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敗選檢討流於形式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遭遇慘敗,黨內檢討聲浪此起彼伏。民進黨當局雖檢討動作頻頻,但俱流於形式:施政檢討狡辯推諉、路線檢討回避實質、黨務檢討各懷鬼胎。蔡英文上臺後漸趨緩和的派系矛盾再趨公開,民進黨未來走向不確定性上升。

—、施政檢討狡辯推諉,不符黨內期待

「九合一」敗選後,民進黨內要求檢討施政、改組「內閣」的聲浪四起。但蔡當局僅做表面上的言語安撫和人事調整,檢討力度與黨內期待落差較大。

(一)蔡英文狡辯「改革方向沒有錯」。11月24日晚,蔡英文即代表民進黨中央承認敗選,稱「民主給民進黨上了一課,要虛心接受人民更高的要求」。隨後到高雄、台中、宜蘭、嘉義、膨湖等地,展開「傾聽之旅」,稱「整個執政團隊,都必須虛心接受人民的鞭策,在政策跟用人上認真檢討,勇於改變」;下階段要努力的方向是「拿出有感執政」。但蔡英文仍為執政不力辯護,詭稱「改革的方向沒有錯」,「在往進步價值前進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社會大眾有沒有跟上」,「會做一個很不一樣的總統」,顯示出其拒不認錯的頑劣態度。

蔡英文的狡辯之詞在黨內引起不滿。綠營的「臺灣民意基金會」理事長游盈隆稱,蔡選後的危機處理充滿個人中心主義,即使經歷空前失敗還拒不認錯,繼續做自認「對的事情」,這將使民進黨繼續沉淪。

(二)行政團隊「微創手術」推出「替罪羊」。敗選後,「行政院長」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第一時間「口頭請辭」,蔡英文以「行政團隊應保持穩定,確保重大政策繼續推動」為由強力慰留,維持「府院鐵三角」體制不變,暫時穩住了陣腳。為平息日漸高漲的檢討聲浪,蔡當局目前僅對行政團隊做小幅改組,推出「替罪羊」。先是因投開票時間長引發民怨的「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請辭獲准,又火速拔除因高薪實習生、春節休市、公款送洋酒等爭議不斷,被視為敗選「頭號戰犯」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此後,分別因普悠瑪列車事故、菜價崩盤和空汙等問題,遭點名下臺負責的「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環保署長」李應元、「交通部長」吳宏謀,也紛紛被免職,但全面的「內閣」改組並未提上日程。

蔡當局所謂的「內閣」人事調整與黨內期待有很大差距。「立委」許智傑、何欣純認為,「最好是賴清德總辭,內閣團隊全部一起檢討」,「行政院最終仍需大換血」;段宜康更是炮轟施政不力,稱「政府沒有回應人民要教訓民進黨的重點」,「應該停下腳步,盤點過去的政策,真誠而對和檢討自己的責任。」但目前來看,黨內的不滿並未從實質上衝擊蔡英文的執政地位及其權力佈局。

二、路線檢討回避實質,難有根本突破

民進黨敗選後,要求改善兩岸關係和轉變能源政策的呼聲高漲,「台獨」和「廢核」兩張「神主牌」面臨巨大民意壓力。但兩岸、能源議題事關民進黨執政根基,其「台獨」、「廢核」路線難有根本改變。

(一)固守「台獨」立場,拒不改變兩岸政策。選戰結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發表感言稱,「要依據『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國民黨新當選的縣市長也紛紛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和大陸交流拼經濟。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也一吋放低姿態稱,「新當選的國民黨縣市長得到了民意支持,如果要用『九二共識』與大陸交流,行政機構都會尊重。」民進黨籍縣市長鄭文燦、潘孟安等也務實地力主改善兩岸關係,希望「兩岸整體應往更善意、更交流的方向走」,「交流不應該有藍綠差別」。

但蔡當局以兩岸政策屬於所謂「總統職權」為由,對改善兩岸關係的呼聲仍以頑固的「台獨」立場對抗。一是「維持現狀」不鬆口。蔡英文接見美國智庫訪問團稱,「九合一」選舉是「地方型選舉」,「人民沒有在兩岸政策議題上做出選擇或重大改變,選後政府維持現狀政策仍然不變」。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強調,「臺灣實質上獨立存在,希望維持這個現狀」,未來的兩岸關係「應由臺灣人民透過民主方式決定」。二是仍抵制「九二共識」,對兩岸交流消極。「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稱,「民眾對『九二共識』的認知非常分歧」,「兩岸交流不要以政治作前提」。「副主委」邱垂正辯稱,「『九二共識』並非多數民眾支持」,「刻意政治解讀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就是接受陸方對台政策主張,恐將誤判未來台海情勢發展」。三是誣衊大陸「干預」選舉。蔡英文、吳釗燮及所謂的「國安人士」將選舉結果視為大陸的干預,稱「假訊息透過網路傳播」,「尤其是外部勢力推波助瀾」,對選舉造成嚴重沖擊;「散播不實訊息或挺特定候選人」是「中國因素在這次選舉中扮演的角色」。

(二)堅持「廢核」路線,能源政策難調整。此次選舉中,「以核養綠」、「反深澳電廠」兩項「公投」案全都通過,重擊蔡當局「2025非核家園」政策,但蔡英文仍一意孤行,堅持推進「廢核」進程。

一是死抱「2025非核家園」「神主牌」。賴清德曾表示尊重「公投」結果,強調2025年不再是「非核家園」實施期限,將重新檢視核電作為供電選項;「經濟部」也做出公告:「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核能發電設備應于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失去效力。但蔡英文仍堅持強調,「非核家園」目標不會改變,「公投」只是拿掉了法律強制期限,並不表示2025年必須、一定延期;「總統府」隨後聲明,「推動4非核家園』,是明定於「環境基本法」的目標,更是政府全力推動的政策方向」,「能源轉型將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這既凸顯了蔡當局能源路線的進退失據,又顯示其「一條路走到黑」的頑固心理。

二是圍繞核電廠延役議題攻防激烈。面對「公投」結果壓力,核電廠延役議題成為當前蔡當局能源政策調整的重點。「經濟部」決定盤點能源規劃,一度釋出延役核三廠乃至修法延役核二廠的考量。但此舉引發主張「棄核」綠委和環保團體的強烈抗議。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蘇震清稱,「公投」未涉及核電廠延役問題,要求「經濟部」勿「棄甲投降」;環保團體代表許富雄、方儉、劉志堅等認為,核廢料處理是重大難題,反對「任何核電廠延役與重啟」。圍繞核電廠延役的攻防將陷入「拉鋸戰」,既得利益者勢必為蔡當局的「棄核」路線「護駕」。 三、黨務檢討各懷鬼胎,黨內矛盾激烈

蔡英文雖辭去黨主席為敗選負責,但為保住個人權位,仍力圖掌控黨務檢討基調。各派系圍繞中生代接班、「立委」補選及2020年「大選」、「立委」提名等議題暗自角力,黨內矛盾不斷浮現。

(一)蔡力圖控制黨內格局

辭去黨主席之後,蔡英文仍對黨務改革及黨內人事佈局發號施令。一是堅稱民進黨「走在正確道路上」。11月28日蔡通過其「臉書」帳號發表了「給黨員的一封信」,指出這次選舉民進黨交出令人失望的成績單,「身為黨主席要負全責」。但又表示「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選舉表現不佳是因為推動改革時,「沒有給予受影響的人足夠的撫慰」,「沒有提供足夠的關懷和協助」,未來要親自「站在第一線領導」。

二是發表「回廊談話」,掩飾內部矛盾。民進黨慘敗,以新潮流系「立委」段宜康為代表的黨內人士炮轟蔡當局施政,不斷傳出「待總預算及前瞻計畫特別預算處理完,賴清德會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各派系對蔡「切割」、「逼宮」說盛行。12月6日,蔡首次在「總統府」發表「回廊談話」,強調民進黨「團結最重要」,「鬥爭不是最好的解藥」;稱賴清德是「很緊密的工作夥伴」,賴、陳「兩人絕對不會是戀棧職務的人,知道何時忍辱負重,何時挑起責任」。其目的在於掩蓋黨內矛盾,減少「逼宮」壓力。

三是向「中生代」示好,謹防大權旁落。目前,黨主席補選成為民進黨的焦點議題。據透露,蔡曾有意讓蘇嘉全接任黨主席,以便幕後操控黨務。但面對黨內要求「中生代接班」的強烈呼聲,蔡也不得不予以正面回應,稱「一起讓中生代承擔更大責任」。桃園市長鄭文燦、落選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前「立委」陳其邁、「文化部長」鄭麗君等一度成為下任黨主席的熱門人選。隨著補選黨主席日期的到來,有媒體獨家報導,蔡邀請黨內各派系領導階層,在「總統官邸」會商,各派系同意任「行政院秘書長」的卓榮泰參選民進黨主席。隨後「總統府」予以否認,稱「蔡目前並非執政黨主席,不會介人相關黨務」。但黨內「中生代」領袖鄭文燦隨即在「臉書」貼出《中生代謙卑反省、共同承擔責任》的聲明,由鄭文燦、林佳龍、潘孟安、林智堅、黃偉哲、翁章梁、陳其邁共同署名,推舉卓榮泰參選民進黨主席。屬「英系」的陳其邁隨後表示,「大家達成共識之後有向蔡英文報告,蔡尊重大家的決定。」當前,蔡向「中生代」示好,目的是為安撫軍心,防止個人權位受到威脅。

(二)黨內權鬥與派系矛盾激烈化

雖然蔡英文對黨務檢討避實就虛,力圖繼續掌控黨內改革,但由於敗選後民進黨執政資源壓縮,利益衝突加劇,蔡的「共主」地位開始受到其他派系的挑戰,民進黨內鬥加劇。

一是「扁系」、「獨派」對蔡落井下石。本次選舉民進黨雖慘敗,但陳水扁卻因其子陳致中順利當選高雄市議員而「幸災樂禍」,他在「臉書」發文稱,「阿扁要選黨主席」,提出要增加黨員投票在黨內初選中的比重,加強「立委」對行政部門監督。陳致中更是將矛頭直指蔡英文,稱「陳其邁與林佳龍都是非戰之罪,是因對蔡英文執政兩年的不滿,才讓很多綠營候選人落選」。「獨派」團體舉行「成也蔡英文,敗也蔡英文」記者會,稱「蔡踐踏深綠,『台獨』不過就是蔡的籌碼,我們要認清角色,一定要走出去」。「扁系」、「獨派」公開炮轟蔡英文,使其連任面臨更大壓力。

二是「新系」與蔡若即若離。蔡英文在林全請辭後,先後任用「新系」的賴清德、陳菊擔任要職,維持與黨內最大派系的合作共治。但「九合一」敗選後,「新系」顯然不願讓賴清德繼續在「一線」為蔡執政不力承擔後果,開始主動與蔡切割。「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等「新系」成員放話稱,賴清德及陳菊仍將在明年I月辭職;賴也明確表示,「時間一到,會堅定地離開,負起政治責任」。但另一方面,「新系」為掌控執政資源分配,繼續做出擁蔡姿態。蔡其昌稱,「民進黨同在一條船上,沒有切割與逼宮,將支持蔡連任」;段宜康也改口稱,「2020年如果蔡英文選不贏的話,民進黨更沒有第二個人選得贏」,「賴清德不會有任何企圖要去跟蔡競爭2020(大選)」。

三是其他派系要求分享權力。目前,民進黨各派系圍繞下屆黨主席選舉、「立委」補選、「內閣改組」等黨務、行政資源的競爭逐漸浮出臺面,蔡英文結盟「新系」、壟斷大權的局面遭到挑戰,非「新系」力求進一步參與權力分配。以游錫堃、林佳龍為首的「正國會」雖因林佳龍、陳歐珀落選而實力受損,但林、陳仍是黨內「中生代」的中堅力量,林右昌也守住基隆並代理黨主席,鞏固了派系影響力。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黨內根基深厚,「新生代」明星、新竹市長林智堅是其嫡系,柯在提名林右昌任代理黨主席上也發揮關鍵作用,未來柯將順勢發力,繼續擴大在黨內佈局。而蘇貞昌、謝長廷等老牌派系大老雖因選情不佳遭受衝擊,但其子弟兵仍遍佈黨內,在蔡英文無力掌控民進黨的亂局下,「蘇系」、「謝系」乃至「獨派」都蠢蠢欲動,暗中佈局以求振衰起敝。隨著2020年民進黨「大選」和「立委」提名日期臨近,黨內各派系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合縱連橫將更加激烈。

(方錦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