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根 主動促統

1月3日,徹夜難眠的臺灣知名主持人、政務評論員黃智賢女士,向臺灣民眾發文——《昨天,是和平統一正式拉開序幕的一天》。文章很短,但情意卻很長。她這樣深情地述說:「昨天,是歷史上必然標注的一天。是劃時代的開始。習近平昨天,在197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磅告臺灣同胞。看完整場演說,長期關注兩岸的人,必然心情激動。必定瞭解,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會落淚,是因為相信,我們真的來得及看見統一這一天」。她還說:「九二共識,不管是大陸的檔,還是臺灣自己的檔。內容都是,兩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要共同追求統一。臺灣憑什麼,可以不追求統一?」她的結論是:「這一篇2019年版的《告臺灣同胞書》,是一個政策宣告。氣勢磅礴,展現了習近平的格局、氣度和決心。讓人感動。是的。我們會迎接統一,以及統一後的中華復興」。此文一出,呼應她的兩岸同胞比比皆是。「統一」,也在島內成為熱詞!

同根同源

為什麼「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把道理都說透了,任何一位同胞都能看明白。而在「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的相關闡述中,習總書記強調:「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對於此、對於「根」,我深以為然!而第一次就兩岸同根課題對我耳提面命的,則是大科學家談家楨院士(學部委員)。復旦大學教授、遺傳學家談家楨先生是民盟中央的名譽主席,1992年6月應臺灣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先生的邀請,談先生率大陸院士科學家代表團造訪寶島,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那時,臺灣還是亞洲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優等生,和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一起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上海引資的重點目標區域。關心上海及大陸核心競爭力要素佈局和兩岸統一前途的談家楨先生,想找一位對臺灣問題有所知曉以及對浦東有所瞭解的青年研究生進行口述筆錄。我當年二十五足歲,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學生會主席;正在起步研究臺灣發展經驗和浦東開發要素匹配問題,接觸的第一個浦東新區政府課題名為《亞洲四小龍的人力資源開發政策及對上海浦東開發的啟示》。這些都符合談先生的要求,加上同樣德高望重的汪道涵先生和謝希德先生的推薦,我獲得了接受談先生耳提面命的寶貴機會。見面,是在談先生陝西南路的府上、離淮海中路的上海社科院總部特別近,那時,上海還沒有地鐵呢。

見多識廣的談先生,是浦東開發的顧問。在他府上,聽者就我一個;他滔滔不絕地講述了一個多小時呢,我則如饑似渴地做著筆記、偶爾喝一下他從寶島帶回的阿里山烏龍茶。茶很香,他娓娓道來的敍述更是醍醐灌頂。談先生說:我們的眼光不能只盯著「引資」!引資,當然可以帶來經濟指標的增長。但更重要的是「引智」,引智,才能穩固社會進步的品質、是發展的第一要素。他認為,在張江(當年是生地)這樣的地方興辦科技園區,可以借鑒臺灣新竹科技園區發展的經驗,即一定要和高水準的研發機構與大學進行戰略合作,直接將一流的科研原創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對於我提出的交通不便的疑問,他說將來一定要建地鐵!

談先生介紹得最具體的,就是在新竹的臺灣交通大學。這是當時臺灣頂尖研究型重點大學之一,與臺灣清華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熟悉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談先生,並不認為大學規模越大越好;他欣賞的臺灣交通大學就是作為中等規模之研究性大學,以理工著稱,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領域居於世界前列。談先生告訴我:臺灣交通大學的「根」在大陸、而且主要就是在上海的徐匯區。學校源頭為1896年創立于上海徐家匯的南洋公學、1896年創立於唐山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後來,徐家匯原址發展為上海交通大學,又有一部分骨幹力量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學。唐山的原址後來分別改組為西南交通大學和北方交通大學。1958年,臺灣交通大學繼清華大學之後選址新竹市興辦,臺灣的校史上稱之為「在台複校」、「同根同源」。談先生造訪後做了很多聯誼工作,後來,臺灣交通大學就與大陸四所交大共同聯合成立了「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說到「同根同源」,談先生用詩一般的語言告訴我:臺灣有故宮、臺灣有交通大學、臺灣有清華大學、臺灣有徐匯中學;臺灣還有中山大學、中山醫院、中山公園、中山路;以及福建同鄉會、浦東同鄉會、義務同鄉會等各級鄉親聯誼組織,當然還有黃埔同學會。而馬相伯,這位復旦大學的創始人在臺灣的教育史中是具有彪炳千秋的地位的。關於祖國統一,談先生認為我能看得到。他還很莊重地以茶代酒和我碰了下杯,囑咐我等到祖國統一了、替他再去看看這美麗的寶島!

同文同種

時光的隧道再回到四十年前的元旦,全國人大在北京向海峽對岸、也向全世界發佈了《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宣告了和平統一的意願。第二天起,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份的對台廣播節目在稱呼臺灣同胞前都開始加了三個字「親愛的」,而「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就此醞釀、彌久恒香!「同文同種」,成為紐帶!

就在這一年的9月1日,誕生了後來著名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當年中秋,她也成為首次進入大陸廣播電臺播放的臺灣原創歌曲。談起這首《外婆的澎湖灣》,創作者葉佳修後來回憶這是潘安邦的故事,也是葉佳修第一次寫別人的故事。為了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葉佳修和潘安邦談了一整個下午,潘安邦把他一生中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葉佳修,包括潘安邦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事,葉佳修覺得這種祖孫之間的情感即「綠葉對根的情意」很特別,所以就飛快地寫出了這首歌——「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以她為代表的來自海峽對岸的歌謠,以輕快的風格、真摯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大陸的同胞、影響了改革開放中成長的一代人;這些被人們稱之為「臺灣校園歌曲」,後來還多次進了春晚。上海徐匯中學的劉曉豔書記和歷史特級老師姚虹,就是聽著《外婆的澎湖灣》長大的;目前也是鍾情兩岸人文交流的民間積極分子。上海市的徐匯中學和臺灣新北市的徐匯中學,不僅同名、而且同源,更是同文同種的突出案例。上海徐匯中學歷史悠久,和世博會同年誕生、創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1871年,首屆畢業生、後來的我國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執掌校務,這是這所學校的第一任華人校長。新北市的徐匯中學是由上海在臺灣的校友們于1963年創辦的,當時也稱之為「複校」。上世紀90年代末,臺灣徐匯中學的校友會會長程正平熱情牽線,滬台兩所徐匯中學建立起了聯繫管道。隨著兩岸民間交流關係的發展,2000年臺灣的徐匯中學校長戴榮佳首次率團來滬參加了上海市徐匯中學的150周年校慶,他在致辭時激動地表示:「我們是懷著高興、感恩的心情來參加慶典的,因為有了上海的徐匯中學,才有在臺灣創立徐匯中學之可能。我們的根在上海、在大陸,今後我們應該像一家人那樣,常來常往。」

自此之後,滬台徐匯中學兩校之間形成了定期交流的機制。而在2013年11月,劉曉豔、姚虹等隨徐匯區教育參訪團特地護送愛國教育家馬相伯的銅像,赴台對岸徐匯中學的50周年校慶。在銅像揭幕儀式上,許多老校友和師生緬懷先賢、感慨滄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兩校的人文交往,也沒有因為臺灣島內「綠營」的囂張而中斷。如在去年新春的兩岸徐匯中學師生藝術聯展上,書法家、上海徐匯中學曾憲一豪邁地揮筆寫下鬥大的一個「根」字;因為他根本不相信「臺灣的零零後是所謂的天然獨」,那只不過是某些「深綠勢力」螳臂擋車般的臆想!

新的格局

正如習總書記所言:人之相交,貴在知心。既然「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那麼,臺灣同胞的「歸屬感」又為何那麼珍貴?其軟實力的背後,實際上還有個硬實力支撐的課題。而在大陸,「發展是硬道理」早就已經家喻戶曉。

在我受教于談先生的那年,臺灣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大陸的四分之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的頭十年,我所接觸的臺灣智庫和知名學者以及台商都是充滿著優越感的。二十年前的1月8日,我曾作為上海傑出青年代表團的一員,和劉華、楊劍、嚴安林等專家、學者一起,應國民黨智庫方面丁守中的邀請造訪了寶島;十天之內走遍對岸主要城市和高校,天天有座談、參觀、茶敘及採訪。那年頭,還沒有實現直接「三通」(通航、通郵、通商),基本上都是經香港等第三地來中轉的。如我們一行從上海虹橋機場出發經香港轉機到臺北桃園機場、加上在香港中環等候入境臺灣手續辦理,就得耗時十二個小時。我們當年都因為正年輕、意氣風發的還覺得很興奮並不覺得累,但丁守中說這對台商而言成本太高!

丁守中祖籍浙江義烏,交流中我告知了他家鄉小商品市場的紅火狀況;他聽了之後很是嚮往,但他更關心啥時候兩岸能夠實現「三通」。楊劍當時正在全力研究這個大課題,他向丁守中的估算是十年之內應可以實現。2008年12月28日的這天,果然是接近我們首次造訪臺灣十周年之際;兩岸終於實現了三通!法學專家劉華當時關注臺灣金融的國際化經驗,後來她寫出了《票據法》等專著、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如何打造法制軟環境提供了真知灼見。嚴安林當時就已比較警惕民進黨一旦上臺、極有可能給兩岸交流帶來的破壞性,但接待我們的國民黨中央委員、甚至中常委,交流中對此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思考。事實證明楊劍和嚴安林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們兩人如今是一個單位的同事、都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副院長。嚴安林,目前還是上海臺灣研究會的會長;他出席了早些時候在臺北的「上海與臺北」雙城論壇,還在二日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

我當年因為正在研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課題,對那時候世界級的良港高雄特別關注,那也是我們一行考察的最後一站。以吞吐量計,當時的高雄已經突破了一千萬標準箱、列全球第三位;上海則剛進全球二十強。在回上海的航班上,楊劍問我上海大概何時能夠超越高雄;我當時還沒有答案。這年上半年,我又去釜山、神戶、大阪等世界級大港考察;年底我經研究後告知楊劍,大約十五年左右上海港吞吐量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2015年,我的心願穩穩地兌現了!

如今,智庫間交流在涉及經濟力量對比時,實際上兩岸已經不對等了;一般就是拿上海而非整個大陸和臺灣進行資料比對。如滬台常住人口相當,都是2400萬左右。經濟總量按人民幣口徑來計算,去年臺灣是3.7萬億元、上海是3.3萬億元;但品質上已經有明顯差距,臺灣全島的稅收不到5000億元、上海則是7100億元,經濟增長速度臺灣連年都不到2%,上海則為7%左右。工資僅舉一例,臺灣交通大學畢業生去年走上街頭抗爭,要求月薪底線的22K(即22000台幣、相當於4400元人民幣);而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去年就業平均月薪,已超一萬元。

上海,似乎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對台商也是如此。調研中我接觸的一位在青浦的台商就很感慨,她在1983年初到上海,生平第一次見識了糧票、布票;路上車很少見、夜晚沒有霓虹燈、商店買不到可樂、許多日常消費品都處於匱乏狀態。生活讓她很不習慣,但卻讓她的企業獲得了空前的市場增長業績。一眨眼,30多年過去了,上海從無所不缺變成了無所不包。她說,現在世界上最流行的事物,常常同一天就會在上海出現,上海的流行趨勢已與世界同步。她最後感慨地對我說了一句:從新娘到少婦再到奶奶,自己大半輩子美好時光都在上海,真的是捨不得離開上海啊!根在上海、根在大陸!實在幹不動了,就讓兒子來幹吧!

也正是因為更多的臺灣同胞根在大陸,「兩岸一家親」才越來越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無論是在政治協商的設計上、還是在經貿互惠以及文化交流的安排中,習總書記仍然是一如既往地給予臺灣同胞設身處地般的真誠而平等的對待。習總書記在1月2日的重要講話,感染了臺灣很多有識之士。這種「格局、氣度和決心」,讓黃智賢堅定地認為「一國兩制,本來就是為臺灣量身訂做的特殊安排與設計。……2020誰當選,于統一大業,已經毫不相干」。而另一位女中豪傑、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則指出:不管是各縣市與大陸城市交流,或是由國民黨黨中央作為協調平臺,根本的問題都要解決,身為藍營領導人也要把兩岸關係說清楚,不能「光是要人家的紅利、要紅包,沒把人家當同胞」!面對2020,「要對兩岸政策做出清楚論述,沒有模糊、打混的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習總書記1月2日的重要講話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普天之下的中華兒女,都已經從被動的預防「台獨」,開始走向「主動促統」的嶄新格局!

(王泠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