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罷工事件折射出民進黨內複雜政情

農曆己亥新春依始,蔡政府似乎「流年不利」。除了六十支籤全抽完,都未獲得三次聖筊肯定,創下台南市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建廟三百五十七年來首次抽不出「國運簽」的記錄之外,春節期間「華航」機師大罷工,導致多班航機停飛,對出入境島內外乘客造成極大困擾。「華航」機師採取這個戰術,以為可以對蔡政府及其交通行政管理部門造成較大壓力,以增強勝算機率。但怎知蔡英文卻對詢問對此事件回應的記者說聲「謝謝」,與兩年多前她對「華航」空姐罷工時怒吼的「忍無可忍」,形成鮮明對比,大有對勞工團體「用完即棄」的意態。

此時不同彼時,蔡英文態度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是因為當年是針對掌控「華航」的國民黨「老油條」,今次則因「華航」管理高層都是「自己人」,儘管蔡英文曾經說過勞工是她「心中最柔軟一塊」,她應該支持受薪階層--盡管是高薪,但又不能指責「自己人」,因而只能以浮在雲端不接地氣的「謝謝」來應對。

兩年前蔡英文怒斥「華航」管理高層「若非忍無可忍,不會罷工」,並支援罷工空姐「我不會讓你們孤單」,是事出有因。實際上,「華航」曾經長期是台灣當局的「國家」航空公司,即使是在民營化後,台灣當局擁有相當程度的掌控權,其十二席董事全部是官派,就連三席獨立董事也是出自官方或「國營」事業體系。早在「兩蔣」時期,「華航」的高層有不少是由退役的國軍空軍高層人士出任,機師也有不少是國軍飛行員出身。正因為如此,在一九九五年澳台航線談判時,北京有關機構決定,台灣方面由「長榮」和「復興」執飛澳台航線,「華航」即派人到北京打「小報告」,謂「長榮」支持民進黨,不但是辦公大樓及海輪(包括集裝箱)、飛機的主色調是與民進黨黨旗相同的綠色,而且「長榮」機倉上沒有贈閱激烈批評民進黨的《聯合報》。但當北京有關方面了解到,其實在民進黨成立之前,「長榮」就以綠色為基調,這與民進黨無關,可能再加上剛發生「李登輝接受司馬遼太郎專訪事件」(按:李登輝也曾指令所有公家機關不能訂閱強烈批評他的《聯合報》),另外,「華航」的飛機尾翼塗有「青天白日旗」,才決定不讓其飛進即將回歸祖國的澳門。

也正因為如此,不久後港台航線進行續約談判,「華航」成立全資子公司「華信」,其飛機的尾翼不再塗上「青天白日旗」,才成功獲得增加執飛航線的經營權,當然也有可能是北京對以反對「台獨」為主的「華航」失去澳台航線執飛權的補償。「華航」後來更將其飛機尾翼改塗為「梅花」圖案,裨其在兩岸直航時也可飛進大陸。

陳水扁執政那八年,雖然也有向「華航」「摻沙子」,「搬石頭」,但不徹底。因為民進黨是「草莽英雄」,懂得專業的不多,難以完全替代「華航」原有的高層。後來雖然也有人「賣身投靠」,但已是陳水扁掌政的末期,來不及了。不過,卻為再八年後,蔡英文對「華航」高層實行「大搬家」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因此,兩年多前的「華航」空姐大罷工,就正好為蔡英文所利用。而且,更因為大罷工是發生在蔡英文剛上任不久及首次出訪的當天,「總統專機」成爲當天「華航」唯一一架飛出去的班機,這就讓蔡英文實施其「大搬家」意圖更「理直氣壯」,因而不失時機地在機場發表聲明:「如果不是忍無可忍,沒有空服員會罷工、政府不會讓大家孤軍奮戰、新政府就是解决問題的政府」,隨後對「華航」高層進行大撤換,換上了民進黨(或關係密切)的人。而且,還是對在蔡英文競選「總統」輔選有功的「新潮流系」,並在「北流」與「南流」間攪調和。實際上,「華航」新任董事長何暖軒是身為民進黨「新潮流系」總召鄭文燦的桃園市政府的人馬,因而是北流」的代表;而總經理謝世謙則來自高雄市長陳菊的「小內閣」,是「南流」在「華航」的「代理人」。

正因為現在「華航」的資方是民進黨「自己人」,而且還是蔡英文必須依賴的「新潮流系」人馬,再加上此前蔡英文咒罵「國民黨前朝」的「紅利」已經吃光,因而她在「自己人」與「心中最柔軟的一塊」之間,兩頭都不能得失,只能以一句「謝謝」來模糊應對之。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含有一些其他黨內的矛盾對立因素。比如,「華航」高層管理層由「新潮流系」掌握;而「華航」的上級主管單位「交通部」,其部長是「新國會」會長林佳龍,而民進黨主席卓榮泰也是「新國會」主要成員。因此,台灣政界及媒體都分析認為,此次「華航」罷工事件的後續處理,牽涉到民進黨內兩大對立派系的惡鬥。但這兩大派系,都是蔡英文爭取連任,尤其是在民進黨內初選中,必須依靠的。當然,在蔡英文贏得黨內初選出線後,對能夠精準輔選的「新潮流系」的依賴性更強。因此,蔡英文不能更不敢介入此次罷工事件。但從種種跡象看,她似乎是較為向鄭文燦一端傾斜。

對此,林佳龍似乎是有點不服氣,因而「交通部」就有人在本應出動「救火」的節骨眼時放話,「何煖軒不把交通部放在眼裡,只聽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話」。 這就折射了林佳龍的出任「交通部長」,其實只是「酬庸」之舉,根本不是專業任命;也間接暴露民進黨以「野白合學運」為主流的「中生代」,雖然不再是「草莽英雄」,但卻多是以修讀法律、政治、社會工作、醫學、財會等文科專業為主,較少有修讀理工專業的「罩門」。

鄭文燦似是「有感」,連忙聲稱何暖軒不是「派系人士」,並表示「如果華航董事長何煖軒聽我的建議,機師應該不會罷工」。此外,他還聲稱,他與林佳龍的看法一致,每天都有熱綫相通。

鄭文燦此舉既是顧全大局,也是愛惜自己羽毛。「大局」者,當然是民進黨長期執政,不能自亂陣腳。本來,在民進黨慘敗「九合一」選舉後,批評蔡英文最激烈的是「新潮流系」,但後來經過評估,卻又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出發,轉為全力支持蔡英文繼續代表民進黨出戰「總統」大選。

受到愛惜的「羽毛」,當然是鄭文燦自己的政治前途。很明顯,在賴清德這個「南流」和鄭文燦這位「北流」中,蔡英文更傾向於鄭文燦,尤其是他振臂一呼,集結「中生代」力挺「保皇黨」卓榮泰接任民進黨主席,排除「批英」的游盈隆,讓她感激不盡。

因此,曾經與「正國會」廝殺到見骨見肉的「新潮流系」,竟然謙讓「正國會」會長林佳龍,渾然「忘記」了當年「正國會」的締造者游錫堃一手發動的,

「十一寇事件」,也忘記了游錫堃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否定了由「新潮流系」人員擬撰的《台灣前途決議文》。

不過,鄭文燦今次採取「中庸之道」,與他當選並出任桃園市長後,力圖討好國民黨籍市議員及眷村人員,並在民進黨執政縣市政府中率先成立「兩岸工作小組」,而且也未曾公開否定「九二共識」的作風,,未嘗的。這與「新潮流系」好鬥作風,相當接近,大有「新潮流系」作風「非典型化」的趨向。如果是「新潮流系」前任總召段宜康,可能早就「炒蟹」了。

不過,段宜康的激烈表現,可能是為了「瓜田李下」避嫌。因為他與「新潮流系」創「流」元老之一及前任總召洪奇昌是連襟,因此洪昌在臨卸任總召時,盡力扶持段宜康接任。後來,洪奇昌因為與創造「九二共識」這個概念的蘇起走得很近,而且大陸各地舉行各種對台活動時,往往將洪奇昌視為「民進黨的代表」,邀請其出席並安排他與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的代表一起在主席台上就坐,因而「新潮流系」擔心他的語言代表「流」,而將其開除出「流」。段宜康為避嫌,就要表現得比「新潮流」更「新潮流」。在此背景下,鄭文燦會否受到吳乃仁的批判?且拭目以待之。