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從農村開始,萬里是立了功的」

1979年7月,75歲的鄧小平登黃山。他不許封山,不時有遊客前來合影。隨行人員中有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笑著問:「小平同志,我從沒跟你正經照過相,要不來一張?」於是,兩人就在迎客松下合了影。白髮老人是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那年63歲。近40年後,萬里長子萬伯翱向《環球人物》記者詳細講述了這一幕,並且說:「毛毛(鄧小平女兒鄧榕)對我講,‘那時候,我爸爸到黃山當然是去支持你爸爸的’。」

那時候,是萬里主政安徽兩年後,距離他被調回中央、把安徽農村改革的經驗推廣到全國還有半年。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珠海視察時說:「中國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改革從安徽開始。萬里同志是立了功的。」是為迴響。

原中房集團董事長、曾任萬里秘書的孟曉蘇認為:「改革從安徽開始,就是從萬里同志開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萬里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闖將。」

敢闖

歷史曾有另一種可能。「‘四人幫’被打倒後,我們聽說的是,他要被調到湖北省去當第一書記。臨走前,他拜訪了即將複出的小平。小平讓他再等等,認為去安徽比湖北合適。」萬伯翱沉吟了片刻,「考慮的可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吧。」

萬里第一次引起鄧小平的注意,是在1946年。當時鄧小平是晉冀魯豫中央局書記、晉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而萬里是冀魯豫6個地委書記中的一個,並兼軍分區政治委員。兩人是上下級關係,交往卻不多。直到全面內戰爆發,鄧小平注意到,有些地方必需品的供應比另一些地方好得多,調查後發現,原來是萬里在協助動員當地百姓。鄧小平自此對萬里有了務實、能幹的印象,兩人亦成了一生的親密戰友。

出於尊敬,萬里在赴任前去看望鄧小平;基於信任,鄧小平向當時中央的領導人建議,派萬里去安徽這個「老大難」的地方。安徽自古便是農業大省,也是「左傾」錯誤氾濫的重災區,即便「四人幫」被粉碎,當時安徽的主要領導人仍製造「安徽特殊」論,抵制揭批「四人幫」,導致工農業生產停滯不前。在鄧小平的助推下,萬里走上了極難也極關鍵的位子——1977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萬里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兼安徽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安徽省革委會主任。

在任命下發的當天,萬裏帶著中央關於解決安徽省委領導問題的指示,離開北京。

很多年後,萬里曾說自己有過兩把「尚方寶劍」,一把是1975年整頓鐵路時的中央9號文件,一把是解決安徽問題時的「中央發電」和「中央領導關於解決安徽省問題的指示」。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尚方寶劍」固然重要,持劍之人的雷厲風行、披荊斬棘更不可少。

初到安徽,上有「文革」流毒四溢,下有基層情況不明。萬里先是撥亂反正,調走「文革」中「支左」地方的軍隊幹部,解決遺留問題。緊接著,他建立健全各級領導班子,與顧卓新、趙守一、袁振等人組成了新的省委常委會。

更迫切的是,萬里想瞭解安徽人民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從皖南到皖東再到淮北,在地圖上走出了一條蜿蜒幾千里的線路。

孟曉蘇在1983年來到萬里身邊,一待8年。那時萬里已是國務院副總理並主管農業,每年仍會花大量時間下鄉調研,而孟曉蘇經常隨行。在向《環球人物》記者講述時,他依然十分懷念:「萬里同志從來輕車簡從,不願提前打招呼,也不願跟著地方安排好的路線走。有時下面幹部安排了,他非要比原定路線再多走幾步,於是看到了真實情況。他要真正地接觸到人民群眾,聽到真心話。那時他在農村開座談會,一個屋子滿滿當當都是人,農民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蹲在地上,還有人站在桌子上。萬里同志用樸實的話來問,農民群眾敞開心扉回答,有啥說啥,百無禁忌。」

這樣的熱烈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最初在安徽,他遇村停車,徒步進莊,所見都是草屋茅棚。萬里走進農家,黑漆漆的,一家人蓋著一床破被,無人下床,因為湊不齊一身完整的衣褲。鍋裏是不知道用什麼做成的黑糊糊的一團。他嘗了一口,難以下嚥。這戶人家面對意外來客,既不好奇,也不害怕,只是一臉麻木。

萬里還在路途中遇到過一名年輕的農民,問他有什麼要求。農民掀起衣服,拍拍肚皮說:「沒有別的要求,只要吃飽肚子就行了!」萬里說,這個要求太低了,問他還有什麼要求,農民又拍了拍肚皮:「裏面少裝點兒山芋(紅薯)幹子!」

「老爺子說起時眼淚直掉。解放這麼多年了,咱們老百姓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他覺得很對不起老百姓。這份內疚使他迫切地想改變農村的面貌。」父親的眼淚深深印在了萬伯翱的記憶裏。

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定出《中共安徽省委關於當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即拉開中國農村改革序幕的「省委六條」。這份檔尊重農民自主權,突破了禁區。檔下發後,幹部在臺上宣講「省委六條」,人們在台下聽。臺上念完了,台下就喊「再念一遍!」這檔和過去的官樣文章完全不一樣。念到關鍵的地方,比如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自留地和家庭副業,台下又喊「念慢點兒!」有記者問來聽宣講的老漢:「這六條,哪一條你最高興?」老漢笑著說:「我都高興!」

敢幹

1978年夏,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席捲全國。幾乎與此同時,萬里也在安徽尋找他的真理標準。當時,安徽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災,秋種岌岌可危,直接危及第二年的夏收。

萬里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省委經過討論作出「借地度荒」的決定——凡是集體無法耕種的土地,借給社員種麥種菜——「借」實際上就是「包」,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奠定了基礎。

肥西縣山南公社由萬里親自選定,成為包產到戶試點。而在其東北部的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冒著犯法坐牢的風險立下契約,分田、分農具,包乾到戶。山南公社在第二年產量大增,小崗村的農戶也擺脫了長期出外討飯的命運,迎來了農業大豐收。實踐給出了自己的歷史答案。萬里說:「我們的實際行動就是對真理標準討論的表態,口頭表態是個形式,重要的是實際行動。」

但春風吹過,仍有料峭至。新下發的中央文件規定「兩個不許」(即不許分田單幹,不許包產到戶),1979年3月人民日報又發表「張浩來信」和編者按,批判包產到組,人心動盪起來。

萬里幾次來到山南,與群眾交流。他問山南公社幹部:「搞包產到戶,你怕不怕?」幹部答:「是有點怕!」萬里堅定地答:「不要怕,在你們公社搞包產到戶試點,我是點過頭的!」縣委要強行收回包產田,農民硬是不交。萬里得知後作了指示:山南包產到戶試點是省委決定,如果有什麼錯誤由省委領導,首先是我來承擔。小崗村也被批「開倒車」。萬里當即表示:「地委能批准你們幹3年,我批准你們幹5年。」有鄉幹部問萬里:「別的地方要學習小崗搞包乾到戶可中?」萬里說:「可以,只要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哪個學都行!」

萬里不是不清楚自己面對的風險。「他對我母親說:‘我可能再次被打倒,但歷史會給我平反!’」萬伯翱感慨道,「家裏人當然擔心。他如果被打倒,我那時的軍裝就得脫。但他很堅定。明明有辦法能讓人吃上飯、穿上衣,為什麼不幹?」孟曉蘇也心有戚戚:「萬里同志用兩年半的時間,幹出了天大的事。他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未斷,迫切地想為他們改變現狀,於是可以把個人榮辱放在一邊,敢做敢幹。這是改革者的擔當。」

1980年1月,萬里在安徽省委召開的農業會議上,就農村建立多種形式生產責任制的問題發表意見,明確指出包產到戶是責任制的一種形式。

敢改

「萬里在安徽時遭遇的反對並不是最激烈的。」孟曉蘇說。

「那是什麼時候?」記者問。

「1980年2月後,他調回了中央,很快又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農委主任。」孟曉蘇答。

據萬伯翱回憶,在安徽工作的萬里回京開會時,都會拜訪鄧小平。萬里自己也說:「虧了小平同志支持,我從安徽回來多次向他彙報,他表示同意,可以試驗。出了成果之後,他公開表示支持。」

萬里被調回中央主管農業工作,顯然是鄧小平想讓安徽的星星之火形成改革的燎原之勢。選定農村作為改革的突破口,經過了深思熟慮。1984年,鄧小平會見挪威首相時說:「我們制定了到本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翻兩番在城市來說是不困難的,但對占80%人口的農村來說就是很大一個問題了。這就是我們決定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的根據。果然,3年就見效。農村改革見效鼓舞了我們,說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使我們對進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給我們進行全面改革創造了條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萬里與鄧小平的合作可謂輕車熟路。早在1950年,鄧小平擔任西南局書記時,萬里就被點為西南地區工業部副部長、部長,負責發展當地的工業生產;到了1975年四屆人大上,鄧小平複出,並把鐵路系統當作全面整頓的突破口,又是萬里,被放在了鐵道部部長的關鍵位置,僅用半年時間就讓全國火車裝載和安全正點率大幅上升。

這是兩人又一次合作,但開局不順利。1980年4月,安徽省委在蕪湖市鐵山賓館召開南三區地市委書記碰頭會。「如果戶比組、比隊優越,那社會主義怎麼幹呢?」「那麼馬克思主義就不靈了,社會主義就不靈了?包產到戶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允許搞的。」……會議上的發言匯成了一個腔調:包產到戶姓「資」不姓「社」,不符合中央精神,不能再搞了。這樣的爭論在蕪湖會議的前後,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發生。

緊要關頭,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發表了重要談話,對包產到戶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農村政策放寬以後,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安徽肥西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包產到戶,增產幅度很大。‘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乾,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萬里後來感慨道:「總之,中國農村改革,沒有鄧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1980年春夏之交的鬥爭,沒有鄧小平的那一番談話,安徽燃起的包產到戶之火,還可能會被撲滅。」

鄧小平這篇《關於農村政策問題》的談話穩住了動盪的局面,為萬里掃除了後顧之憂。

1981年3月11日,萬里來到農業部,對農業部前段時間的工作,特別對某些領導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建議農口領導到農村去看看,「我們有些人掙了工資,吃飽了飯,憑老經驗,憑主觀想像,呆在北京城裏說長論短,不行!要親自到下邊去調查,去看看,否則思想認識很難統一」。這次批評,成為中央負責農村工作的領導幹部的思想轉捩點。

大批的領導幹部走進農村,走入人民群眾之間,切實地調查,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1982年1月1日,中央發佈了指導農村工作的1號檔,明確指出包產到戶、包乾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第一個1號檔只是因為年底前來不及發了,就放到了次年年初。結果發出來後才知道,農民和基層幹部有一個認識,說1號就是天字第一號,說明中央特別重視農業工作。最後我們就適應了農民的理解,此後都是年初發檔,一直到1986年,共發了五個1號文件。」孟曉蘇參與了最後三個1號檔的相關工作。在他看來,1號檔是在研究了農民、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後,中央據此及時地調整政策。「第一個1號檔發出時,還實行的是1978年憲法,還在要求保證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占絕對優勢。按照萬里同志的說法,我們是用紅頭文件去鼓勵和規範農民生產發展,最終我們改變了法律。」1985年,人民公社制度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孟曉蘇曾對萬里說:「是您發明了農村承包制。」萬里搖搖頭:「哪是我發明的?那是農民群眾發明的,我不過支持了農民。」這份支持背後,是勇氣,亦是魄力。當歷史大潮奔湧至此,他勇敢地打開了這道閘,於是改革的大潮再不回返。

2002年春節,萬里最後一次去廣東。此行,他只見了3個人。一位是病重的「老夥計」習仲勳,一位是「老相識」任仲夷,最後一位在深圳蓮花山上。萬伯翱扶著85歲的父親沿階而上,來到了鄧小平的青銅雕像前。萬里讓兒子鬆開攙扶,獨自立在寒風中手持一把鮮花,凝神靜默了一會兒,深深地鞠了一躬。「我從未見他對什麼人這麼敬仰和深情懷念。」

(鄭心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