個協議已經取得共識,而《漁船糾紛》協議卻「卡」在「公務船」問題上。海協會秘書長唐樹備和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都有意「成熟一項,簽署一項」,但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卻非要「捲包袱簽署」不可。結果,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已經佈置後的簽署儀式會場,也值得拆除。/後來還發生海基會與陸委會的「海陸大戰」。而這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協議的簽署,等於是打了李登輝、黃昆輝的一個巴掌。

順帶說一句,當時中央社對「佈置會場——拆除會場」的過程進行了滾動式的報導,還細緻到「擺上簽字筆」的情況都可以發出一篇報導稿。許多沒有派出記者的海外華文電台、電視台,即使是「親北京」的,由於沒有其他消息來源,都只得「被迫」採用中央社的電訊稿,在客觀上形成「為台灣說話」的情況。當年八月,筆者參加「澳門新聞界高層訪京團」,其中一個行程是拜訪新華社,筆者向郭超人社長反映了此情況。郭超人社長對此極為重視,表示將會跟進並予以改善。果然,後來新華社記者在採訪重大新聞事件時,尤其是國家領導人會見台灣地區貴賓、「陳江會」、「陳林會」或「張王會」、「張夏會」等,都是採取「兩條腿走路」方針,一條「腿」是發出滾動式報導,另一條「腿」是當天所有議程完成後發出全景式的新聞稿。

江丙坤「兩岸交流合作推手」確實是值得濃筆大書的事,但也得益於當時的形勢作出了重大舖墊:其一是二零零八年馬英九上任後宣布承認「九二共識」,為兩岸兩會恢復談判提供了政治前提;其二是「陳江會」商談的議題,基本上是「國共論壇」達成共識的內容。如果沒有這兩大鋪墊,江丙坤即使是「拼命三郎」(注:台灣聯經出版社二零零三年出版了《拼命三郎——江丙坤的台灣經驗一書),也將難以達成使命。因此,這是「時勢造英雄」的產物。

其實,江丙坤更值得贊頌、帶有類似「英雄造時勢」的事蹟,是他間接促成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開啟了國共兩岸交流合作的新世紀。

那是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奉連戰主席之名,率領中國國民黨代表團前往大陸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地區後,首次組團正式訪問大陸。而二零零五年,是中國近代史和「國共關係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它是孫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中國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建立一百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台灣光復六十周年,蔣介石和毛澤東「重慶談判」六十周年。

為此,連戰計劃派遣江丙坤訪問大陸,計劃於三月十二日敬謁中山陵,以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當然也是要為連戰登陸「探路」。但在啟程前,北京全國人大會議正在審議《反分裂國家法》,民進黨和「獨派」如喪考妣,瘋狂散佈「台獨」言論,並籌劃在三月二十四日舉行「五十萬人大遊行」。因而江丙坤必須避開此「火頭」,推遲啟程日期。但也不能久等,就在三月二十八月,民進黨和「獨派」掀起的惡浪尚未消退之際,江丙坤毅然登陸,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及魄力!

江丙坤抵達廣州後,於翌日亦即三月二十九日,拜祭黃花崗起義的七十二名烈士,隨後到南京敬謁中山陸,再到北京香山祭拜孫中山先生衣冠塜。在全國政協主席、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賈慶林會見時,正式表達連戰有意訪問大陸的意願。當晚,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知會江丙坤,中共中央正式邀請連戰訪問大陸,江丙坤連夜通知正在日本的連戰,終於達成連戰的「和平之旅」,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因此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江丙坤扮演了「英雄造時勢」的角色。當然,這也是「時勢造英雄」的產物,必須要有歷史大環境的「時勢」推動,他才能有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